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
目录
知识梳理
01
课堂演练
02
课堂检测
03
课程要求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概念
课时重点
1.知道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
2.知道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
3.会应用公式 计算速度
课时难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及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
知识梳理
1.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叫做速度,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物理学中,通常用_____表示速度,_____表示路程,_____表示时间.那么速度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
3.速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符号为______或_______.在交通运输中常用________作为速度的单位,符号为_______或_______.两者的换算关系为1 m/s=_____km/h.
知识点1 速度
路程与时间之比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v
s
t
米每秒
m/s
m·s-1
千米/时
km/h
km·h-1
3.6
知识点2 匀速直线运动
4.物体做机械运动,按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__________运动和__________运动.
5.物体 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它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直线
曲线
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知识点3 变速运动
6.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课堂演练
【典例1】下列关于运动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运动速度越小
B.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运动速度越大
C.物体所用的时间越长,运动速度越大
D.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知识点1 机械运动
B
【变式拓展1】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1 h内行驶15 km;乙在3 min内行驶750 m;丙行驶100 m需24 s.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大小为( )
A.甲最大,丙最小
B.甲最小,丙最大
C.乙最大,甲最小
D.甲、乙、丙一样大
D
【典例2】图1-3-1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图甲表明: _
.
(2)图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相同的时间内,摩托车比自行车通过的路程长,
所以摩托车运动得快些
通过相同的路程,摩托车比自行车所用的时间短,
所以摩托车运动得快些
【变式拓展2】甲、乙两人同时、图1-3-2同地向东运动.
他们运动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1-3-2所示.则甲、乙
两人的速度之比v甲∶v乙=______;5 s之后两人相距_____m.
以甲为参照物,乙_________(填“静止”“向东运动”或
“向西运动”).
6∶1
25
向西运动
思路点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所通过的路程;另一种是运动相同的路程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用的时间.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典例3】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行驶,他们的s-t图象如图1-3-3所示,由图象可知( )
A.7~20 s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0~5 s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5 s后,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知识点2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式拓展3】如图1-3-4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甲、乙两车都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
D.甲、乙两车经过5 s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
D
思路点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不能认为它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知识点3 变速运动
【典例4】在学校田径运动会1 000 m比赛中,甲、乙两同学前150 s的s-t图象如图1-3-5所示,甲同学在100~150 s内的速度为_____m/s,此后甲同学保持此速度直到终点,乙同学要在到达终点前赶上甲同学,则乙同学在150 s后的速度至少为______m/s.
4
8
【变式拓展4】如图1-3-6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 )
A.在0~20 s内的速度比30~40 s内的速度大
B.在整个40 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整个40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D.在20~30 s内物体的速度为40 m/s
C
思路点拨:计算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时,总时间包括中途停留时间.
课堂检测
限时________总分______
1.(3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以上说法均正确
2.(3分)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列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
A.离弦之箭 B.一日千里 C.姗姗来迟 D.风驰电掣
10分钟
30分
C
B
3.(3分)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 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 s刹车.在限速为110 km/h 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
A.3 m B.7 m C.15 m D.25 m
C
4.(3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位移(s)—时间(t)图象如图1-3-7所示,则小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A.在第一个10 s内以10 m/s做匀速运动
B.在第二个10 s内速度大小不变
C.在第三个10 s内前进了300 m
D.在前30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A
5.(3分)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3-8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
B.4~8 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 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 s后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D
6.(3分)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1-3-9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__________;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1-3-9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
80 km/h
80 km/h
7.(4分)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1-3-10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 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 s,若两次发出信号的间隔是0.9 s,汽车在两次接收到信号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_____m,汽车速度是__________m/s.(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34
42.5
8.(8分)下表为简化的武广高铁线上某次高速列车时刻表,请根据列车时刻表,解答下列问题.
站名
自武汉起千米数
到站时刻
离站时刻
武汉
0
始发站
12:45
咸宁北
85
13:09
13:15
岳阳东
215
13:46
13:48
长沙南
362
14:22
14:25
耒阳西
594
15:14
15:16
郴州西
692
15:37
15:39
广州南
1 069
17:02
终点站
(1)岳阳东至广州南的铁路线长为__________km,该次列车从岳阳东运行至广州南的时间为__________h__________min.
(2)该次列车从岳阳东运行至广州南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km/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854
3
14
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