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陈独秀
青年杂志
北京大学
狂人日记
文学改良刍议
封建道德礼教
民主
科学
五四
C
D
B
A
C
C
A
D
A
A
胭目标
思维导学
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政治混乱
景
政治制度革新不足以救中国
新文化运
目的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
进行一场
领域的革新运动
动的兴起
开始标志:1915年
在上海创办《
》,发表《敬告青年》
概况/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鲁迅
重要阵地:《新青年》和
新文化运动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代表文章:鲁迅——《
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代表作:胡适《
新文化运动的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内容与意义
动摇了
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
意义
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_
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々合作探究
课内作业
任命
任
象
學校長此狀
元
命
元
狀
培為北京大
LAdE山
NESSE
符
青年離
发
U
'
RE
PA
p
国国【(共24张PPT)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 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
北京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上海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C
B
A
D
C
D
A
C
胭目标
思维导学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
时间:
的爆发
地点及主力
学生
爆发方式:游行示威、罢课
口号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
H本帝国主义的挑衅,进一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
背景
五四运动
军警的镇压彻底激化了矛盾
概况: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
扩大/中心地点及主力
工人
五四运动
方式: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的扩大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结果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
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
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
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
五四运动的
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
历史意义
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意义
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
义革命走向
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
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々合作探究
课内作业(共19张PPT)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俄国十月社
会主义
我的马克思
主义观
陈独秀
1921
中国共产党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彻底的反
帝反封建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工人阶级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
D
C
B
D
C
B
C
A
C
D
胭目标
思维导学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条件
1917年
革命胜利
五四运动后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大量涌现
马克思主
义的传播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
表现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如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
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
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时间、地点:
年7月,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通过了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
奋斗目标是
中国共产党诞生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共一大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中国共产
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党的成立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
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
面貌就
时间、地点:1922年7月,上海
中共二大
内容:最终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
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第一次提出了
的民主革命纲领
代表: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意义: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全国工人运
动的高涨结果: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认识: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々合作探究
课内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