(共21张PPT)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化学
必修1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很快就找到你需要的书?
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请尝试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
物质
纯净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单质
混合物
稀有气体
思考与交流1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单质的分类
金属
非金属
单
质
活泼金属:
较活泼金属:
不活泼金属:
由分子构成:
由原子直接构成:
Ka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刚石、石墨
H2、Cl2、P4、O3
稀有气体:
He、Ne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氧化物的分类
下列物质在我们生活中常见,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水
B.食盐
C.食醋
D.酒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CuO
MgO
CaO
CO2
SO2
A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酸的分类
按是否含氧:
酸
按提供氢离子数目:
按挥发性:
一元酸、二元酸……
挥发性酸、难挥发性酸
含氧酸、无氧酸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碱的分类
KOH
NaOH
Ba(OH)2
NH3?H2O
Cu(OH)2
Fe(OH)3
Mg(OH)2
Zn(OH)2
可溶性碱:
难溶性碱:
按溶解性
按提供OH-
的数目
按强弱
碱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盐的分类
2.按是否可溶于水:
可溶性盐:
难溶性盐:
K+
Na+
NH4+
NO3+
SO42-
Cl-
CO32-
PO43-
AgCl
BaSO4
1.按阴、阳离子来分:
阳离子:
阴离子:
K+
Na+
NH4+
Cu2+
Ca2+
NO3-
SO42-
Cl-
CO32-
PO43-
3.组成中是否有可电离的H+、OH-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C=AC+B)
复分解反应(AB+CD=AD+BC)
化学反应的分类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请从其他方面收集一些应用分类法的例子,讨论对它们进行分类的目的的和意义。
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思考与交流2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中国运动员
外国运动员
球类运动员
非球类运动员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交
叉
分
类
法
原因
角色多重性
前提
同一事物可同时分属不同类别
分类的角度(标准)不同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H2SO4
HCl
HNO3
H2SO3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树状分类图的分类原则: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化学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化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树
状
分
类
法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例:用树状分类法对HCl、CO2、CaO、NaOH、
Na2SO4、CaCO3、Ca(OH)2、H2SO4进行分类
化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HCl
H2SO4
NaOH
Ca(OH)2
Na2SO4
CaCO3
CO2
CaO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小
结:常
用
的
简
单
分
类
方
法
单一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
特点:物质类别间有相交叉的部分
特点:同层次中各类别间相互独立
分类角度多样
分类标准唯一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练习: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1)硫在氧气里燃烧
(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5)蜡烛在氧气里燃烧(6)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对上述5个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1]:是不是化合反应:
对如题化学反应(1)(2)(3)(4)为一类,都是化合反应;
[分类标准2]:
反应物的特点:
反应(1)(2)为一类,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3)(4)为一类,都是金属与氧气反应;
学完本章全部内容后,还可以对上述反应继续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3]: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1)(2)(3)(4)(5)为一类,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学了分类法后谈谈该怎样整理你的书包
---------
-------小结本课收获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分类一般步骤: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对于化学研究而言,便于了解各类物质的共性和各类反应的本质;对于工作和生活而言,则提供便利,实现高效。
分类的一般原则:行之有效,简单易行。
确定分类标准
举一反三
由此及彼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共20张PPT)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2课时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化学
必修1
(1)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3)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2、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
(气、液、固)来分,有9种类型。
【思考与交流】
请试着举出几种分散系的实例,并与同学交流
分散质
分散剂
实
例
气
气
液
气
固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液
气
固
液
固
固
固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盐酸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糖水、油漆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常见的一些分散系
(2)分散剂是液体时,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可分为3种
:
【思考与交流】
它们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性质有何区别?
A、溶液(d<1nm)
B、胶体(1nm<d<100nm)
C、浊液(d>100nm)
注:1nm=10-9m
d为粒子直径
4、胶体的分类
根据分散质微粒的构成
粒子胶体:Fe(OH)3胶体、AgI胶体
分子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
根据分散剂
的状态
气溶胶:烟、云、雾
液溶胶:AgI胶体、Fe(OH)3胶体
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
3、胶体的定义:
胶体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
胶体
。
科学探究
课本P26页
观察并思考:
1、三支试管得到的分别是哪种分散系?
2、如何区分这三种分散系?
过滤后的现象
Fe(OH)3
胶体
泥水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原因分析
Fe(OH)3
胶体
CuSO4
溶液
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无光现象产生
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散射极其微弱
滤纸上无滤渣,滤液颜色不变,(无现象)
由浑浊变澄清
胶体的直径在1-100nm之间,能使光波发生散射
结论1、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可以此区分溶液及胶体。
说明胶体分散质粒子比溶液分散质粒子大。
结论2、胶体能透过滤纸,而悬浊液无法通过滤纸。
说明胶体粒子比悬浊液粒子小。
5、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光学性质):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胶体里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丁达尔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丁
达
尔
效
应
丁
达
尔
效
应
丁
达
尔
效
应
(2)布朗运动(动力学性质)
在超显微镜下观察胶体溶液可以看到胶体颗粒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动。
(3)渗析
定义: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的操作,叫做渗析。
原理: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小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应用:胶体净化、提纯使胶体和溶液分离。
定义: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带电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
(阴极或阳极)
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叫做电泳
(4)
电泳现象(电学性质):科学视野
课本P28
原因:粒子胶体微粒带同种电荷,当胶粒带正电荷时向阴极运动,当胶粒带负电荷时向阳极运动。
注意:胶体的胶粒有的带电,有电泳现象;有的不带电,没有电泳现象(如淀粉溶液)。
-
阴极
+
阳极
Fe(OH)3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带正电荷
(5)胶体的凝聚
Ⅰ加电解质溶液
Ⅱ加带相反电荷的胶粒
Ⅲ加热凝聚(加热较长时间)
1.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
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
B.
②③④
C.②③⑤
D.
①③④⑥
B
2.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的是
( )
①用盐卤点豆腐 ②用明矾净水 ③医药上用三氯化铁止血 ④
江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全部
D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大小
d<1nm
1nm~100nm
>100nm
稳定性、均一性
均一、稳定
均一、较稳定
不稳定
丁达尔效应
无
有
无
透过滤纸情况
通过
通过
不能
透过半透膜情况
通过
不通过
不通过
课堂小结
1、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粒子的大小
2、区别溶液和胶体的简便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3、胶体的聚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