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二
氧气
科目:化学
年级:九年级
备课教师:
使用时间:
课题
2-2
氧气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铁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硫、木炭、铁等在氧气中燃烧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进一步归纳和掌握化合反应的定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探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铁等物质的燃烧现象。
教学难点
对“氧气不易溶于水”这一结论的探究活动。
策略方法
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实验的进行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PPT等。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1、氧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2、氧气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3、物质在纯氧中和空气中燃烧现象一样吗?【引言】师:什么是物理性质?【展示】一瓶已制备好的氧气,正放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师:请一位同学说一说氧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标况下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较熔点沸点是否易溶于水无色无味气体1.429g%略大-218℃-180℃不易【演示】教材中[实验2-2]。(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结论】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名称实验现象反应文字表达方式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教师强调硫、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何不同)【提出质疑】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交流讨论】【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请该生用手触摸集气瓶的外壁,感觉烫。)【结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归纳总结师:本节课我们用实验探究法探究了氧气一个重要物质性质——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归纳总结】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标况下),不易溶于水的气体。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和教师的演示实验及师生的合作实验,探究了氧气的一个重要化学性质——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较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2、氧气的化学性质: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交流讨论】1、硫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相同之处是都能生成
气味的气体,并且都放热,不同的是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色火焰。2、能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并生成一种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物质是
。3、空气中有氧气,用带余烬的木条伸入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是否会复燃?为什么?4、讨论:空气中也有氧气,为什么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纯氧中剧烈?【归纳总结】化合反应→多变一→由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习题】1、P36习题随堂处理;
2、课后巩固:练习册P11~12
添加修改
板书设计
课题二:氧气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二、氧气的化学性质: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三、硫、木炭、铁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四、化合反应:由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
教学反思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