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光的色彩
颜色
1.________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光源分为________光源和________光源.下列物体:①正在放映电影的银幕、②太阳、③月亮、④地球、⑤点燃的蜡烛、⑥金光闪闪的金条、⑦萤火虫、⑧闪电,能称为天然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不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
2.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1666年观察到了光的色散现象,下列光现象与光的色散成因相同的是( )
A.镜中的人像
B.桌面苹果的影子
C.月食
D.被放大镜放大的图案
3.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据《杜阳杂编》记述,这个实验流传甚广,当时连长安的儿童都能表演.那么“人工虹”是由于( )
A.水在太阳光下变色后形成的
B.水喷到影子中形成的
C.光的色散形成的
D.水被喷出后受热汽化形成的
4.若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_______色;若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_______色.
5.下列各种单色光中,不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
A.黄光
B.红光
C.蓝光
D.绿光
6.夜间,灯光照在窗帘上,如果我们看到的窗帘是红色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灯光是白色的,窗帘是红色的
B.灯光是红色的,窗帘是红色的
C.灯光是红色的,窗帘是白色的
D.灯光是蓝色的,窗帘是红色的
7.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8.如图,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贴有蓝纸的光屏上,则蓝色光屏上看到的颜色是( )
A.有各种颜色
B.只有蓝色
C.有蓝色和黑色
D.有除蓝色外的其他颜色
9.光混合后的颜色与混合光及其比例有关吗?如图K-10-1所示,在白色纸板上贴上红、绿、蓝三种纸,把圆纸板安装在陀螺上,使陀螺快速旋转,观察纸板上的颜色,其上的颜色是________.
10.在摄影时为了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常在镜头前加滤色镜,在镜头前加红滤色镜,会让________色光通过而吸收__________的光,从而使照片偏暖色调,在镜头前加蓝滤色镜,会让________色光通过而吸收________的光,从而使照片偏冷色调.
11.一位演员在舞台上,她的上身服装是白色的,下身裙装是红色的,当舞台灯光师打开绿色追光灯照射她时,你看到舞台上这位演员的服装颜色是( )
A.上装是白色,裙装是红色
B.上装、裙装都是绿色
C.上装是绿色,裙装是黑色
D.上装、裙装都是黑色
12.将一块平面镜斜放在水槽中,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光线与镜面夹角为55°,如图
甲所示.向水槽中加水,使平面镜的下部浸入水中,让太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调节水面高度和镜面角度,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出现一道“彩虹”,如图乙所示,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________混合而成的,也说明了太阳光是________光,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澳大利亚的一位摄影师航拍到一张奇特的圆形彩虹.英国物理学家
曾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彩虹是太阳光的
现象.
14.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梭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
,在这里光发生了
射;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
;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
.
15.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湿度计(绝对湿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
(选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
16.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个现象说明白光是由
组成的.
17.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做光的色散实验.
(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上出现彩色光带,其中A端是
色光.
(2)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该玻璃的颜色是
色的.
(3)换一块红色玻璃加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则白屏上将会呈现
色光.
(4)拿掉玻璃,将白屏换成蓝色屏,我们
(选填“仍能”,“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5)综上所述,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故答案为:
18.物体色的呈现是与照射物体的光源色、物体的物理特性有关的.
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将呈现不同的色彩:在白光照射下的白纸呈白色,在红光照射下的白纸成红色,在绿光照射下的白纸呈绿色.因此,光源色光谱成分的变化,必然对物体色产生影响.电灯光下的物体带黄,日光灯下的物体偏青,电焊光下的物体偏浅青紫,晨曦与夕阳下的景物呈桔红、桔黄色,白昼阳光下的景物带浅黄色,月光下的景物偏青绿色等.光源色的光亮强度也会对照射物体产生影响,强光下的物体色会变淡,弱光下的物本色会变得模糊晦暗,只有在中等光线强度下的物体色最清晰可见.
物理学家发现光线照射到物体上以后,会产生吸收、反射、透射等现象.而且,各种物体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性.以物体对光的作用而言,大体可分为不透光和透光两类,通常称为不透明体和透明体.对于不透明物体,它们的颜色取决于对波长不同的各种色光的反射和吸收情况.如果一个物体几乎能反射阳光中的所有色光,那么该物体就是白色的.反之,如果一个物体几乎能吸收阳光中的所有色光,那么该物体就呈黑色.如果一个物体只反射波长为700纳米左右的光,而吸收其它各种波长的光,那么这个物体看上去则是红色的.可见,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实质上是指物体反射某些色光并吸收某些色光的特性.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红色的玻璃所以呈红色,是因为它只透过红光,吸收其它色光的缘故.照相机镜头上用的滤色镜,不是指将镜头所呈颜色的光滤去,实际上是让这种颜色的光通过,而把其它颜色的光滤去.由于每一种物体对各种波长的光都具有选择性的吸收与反射、透射的特殊功能,所以它们在相同条件下(如:光源、距离、环境等因素),就具有相对不变的色彩差别.人们习惯把白色阳光下物体呈现的色彩效果,称之为物体的“固有色”.如白光下的红花绿叶绝不会在红光下仍然呈现红花绿叶,红花可显得更红些,而绿光并不具备反射红光的特性,相反它吸收红光,因此绿叶在红光下就呈现黑色了.此时,感觉为黑色叶子的黑色仍可认为是绿叶在红光下的物体色,而绿叶之所以为绿叶,是因为常态光源(阳光)下呈绿色,绿色就约定俗成地被认为是绿叶的固有色.严格地说,所谓的固有色应是指“物体固有的物理属性”在常态光源下产生的色彩.
光的作用与物体的特征,是构成物体色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它们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只强调物体的特征而否定光源色的作用,物体色就变成无水之源;只强调光源色的作用不承认物体的固有特性,也就否定了物体色的存在.同时,在使用“固有色”一词时,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切勿误解为某物体的颜色是固定不变的,这种偏见就是在研究光色关系和作色彩写生必克服的“固有色观念”.
(1)物体颜色的呈现于物体的物理性质和
有关;
(2)红光的波长大约在
m左右;
(3)照相机镜头上用的滤色镜,是将需要的光
.(选填“过滤”或“透过”)
(4)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提出一个可探究科学问题:
.
19.国家游泳馆,因其形状而被称为“水立方”,如图,“水立方”外层膜结构采用ETFE材料,质地轻巧,透光性好,跟玻璃相比,它可以透进更多的阳光和空气.“水立方”的外膜用什么颜色更能节能吗?设计者要考虑“水立方”馆内光线和夏天的室温.设计者做了几组实验.
实验一: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先后用不同
颜色的膜对着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透明物体的颜色
照射光的颜色
绿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白光
膜的颜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红色
黄色
观察到的颜色
绿色
红色
黑色
黑色
黄色
①由表一可以得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决定的;
实验二:用不同的颜色膜材料ETFE做大棚实验
大棚外膜的颜色
蓝色
无色
紫色
一天中棚外的最高温度
36℃
36℃
36℃
一天中棚内的最低温度
38℃
50℃
30℃
光的通过量
90%
98%
50%
②综合上述信息,你认为膜的颜色用
色更好.
答案
1.
本身 天然 人造 ②⑦⑧ ①③④⑥
2.
D.
3.
C
4.
白 黑
5.
A.
6.
D
7.
C
8.
B.
9.
白色
10.
红 其他颜色 蓝 其他颜色
11.
C.
12.
色光 复色 光的色散
13.
牛顿;色散.
14.
光的色散;折;红光;绿光.
15.
反射;红外线
16.
多种色光.
17.
(1)紫;(2)无;(3)红;(4)不能;(5)透过的色光.
18.
(1)光源色;(2)7×10﹣7;(3)透过;(4)光的作用与物体的特征的关系.
19.
①透过的色光;②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