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一、选择题;
1.“17
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
)
A.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C.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制定宪法,实践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2.“君主是国家的元首,是政府的首脑,是教会的首领,又是全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但实际上君主并不能直接管理国家,而是由一个从议会中多数党的首领中产生的首相,来直接管理国家。”这段文字表述的是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联邦制
D.民主共和制
3.下图形象地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民主制度。该制度与下列哪一历史文献直接相关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1787年联邦宪法》
D.《民法典》
4.议会发布了一项文件,作为新国王登基的条件.文件保证了议会的官论自由,并规定除非得到议会同意,禁止在和平时期保留军队。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互信得到了保证。该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官》
D.《民法典》
5.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终于确立起新的政治制度,这一体制在当时代表的是(
)
A.教会和国王的利益
B.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利益
C.国王和大贵族的利益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利益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处死查理一世②詹姆士二世继位③光荣革命(宫廷政变)④克伦威尔执政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
7.“在1689年的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正式结束了。”该岛国这一历史转折的实现是通过(
)
A.发表《独立宣言》
B.发动“光荣革命”
C.颁布《权利法案》
D.开展宪章运动
8.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而早在“这场战争”发生前的二百年,此时的西方国家( )
A.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B.启蒙运动达到高潮
C.美国确立了共和体制
D.英国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9.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是近代欧洲被处死的第一个国王,1649
年他被处死,英国成立了共和国。这标志着(
)
A.封建专制统治从此在英国消失
B.英国资产阶级彻底战胜了封建贵族势力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10.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近代史发展的趋势。这里的“趋势”是指(
)
A.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B.封建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C.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二、材料分析题:
11.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揭开了人类近代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历史新篇章。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探寻历史,追根溯源)
材料一:
许多其他沉重捐税仍继续违法征收,有些甚至不合理到这种程度,纳税的总数甚至超过货物的价值。
——1641年12月英国资产阶级给国王的抗议书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分析文献,提炼知识)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2)依据材料二归纳国王哪些方面的权力受到了限制。从材料中判断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的是国王还是议会?
(思维碰撞,真知灼见)
辩论是我们明理的一种方式,阅读正、反双方的辩论言辞。
正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王有名无权,因而英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反方: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仍然保留了君主,所以英国的政治体制在革命前后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3)你赞同哪一方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B2.B3.A4.A5.B6.D7.C8.D9.C10.A
11.(1)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立法权、司法权、征税权、军事权等。议会。
(3)赞同正方观点。理由: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的政治体制是君主专制,议会受国王的控制。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在这种政治体制下,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君主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所以英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