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练习课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练习课课件(1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25 15:4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目录
知识梳理
01
课堂演练
02
课堂检测
03
课程要求
1.正确地使用停表、刻度尺测量时间、距离
2.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
探究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课时重点
1.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2.掌握实验操作,学会数据记录,并能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课时难点
掌握实验操作,学会数据记录,并能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知识梳理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内,其平均速度的值是_______的,计算平均速度时,可用公式_____,其中s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t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 测量平均速度
不同
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
物体通过路程s所用的时间
课堂演练
【典例】在如图1-4-1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知识点1 机械运动
(1)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出的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填“大”或“小”).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00
25

不正确
因为所测时间不
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或小车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
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变式拓展】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秒表进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如图1-4-2所示,图中显示的是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1-4-2所示信息填写下表: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吗?为什么?

始末位置
甲到乙
乙到丙
甲到丙
路程s/cm
26
______
______
时间t/s
______
4
______
平均速度v/(m·s-1)
______
______
15
64
90
2
6
13
16
不是.因为在整个过程中,小车的速度是变化的,所以小车全程不是
做匀速直线运动.
思路点拨:这是一类间接测量型实验,同学们可按照这样的顺序思考:首先知道实验原理,从而推出需要测哪些物理量,进而推出分别用什么测量器材,最后思考设计怎样的实验步骤,怎样进行数据处理等,特别要注意一些关键步骤.
课堂检测
限时________总分______
1.(4分)如图1-4-3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A.前20 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后半程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C.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40 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10分钟
30分
C
2.(4分)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1-4-4所示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v-t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紧急刹车发生在8: 27
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
度为60 km/h
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
度为60 km/h
D
3.(4分)如图1-4-5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B
4.(8分)某实验小组做“测量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如图1-4-6 所示,
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
(1)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小车做什么运动?
解:(1)

(2)
小车全程运动的距离s=4.50 cm,小车全程运动的时间t=6 s,小车
的运动速度 = =0.75 cm/s.
由题图可知,小车从甲到乙运动距离s1=2.50 cm,用时t1=2 s,则
v1= = =1.25 cm/s;小车从乙到丙运动距离s2=2.00 cm,用时t2=4 s,
则v2= = =0.5 cm/s.因为小车前段路程运动快、后段路程运动慢,
所以小车全程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
答:(1)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0.75 cm/s.(2)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5.(10分)如图1-4-7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_____和________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
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则运动.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的平均速度为v3.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实验中,斜面应保持__________(填“很小”“较大”或“很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__.
刻度尺
停表
变速
v3>v1>v2
很小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