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知道测量的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2)直到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知道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3)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4)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会使用尺测量长度,会使用机械停表测量时间
(2)体会和感悟我们在进行测量时,必须有统一的测量标准、恰当的测量工具和正确的测量方法;
(3)探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标准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获得对国际单位的初步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2)培养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队有关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已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但是实际操作少,且生活中测量常常比较粗略,不够规范。本节课就是从训练学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驾驶,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以及长度的测量
解决措施:通过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放大和缩小被测物体的尺寸以及使用白板工具的尺,反复纠正和练习尺如何使用、读数。从而是学生掌握重点。
教学难点:机械停表的读书
解决措施:通过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绘图功能,本人开发出能够是指针任意随讲授者意愿旋转停表指针的机械停表,找出几个学生容易读错时间,多次联系,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讲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创设情境
新课引入
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人的感觉是不准确的,甚至不正确,同时让学生体会测量的必要性。
观察这幅图片,在图甲中帽檐直径AB、帽子高CD哪个较长?我们感觉是帽子高CD更长?
下面我们以AB为标准,将其与CD线段作比较。发现是一样长的。在图乙中中心的两个圆面积一样大吗?
?
红色和紫色两圆点重叠后就会变成了紫红这样将两圆点,继续拖拽紫色远点上移,当两圆重叠后变成了一个紫红色的圆点,说明了两圆点的面积是等大的,
可见人的感觉是不准确的,要想准确测量量必须使用测量工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种最基本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通过展示以下图片,让学生观察帽檐直径AB、帽子高CD哪个较长?
让学生观察在图乙中中心的两个圆面积一样大吗?
结果都是相同,引发视觉错觉和真实结果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然学生认识到测量的必要性。
1.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幕布”功能,将要展现的内容一一呈现,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所要展现的内容上。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绘图功能画出AB和CD两条线段,并利用图片拖拽功能,将两条线段拖拽到,分别于帽檐直径、帽子高重合。
2.授课时,学生认为帽子高CD更长。利用拖拽和旋转图片功能,拖出来帽子高CD,将其作为标准,用帽子高CD与其进行比较,发现是一样长的,引发学生视觉和真实长度的认知冲突。从而深刻的认识到测量的必要性。
3.利用拖动复制功能,将中心圆点拖出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在原位置保留中心圆点。利用白板中调节图片透明度这一功能将原图片透明度调制70%。调透明度以后,红色和紫色两圆点重叠后就会变成了紫红色,这样将两圆点,继续拖拽紫色远点上移,当两圆重叠后变成了一个紫红色的圆点(如下方有图),这样更有力的说明了,两圆点的面积是等大的,从而让学生从直观的感受认识到人的感觉是不准确的,要想准确测量量必须使用测量工具。
探究与合作
让学生认识到由于选取的标准不一,难以对对事物的长度进行比较。要想比较,就需要要选择一个统一的,通用的单位,也就是国际单位制。使学生知道单位的重要性,在学习任意一个物理量的测量前,都要先学习该物理量的单位。
在遥远的古代没有测量长度的工具,古代人用什么进行测量呢?大禹将自己的身高定义为一丈,用来测量长度。据说“丈夫”一词出典于此。
??“咫尺天涯”中的“咫”的含义是,古代妇女将手伸展开,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古代妇女常用其进行布匹长度的测量。
可见人的身上就藏有测量长度的工具。你知道人的哪些身体部位可以当做测量长度的工具吗?(学生回答:一拳,手掌宽,指甲宽,一咫等)
你能用这些人体藏有工具测量出课桌的宽度吗?
你测量的工具是什么?测量结果是多少?
哪谁的课桌更宽一些呢?6拳和2.5咫那个更长一些呢?
无法比较的原因是什么呢?
可见由于由于选取的标准不一,难以对不同课桌进行比较,即使对同一张课桌也不能方便地知道长比宽多多少。这时间要选择一个统一的,通用的单位,也就是国际单位制。
你们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吗?
还有哪些常用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展示大禹和一咫的图片吗展示大禹和一咫的图片。
学生用身体隐藏的工具测量课桌的宽度
学生回答:用的是拳,测量结果是6拳。
用的是咫,测量结果是2.5咫。
学生表示困惑,无法进行比较。
学生思考后回答:“选取的标准不一”
学生在小学学过,所以可以顺利回答出。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符号为km)、分米(符号为dm)、厘米(符号为cm)、毫米(符号为mm)、微米(符号为μm)、纳米(符号为nm)。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呢?千米、米、毫米、微米、纳米进率为一千。米、分米、厘米、毫米,进率为10。
展示大禹和一咫的图片,让学生对一丈和一咫以直观的感受。
利用白板的动画功能,依次呈现人的身体部位大约长度,让学生认识到人身体上的尺的大约长度,知道如何用身体部位估测长度。
课堂小练
让学生掌握单位换算,以及对长度的估测。
让学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进行联系。找两位同学到白板上进行书写。
1.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幕布功能,将要展现的内容一一呈现,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所要展现的内容上。
2.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笔”的功能,让学生在白板进行练习和书写。教师使用白板的批注功能,对学生答案进行批注。利用橡皮擦功能,对错误答案进行及时批改。体现了课堂的互动性。
3.利用“拖动复制”功能,让学生给题中填上适合的单位。将白板笔教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而不是教师一味的讲。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动手小组讨论
互助学习
1.让学生知道长度的的测量工具。
2.会使用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3.经历测量过程,初步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感受长度之美,体会物理之美
1.同学们,你们知道用什么测量工具测量长度吗?
你们都见过哪种尺?
要想更精确的测量长度,还有什么测量工具?
2.认识尺
尺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尺又怎样的区别呢?
3.如何正确摆放尺。
4.如何读数。
观看视频了解从宏观宇宙的到微观世界长度的跨越。
活动一、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
活动二: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尺,并与其他同学的尺对比,找到区别并回答除主要区别在于量程、分度值、单位、和零刻线的位置不同。
活动三:让学生观看几个常见错误摆放尺的操作。
活动四: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如何正确摆放尺,之后小组讨论如何正确摆放尺。
活动五:找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演示如何正确摆放尺,让另一位同学总结如何正确摆放尺。
活动六:读数练习:
1.白板展示正确读数方式,并练习读数。
2.白板呈现老师的卡通形象,通过两把不同的尺。
3.练习读物体长度,是学生掌握重点。
4.小组活动: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
????活动四:观看视频了解从宏观宇宙的到微观世界长度的跨越。
1.使用“聚光灯”功能,一一展现学生说出的尺,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呈现的内容上。
2.最后撤消“聚光灯”功能,把所有的常见尺呈现给学生。再次复习。符合“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理论,加深记忆。
3.利用图片遮盖和拖拽的功能,一一呈现尺量程、分度值、单位、和零刻线的位置。一一呈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4.利用白板动画功能逐个呈现常见的错误操作。
5.最终呈现正确操作,以及归纳如何正确摆放尺。展现了强大的图示功能。
6使用“放大镜”功能将局部放大,方便学生读数。
7.利用“遮盖”功能,先后呈现两把不同的尺,让其进行读数,并让学生结果记录在黑板上。通过结果对比让学生体会到分度值越小的尺,测量结果越精确。不同分度值的尺读数也是学生易错点,利用白板,对比呈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8.由于右侧尺的分度值小,“放大镜”这一功能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不方便读数,利用“屏幕捕获功能”,将局部图片捕获下来,将其拖拽变大,放大的倍数比“放大镜”功能更多,学生更容易看清楚。
利用白板的视频播放功能,让学生观看视频。白板视频播放功能可以随时快进,后退,增大和减小音量,十分方便。这是传统PPT演示文稿所不具备的功能。
时间测量的导入
1.会估测时间。
在感受到宏观宇宙浩瀚和微观世界的美妙的同时,请同学们估测以下这段视频的时长是多少?
实际时间是三分四十八秒。可见人估测时间也是不准确的,需要对时间进行测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时间的测量。
学生估算视频时长并回答。
学生动手小组讨论
互助学习
1.知道时间的单位和测量工具。
提出问题:你知道的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时间单位有哪些?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交流总结:(1)时间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为s。除了“秒”之外,常用单位还有小时(符号h)、分钟(符号min)。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1h=3600s
(2)计时工具?
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石英钟、电子手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的机械停表、电子停表。
活动一:学生交流总结。
利用白板的动画功能依次展示,便于让学生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展示的内容上。
1.让学生掌握停表如何读数。
2.会使用机械停表测量时间。
3.感受时间之美,感受物理之美
1.练习停表的读数。
2.练习使用机械停表。
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变慢四百倍,回事怎样一番情景呢?
活动一:学生练习停表的读数。
分组实验:
(1)练习停表的使用:如何开启、停止、归零;如何读数。
(2)观看视频,使用停表测量刘翔跑110米栏所用的时间。
(3)测量“拼图游戏”所用时间。
课内拓展:但时间变慢四百倍
1.通过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绘图”功能,“图片旋转”功能,和“改变图片中心旋转点”功能,笔者自制出停表读数软件。该软件可以让分针和秒针任意随讲授者意愿旋转停表指针,找出几个学生容易读错时间,多次对比练习,突破难点。并且使用“笔”这一功能让学生对结果进行书写。实现课堂互动性。
2.视频播放刘翔110米栏比赛。让学生对刘翔刘翔110米栏比赛进行测量。激发学生练习使用机械停表测量时间的主动性。观看中国人的骄傲——刘翔的比赛,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
3.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动画旋转”功能呈现拼图,利用“图片拖拽”功能开发出了“拼图游戏”。激发学生兴趣,既引发学生练习机械停表测量的热情,又对有效突破难点有很大帮助。
课堂小结
让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
本节课了解为什么要进行测量的基础上,学习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后拓展性作业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课后拓展性延伸。
1.对生活中物品的长度进行估测,之后用刻度尺测量并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们。
2.自制水漏钟,和周期为一秒的摆钟。
3.上网了解尺和钟表的发展历史
结束语
让学生体会物理之美,鼓励学生注意学习过程的点滴积累和珍惜时间。
最后送给同学们两句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长度
)
生命之光积于秒内不惜光阴无以致辉煌(时间)。希望同学能感受到物理之美,爱上物理,爱上物理课堂。
利用白板插入音乐的功能,给结束语配上音乐,让学生从视觉上和听觉的双重感受上体会长度和时间之美,体会物理之美。
附随堂练习: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
典型例题
1
.请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175
_________
(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
___________
(3)一只茶杯的直径为0.95
__________
(4)物理课本长26.0
___________
(5)正常人平静时的一次心跳所需的时间大约是
________s.
2
如图所示,如果尺子的单位是cm,木板的长度是
________cm.
二
练习
1.小明和小华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小明测量的结果为122.9cm,小华测量的结果是1.228m,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华的读数比小明的准确
B.小明的读数比小华的准确
C.两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测量是错误的
D.两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
2.用一个卷尺来测量某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正确的记录为2.736米,则这个卷尺的最小刻度单位是( )
A.分米
B.米
C.毫米
D.厘米
3.如图所示中为A、B两把刻度尺同时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则AB的读数分别为( )
A.刻度尺A:3.80cm,刻度尺B:3.80cm
B.刻度尺A:3.80cm,刻度尺B:2.8cm
C.刻度尺A:2.80cm,刻度尺B:2.80cm
D.刻度尺A:2.80cm,刻度尺B:2.8cm
4.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B.C.D.
5.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A.1cm、5.50cm
B.1cm、8.30cm
C.1mm、8.30cm
D.1mm、2.80cm
6.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