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训练(word版)(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训练(word版)(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26 06:4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意)
1.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  )
A.日晷
B.沙漏
C.电子手表
D.铯原子钟
2.“握手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绘制成宣传画如图所示,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  )
A.0.5m
B.1.5m
C.3m
D.4.5m
3.用毫米刻度尺对一工件做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
A.3.81cm
B.3.68cm
C.3.80cm
D.3.8cm
4.如图所示,眼睛到手机的距离大约是(  )
A.25mm
B.25cm
C.25dm
D.2.5m
5.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
A.2mm
B.2cm
C.6mm
D.6cm
6.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细铜丝的直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cm
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
15cm
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
7.小刚使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为12.3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的
B.该结果中的“3”不是估读的
C.是用最小刻度为1cm的刻度尺测量的
D.该结果不存在误差
8.小明在学习过测量后,利用自己的刻度尺测了4次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
A.18.48cm
B.18.49cm
C.18.50cm
D.18.79cm
9.某同学4次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分别是:5.12
cm、5.14
cm、5.25
cm、5.13
cm。则物体的长度应为(

A.5.12
cm
B.5.13
cm
C.5.14
cm
D.5.16
cm
1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11.明明同学参加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  )
A.铅球成绩为60
m
B.跳绳1s跳80次
C.立定跳远成绩为2
m
D.1000
m跑步用时1
min
12.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3.8km=3.8km×1000m=3800m
B.3.8km=3.8km×1000=3800cm
C.3.8km=3.8×1000=3800m
D.3.8km=3.8×1000m=3800m
二、填空题
13.如图,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铅笔的长度为______
mm。
14.请写出一个初中物理所学的物理量名称_______,该物理量的单位是_______.
15.如图所示,如图中圆筒的直径d为_______cm;如图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16.如图所示,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物体长为_____cm。如果要减少测量误差,可以采用_____的方法。
三、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1)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读数正确的是图中的_____(选填“甲”或“乙”),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cm,铅笔的长度为_____cm。
(2)用刻度尺测某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是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cm,该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cm。
(3)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制成,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若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8.在长度、时间测量中完成下列问题
(1)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2)在测量中,读数环节时完成下列填空。
①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
所测铅笔长度的测量值是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19.春春同学用橡皮条自制了一把皮尺,小星说使用这样的皮尺测物体长度时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你认为小星说得对吗?为什么?
20.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小明想测物理课本的一张纸的厚度;小花看了地图想测量我们泉州地区海岸线的长度,应该如何测量?请你帮他们把测量方法写下来.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BCD.日晷
、沙漏属于古代的时间测量工具,测量比较粗略。电子手表属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测量工具。原子钟精准准到千分之一秒,甚至百万分之一秒。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解析】
人的一只胳膊伸直了约0.5m,所以由图可知两人的脸相隔约
3×0.5m=1.5m
故选B。
【点睛】
3.C
【解析】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①刻度尺要放正;
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A.工件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故A错误;
B.工件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故B错误;
CD.工件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其读数为3.80cm,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睛】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刻度尺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
4.B
【解析】
人的眼睛到手机的距离大约是,不会是25mm这么小,也不会是2.5m这么大。
故选B。
5.B
【解析】
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在2cm左右。由图知,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的直径差不多,所以在2cm左右。故ACD错误,B正确。
6.D
【解析】
根据刻度尺读数方法、使用累积法测细铜丝的直径的注意事项分析答题。
A.如图相邻两个刻度线的之间的长度为1m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l
mm,故A错误;
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应与尺面垂直,故B错误;
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
15.00
cm-10.00cm=5.00
cm
故C错误;
D.本实验是要测量铜线的直径,用所测量的物体的长度除以线圈的圈数,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故D正确。
故选D。
7.C
【解析】
一个正确的长度测量结果,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也就是最小刻度,所以,12.3cm的倒数第2位便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即1cm,故A错误,C正确;一个正确的长度测量结果,最后一位是估读值,所以,该结果中的“3”是估读的,故B错误;误差是不可避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仅可以减小误差,故D错误,故选C.
8.D
【解析】
本题考查刻度尺的读数,根据记录数据判断数据中的错误。
A、B、C选项所给的数据相差很小,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但D选项所给的数据与前三项相比相差太大,在1mm(1个最小刻度)以上,显然是错误的。
故选D。
9.B
【解析】
(1)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3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
(2)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只要计算出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
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5.25
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5.25
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小球的直径最终应记录为

故选B。
10.C
【解析】
AB.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跟错误不一样;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故AB错误;
C.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正确;
D.
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只能减小误差,不能避免误差,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①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正确做法而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②误差产生的原因:刻度尺的原因、由于人在估读时造成的误差等;③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采用精密仪器测量等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11.C
【解析】
A.一般学生掷铅球的成绩在10m左右,不可能达到60m,A项不合题意;
B.一般学生1min跳绳可达到180次,1s跳3次左右,不可能达到80次,B项不合题意;
C.一般学生立定跳远成绩为2m左右,选项C符合题意;
D.一般学生1000
m跑步的成绩在3min40s左右,不会1min这么快,D项不合题意。
故选C。
12.D
【解析】
A.“3.8km×1000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故A错误;
B.“3.8km×1000”得到的单位不是cm。故B错误;
C.换算过程无单位。故C错误;
D.进率及过程正确。故
D
正确。
故选D。
13.47.0(46.9~47.2)
【解析】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1m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4.70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4.70cm。
14.长度

【解析】
首先回顾力、热、光、电、声、磁中有关的物理量,再找到其对应的单位即可.
初中学过的物理量及其所对应的单位较多,例如:
物理量:长度,单位:米;
物理量:时间,单位:秒;
物理量:速度,单位:米/秒;
物理量:力,单位:牛顿;
物理量:压强,单位:帕斯卡;
物理量:功(或能或热量),单位:焦耳;
物理量:功率,单位:瓦特;
物理量:电荷量,单位:库仑;
物理量:电流,单位:安培;
物理量:电压,单位:伏特;
物理量:电阻,单位:欧姆;
物理量:频率,单位:赫兹.
故答案为物理量:长度,单位:米;
物理量:时间,单位:秒;
物理量:速度,单位:米/秒;
物理量:力,单位:牛顿;
物理量:压强,单位:帕斯卡;
物理量:功(或能或热量),单位:焦耳;
物理量:功率,单位:瓦特;
物理量:电荷量,单位:库仑;
物理量:电流,单位:安培;
物理量:电压,单位:伏特;
物理量:电阻,单位:欧姆;
物理量:频率,单位:赫兹.
(合理即可).
15.1.00
228.7
【解析】
由图知:(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筒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在2.9cm与3.0cm之间,估计数字为5,所以圆筒的直径为d2.95cm?2.00cm0.95cm;(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18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48.7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8.7s,即秒表的读数为180s48.7s228.7s.
点睛: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16.1mm
2.35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解析】
刻度尺上一大格为1cm,一大格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侧与11.00cm对齐,右侧在13.3cm和13.4cm中间,估读为13.3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实验误差。
17.甲
0.1
5.30
减小误差
26.42
26.00
偏大
【解析】
(]由于乙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并未与尺面末端刻度垂直,所以,乙是错误的,甲是正确的。
图甲中刻度尺,1cm分成10个小格,所以,分度值为
1mm=0.1cm
]由于铅笔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右端对应的刻度是5.30cm,所以,铅笔的长度是5.30cm。
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由于四个读数中,26.42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所以,属错误数据,应去除去。
物理课本的长度
由于金属的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严冬季节,尺子实际长度收缩变小,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会偏大。
18.C
1mm
5.85cm
5min37.5
【解析】
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故A错误;
B.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且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故B错误;
C.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故C正确;
D.刻度尺的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故D错误。
故选C。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零刻线对齐,右侧示数为5.85cm,所以铅笔的长度为5.85cm。
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因此秒表读数5min37.5s。
19.小星说得对,因为橡皮条用力时容易伸长,测量出的物体的长度比真实长度偏小,误差较大.
【解析】
小星说得对,因为橡皮条用力时容易伸长,测量出的物体的长度比真实长度偏小,误差较大.
点睛:(1)刻度尺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使用之前先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2)橡皮条具有弹性,容易被拉长,导致尺子分度值比真实值偏小,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产生较大误差.
20.取物理课本纸张100张,用刻度尺测出其总长度,再除以100;用无弹性细线沿地图上的海岸线的弯曲方式绕并在细线的两端做记号,将细线拉直测量长度,在用比例尺换算
【解析】
解答:(1)小明先测测200页同样的纸,实际上是100张纸,因此一张纸的厚度等于200页纸的厚度除以100;
(2)小花测量海岸线的长度,先用一根无弹性的棉线和海岸线重合,在棉线的两端做记号,再把棉线拉直,测出棉线长度,再应用比例尺求出海岸线长度.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特殊的测量方法的了
(1)测多算少法:由于测量工具精确度的限制,某些微小量,无法直接测量,在测量时,可以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集中起来,做为一个整体进行测量,将测出的总量除以微小量的个数,就可以得出被测量的值,如测量纸的厚度.
(2)变曲为直法:长度的测量时,要求刻度尺应紧靠被测物体,在实际测量中,有些长度并非直线,可以借助于易弯曲但弹性不大的细棉线等,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然后量出细棉线的长度即可,如测量地图上铁路或河流的长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