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1.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3.1.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25 06:5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轴对称
13.3 等腰三角形
13.3.1 等腰三角形
第1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020年秋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精品课件
学习目标
1
2
经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能初步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难点)
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重点)
新课导入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A
C
B


底边
顶角
底角
底角
知识讲解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剪一剪: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的红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一个直角三角形),再把得到的直角三角形展开,得到的三角形ABC有什么特点?
A
B
C
AB = AC
等腰三角形
折一折:△ABC 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A
C
D
B
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找一找: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 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
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

 
A
C
B
D
AB与AC
BD与CD
AD与AD
∠B 与∠C
∠BAD 与∠CAD
∠ADB 与∠ADC
猜一猜: 由这些重合的角,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说一说你的
猜想.
A
B
C
已知:△ABC中,AB=AC,
求证:∠B=?C.
思考:如何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猜想: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如何证明两个角相等呢?
可以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来证
已知: 如图,在△ABC 中,AB=AC.
求证:∠B= ∠C.
A
B
C
D
证明:
作底边的中线AD, 则BD=CD.
AB=AC ( 已知),
BD=CD ( 已作),
AD=AD(公共边),
∴ △BAD≌△CAD (SSS).
∴ ∠B=∠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在△BAD和△CAD中,
方法一:作底边上的中线
还有其他的证法吗?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
求证:∠B=∠C.
证明:
作顶角的平分线AD,
则∠BAD=∠CAD.
AB=AC ( 已知 ),
∠BAD=∠CAD ( 已作 ),
AD=AD (公共边),
∴ △BAD ≌ △CAD (SAS).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方法二:作顶角的平分线
在△BAD和△CAD中,
A
B
C
D
想一想:由△BAD≌ △CAD,除了可以得到∠B= ∠C之外,你还可以得到那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解:∵△BAD≌ △CAD,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易得BD=CD,∠ADB=∠ADC,∠BAD=∠CAD.
又∵ ∠ADB+∠ADC=180°,
∴ ∠ADB=∠ADC= 90° ,
即AD是等腰△ABC底边BC上的中线、顶角∠BAC的
角平分线、底边BC上的高线 .
A
B
C
D
归纳: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A
C
B
如图,在△ABC中,
∵AB=AC(已知),
∴∠B=∠C(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A
C
B
D
1
2
∵AB=AC, ∠1=∠2(已知),
∴BD=CD,AD⊥B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AB=AC, BD=CD (已知),
∴∠1=∠2,AD⊥B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AB=AC, AD⊥BC(已知),
∴BD=CD, ∠1=∠2(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综上可得:如图,在△ABC中,
A
B
C
D
例1 如图,在△ABC中 ,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
求△ABC各角的度数.
分析:(1)找出图中所有相等的角;
(2)指出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
∠A=∠ABD,
∠C=∠BDC=∠ABC;
△ABC,
△ABD,
△BCD.
A
B
C
D
x

2x

2x


2x
(3)观察∠BDC 与∠A、∠ABD的关系,∠ABC、∠C 呢?
∠BDC= ∠A+ ∠ABD=2 ∠A=2 ∠ABD,
∠ABC= ∠BDC=2 ∠A,
∠C= ∠BDC=2 ∠A.
(4)设∠A=x°,请把△ ABC的内角和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来.
∵ ∠A+ ∠ABC+ ∠C=180 °,∴ x+2x+2x=180 °.
A
B
C
D
解:∵AB=AC,BD=BC=AD,
∴∠ABC=∠C=∠BDC, ∠A=∠ABD.
设∠A=x,则∠BDC= ∠A+ ∠ABD=2x,
从而∠ABC= ∠C= ∠BDC=2x,
于是在△ABC中,有
∠A+∠ABC+∠C=x+2x+2x=180 ° ,
解得x=36 ° ,在△ABC中, ∠A=36°,∠ABC=∠C=72°.
x

2x

2x


2x
例2 已知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
(1)如图①,若AD=AE,求证:BD=CE;
(2)如图②,若BD=CE,F为DE的中点,求证:AF⊥BC.
图②
图①
证明:
(1)如图①,过A作AG⊥BC于G.
∵AB=AC,AD=AE,
∴BG=CG,DG=EG,
∴BG-DG=CG-EG,
∴BD=CE;
(2)∵BD=CE,F为DE的中点,
∴BD+DF=CE+EF,
∴BF=CF.
∵AB=AC,∴AF⊥BC.
图②
图①
G
总结:在等腰三角形有关计算或证明中,有时需要添加辅助线,其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是常见的辅助线.
随堂训练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角的大小是(  )
A.65°或50° B.80°或40°
C.65°或80° D.50°或80°
A
2、如图,在△ABC中,AB=AC,过点A作AD∥BC,
若∠1=70°,则∠BAC的大小为( )
A.40° B.30° C.70° D.50°
A
3、(1)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5°,它的另外两个角为 ;
(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36°,它的另外两个角为 ;
(3)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2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 .
75°, 30°
72°,72°或36°,108°
30°,30°
4、在△ABC中, 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得的锐角
为50°,则底角的大小为_________.
A
B
C
A
B
C
70°或20°
注意:当题目未给定三角形的形状时,一般需分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5、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
解: ∵AB=AD=DC,
∴ ∠B= ∠ADB,∠C= ∠DAC.
设 ∠C=x,则 ∠DAC=x,
∠B= ∠ADB= ∠C+ ∠DAC=2x,
在△ABC中,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得2x+x+26°+ x=180°,
解得x=38.5°.
∴ ∠C= x=38.5°, ∠B=2x=77°.
6、如图,已知△ABC为等腰三角形,BD、CE为底角的平分线,且∠DBC=∠F,求证:EC∥DF.
∴∠DBC=∠ECB.
∵∠DBC=∠F,∴∠ECB=∠F,
∴EC∥DF.
证明:∵△ABC为等腰三角形,AB=AC,
∴∠ABC=∠ACB.
又∵BD、CE为底角的平分线,

课堂小结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对等角
三线合一
注意是指同一个三角形中
注意是指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和中线才有这一性质.而腰上高和中线与底角的平分线不具有这一性质.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