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3.花之歌
语文统编版
六年级上
1.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重点)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重点)
3.感受并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重难点)
学习目标
在中华传统诗词的海洋中,关于“花”的诗词很多。这堂课,我们首先来玩一个
“飞花令”热身。请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说出一-句含有“花”的诗词,看哪一组说得最多。
?导入
作者简介
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文体,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像诗一样抒发感情,又像散文一样描写某一形象,记叙事件。散文诗篇幅短小,具有音韵美和节奏感。
散文诗
旖旎
柔和美好。
硕大无朋
形容无比的大。
孤芳自赏
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词语解释
课文分为哪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整体感知
(1-4)
(5-7)
课文解读
阅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诗人把花分别比作什么?为什么?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花儿开放
花儿凋谢
再次开谢
想象,比喻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作者把花比作星星,想象奇特,突出了花的高洁夺目。“坠落在绿茵中”描绘了草丛中星星点点的花儿竞相开放的样子。
想象,比喻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花当成各种元素的女儿,赋予花人的身份和情态,“孕育、开放、成长、昏昏睡去”描绘了花开花谢这一过程。
“诸元素”指的是什么?
“诸元素”指春夏秋冬四季。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作者运用排比的手法,叙述了花多种多样的用途,突出花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课文解读
这段话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马一起为它送行。
时间顺序,写出花充实快乐的一天。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
和“硕大无朋的独眼”各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指夜空中的星星,“硕大无朋的独眼”指太阳。运用比喻及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昼夜更替的自然变化。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你能概括下花的精神吗?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花的精神就是渴饮朝露、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积极乐观的精神。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顾影自怜”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孤芳自赏”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中的“哲理”指什么?这句话有何作用?
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文中的“哲理”指“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人类尚未完全领悟”说明人类没有像“我”一样领悟这些道理,暗含了对人类的批评和对花的赞美。
读了这篇散文诗,你对人生有了哪些新的思考?
无私给予,与万物和谐共处,为世界多作贡献;向往光明,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
文章的题目是《花之歌》,作者歌唱花的目的是什么?
难点探究
作者表面上是写花,实际上是写人,诗人正是利用花来寄托自己伟大的情操,同时也号召我们要“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异:《杨柳与水莲》侧重于角色对话的描写。
?阅读链接,学以致用
比较阅读:读《杨柳与水莲》,想想它与课文相比有什么异同?
同:想象奇特,都是把物当人来写,即人格化的描写,使物有人的语言、动作、情态或心理活动。这样写的好处是将抽象的道理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更能够感染人、启迪人。
?阅读链接,学以致用
比较阅读:读《杨柳与水莲》,想想它与课文相比有什么异同?
?阅读链接,学以致用
你从《杨柳与水莲》受到了什么启发?
花之歌
形象美
星星
大自然的话语
精神美
诸元素之女
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
婚礼的冠冕
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纯洁无私
追求光明
积极乐观
传递芬芳
结构梳理
主旨归纳
诗人通过描写花的特点与理想,构建了一幅活生生的大自然图画,向我们揭示了
要像花儿一样快乐生活的哲理。
课后可读读纪伯伦的《浪之歌》《雨之歌》《啊!风》。
拓展延伸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饮着________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________,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________,对光明________;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________。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婆娑起舞
朝露酿成
仰望高空
心驰神往
孤芳自赏
课堂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3.花之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诗人采取第一人称、发挥奇特想象的方式,丰富审美体验。
3.体会花的精神,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诗人采取第一人称、发挥奇特想象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花的精神,
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飞花令:“花”。
在中华传统诗词的海洋中,关于“花”的诗词很多。这堂课,我们首先来玩一个
“飞花令”热身。请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说出一-句含有“花”的诗词,看哪一组说得最多。
(二)作者简介。
有一位诗人,美国人称他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
,席卷了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而他也被誉为“东方赠给西方最好的礼物”。这位诗人是谁?
(纪伯伦)
(三)引人课题。
他写过一篇散文诗《花之歌》,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首诗不一样的风格吧!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四)回顾本单元课文中关于想象的写法,在本课学习中也许能找到相同的手法来品一一品。
(比喻、拟人)
二、预习检测,扫清障碍
(一)教师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生评价。
(三)学生读导读部分,了解本课任务。
1.想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中的“我”是指花。
2.找出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和同学交流。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自主朗读,根据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二)预设:
课文共7个自然段,从内容及语言表达上来看,可分为两部分。
1.第1-4自然段为第一部分。
这部分以“我是..的句式对花的形象展开描写。(回答导读第一问)
2.第5-7自然段为第部分。
这部分主要围绕“我在做什么”继续描写花的形象。
四、
发挥想象,
研读课文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4自然段。思考:诗人把花分别比作什么?为什么?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第1自然段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一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
在说话、沉默。
(2)第2自然段同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
(3)第3自然段“诸元素”指什么?
(四季,
即春、夏、秋、冬)这一自然段把花比作“诸元素之女”,写出了花的生长过程。
(4)第4自然段写出了花是人类纯洁和神圣感情的寄托,突出了花对人类无私的奉献。从“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得出“纯洁”,由“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得出“神圣”。
3.全班有感情地朗读第1~4自然段。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5~7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想象了花的各种动作、情态。一边读一边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哪些词语最有想象力,并做简单的批注。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1)研读第5自然段。
这段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预设:时间顺序,“清早”“傍晚”表示时间,按时间顺序写出花充实快乐的天。
(2)研读第6自然段。
“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
和“硕大无朋的独眼”各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指夜空中的星星,“硕大无朋的独眼”指太阳。运用比喻及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昼夜更替的自然变化。
(3)研读第7自然段。
①你能概括-下花的精神吗?
预设:花的精神就是渴饮朝露、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积极乐观的精神。
②“顾影自怜”“孤芳自赏”是什么意思?
预设:“顾影自怜”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孤芳自赏”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中的“哲理”指什么?这句话有何作用?
预设:文中的“哲理”指“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人类尚未完全领悟”说明人类没有像“我”一样领悟这些道理,暗含了对人类的批评和对花的赞美。
4.读了这篇散文诗,你对人生有了哪些新的思考?
预设:无私给予,与万物和谐共处,为世界多作贡献;向往光明,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
5.归纳学法:以问题引领思考以明读融人感受。
五、阅读链接,学以致用
(一)比较阅读:读《杨柳与水莲》,想想它与课文相比有什么异同?
同:想象奇特,都是把物当人来写,即人格化的描写,使物有人的语言、动作、情态或心理活动。这样写的好处是将抽象的道理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更能够感染人、启迪人。
异:《杨柳与水莲》侧重于角色对话的描写。
(二)你从《杨柳与水莲》受到了什么启发?
“杨柳”立于“碧夜的幕中”;而“水莲”却躲于“绿叶的帘里”。“杨柳”和“水莲”对刚刚逝去的夜的感受截然不同,分别是“夜的美”和“恐惧悲哀”。作者通过“杨柳”与“水莲”的对话表达了对美的执着探寻和积极追求的人生态度。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六、延伸主题,推荐阅读
课后可读读纪伯伦的《浪之歌》《雨之歌》《啊!风》。
板书设计
4"花之歌
想象奇特:拟人、比喻
向往光明,积极乐观
课时作业
一、作者将花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
2.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
3.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
教学反思
阅读文章应有一个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段落的构成规律,分段并概括段意,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的内容,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然后围绕导读中的问题展开教学,很好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思考。本课在总结前面课文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解决本课问题,并学习“阅读链接”,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以问题作为牵引,以方法作为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参考答案:
一、作者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二、1.比喻
2.排比、
拟人
3.比喻、拟人、反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