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课前预习
03
精巧点拨
05
课堂演练
06
素养提升
04
实验探究
学习目标
1.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 说出某种动物行为的成因。
3. 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课前预习
知识点1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________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________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________行为等。
2.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________行为;在________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________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取食
繁殖
社会
先天性
遗传
学习
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_________,得以生存和_________。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知识点2 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2.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________,学习行为越________,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适应环境
繁殖后代
观察法
实验法
越强
复杂
精巧点拨
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区别: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行为类型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获得途径
生来就有的
出生后获得的
决定因素
遗传物质决定的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
意义
动物具有基本的生存能力
动物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实验探究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提出问题】小鼠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与走出迷宫所需时间的长短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作出假设】小鼠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____,最后小鼠走出迷宫所需的时间越____。
【制订计划】1. 每小组课前设置一个迷宫。
2. 各小组发一只大小、年龄和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且经饥饿处理的小鼠。
多
短
3. 从迷宫入口处放进小鼠,同时马上计时,并在出口处等待。记录小鼠从入口到达出口的时间,并填写在表格内。
4. 重复上述实验过程5~7次,根据小鼠的实际情况,耐心训练,并把相应的时间填写在下表中。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时间
【实施计划】认真操作并完成上表,数据要具有真实性。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鼠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最后小鼠走出迷宫所需的时间越短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知识点1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 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 凝神静思 B. 心脏跳动
C. 大雁南飞 D. 面红耳赤
B
2.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相同点,能够填在阴影部分的一项是( )
A. 生来就有
B.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 与遗传物质有关
D. 不利于生存和繁衍后代
C
3. 控制动物先天性行为的主要因素是( )
A. 神经系统
B. 遗传物质
C. 内分泌系统
D. 运动系统
B
4.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惊弓之鸟 ②小狗做算术 ③蜘蛛结网 ④蜻蜓点水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5.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大雁南飞 B. 螳螂捕蝉
C. 鹦鹉学舌 D. 蜘蛛吐丝
D
C
6. 下列有关探究动物行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B. 动物的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
C. 动物的复杂行为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共同协调完成
D.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
知识点2 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7. 比较蚯蚓走迷宫和小鼠走迷宫的行为,可以说明( )
A. 动物走迷宫是先天性行为
B.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简单
C. 同种动物学习能力不同
D. 不同种动物学习能力不同
D
8. 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从野外捕来的菜青虫幼虫
B. 对菜青虫要从卵开始隔离饲养
C. 实验用的叶片和滤纸应当一样大小
D. 事先饿饲幼虫适当的时间
A
9. 对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 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甲→乙→丙
B. 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 动物的学习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D. 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C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动物种类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55
32
8
10. (核心素养·科学探究)下列关于“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这一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实验前应将实验用的小鼠进行饥饿处理
B. 小鼠在迷宫中经过几次“尝试与错误”后获取食物,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C. “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学习能力就越强
D. 用不同小鼠做实验,它们“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一样
D
二、非选择题
11. (核心素养·科学探究)(实验探究)图甲和图乙中的小鼠正在通过图中复杂的迷宫的实验。这两个迷宫相同,但在图乙的末端有一块奶酪,图甲的末端则无任何东西。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鼠是用___________(填“反复尝试”“记忆”或“推理”)的方法学会怎样通过迷宫的。
(3)多次重复实验后,如果乙中的小鼠学得快些,则说明奖赏________(填“能”或“不能”)帮助学习。
(4)小鼠走迷宫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___行为。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___________的积累和学习而获得。
奖赏能帮助小鼠学习吗?
反复尝试
能
学习
生活经验
(5)本实验增加丙组、丁组,与乙组一样,分别用小鸡、壁虎代替小鼠,如果小鼠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短,壁虎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长,则说明不同动物学习能力不同,且生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________。
(6)老鼠生来就喜欢吃奶酪,是由它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这是________行为。
弱
先天性
12. (资料分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楚汉相争末期,汉王刘邦派谋士在项王必经之地“召集”蚂蚁排出“项王必死于此地”几个字,项王因此被攻破心理防线,以为是天意而自杀。
材料二:随着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在很多地方,每当春季来临,随处可见燕子们忙碌的身影,衔泥、筑巢。
材料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很多野生动物的一些重要行为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恢复其在野外条件下的饮水能力,研究人员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以恢复野马野外生存的能力。
(1)材料一中利用了蚂蚁的________行为,这种行为和材料二中燕子的迁徙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应属于______________。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所决定的。
(2)材料三中人们对野马进行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_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在_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获得的行为。
取食
先天性行为
遗传物质
学习
遗传因素
生活经验
学习
素养提升
动物的行为
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本物种的一种遗传特性,不需要后天学习,生来就有的一种行为能力。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常见的学习行为有习惯学习、模仿学习、印痕学习、联想学习和推理学习等。
问题: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不是毫无关联呢?
示范答案:动物的许多行为都是先天的本能行为加上后天的学习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先天性行为是通过遗传固定下来的,学习行为也与遗传有关。在进化过程中,当环境变得更复杂时,具有较高学习能力的动物被保留下来的机会就多。动物在自然竞争中学习行为的能力得到了选择,并得以不断发展、进化。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