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基
础
训
练】
1.(多)下列关于速度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B.位移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定不同
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变的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1.AC
2.关于瞬时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速度
B.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D.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
2.C
3.(多)下列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
A.5s内的速度
B.第5s内的速度
C.5s末的速度
D.最高点的速度
3.CD
4.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
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3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1.5m/s
4.B
5.
(多)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质点的速度为-4m/s,则可知(
)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秒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m。
5.ACD
6.一列火车在前30min内的平均速度为1km/mi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辆火车在1h内通过的位移一定是60km
B.这列火车通过前15km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一定是15min
C.这辆火车在前30min内一定以1km/min的速度行驶
D.这辆火车在前30min内所通过的位移是30km
6.D
【能
力
提
高】
7.某同学在100m跑的测验中,跑到全程时间的中间时刻6.25s时的速度为7.8m/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9.2m/s,则该同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8.1m/s
B
7.8m/s
C
8m/s
D
9.2m/s
7.C
8.火车从车站出发沿平直铁轨开行,在某段位移的前1/3中的平均速度是2v/3;中间的1/3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最后1/3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3。这列火车在整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v
B
v
C
v
D
v
8.D
9.甲、乙、丙三个物体运动的
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丙物体作加速直线运动
B.甲物体作曲线运动
9.
A
[错因分析与解题指导]
物体运动的位移图象(简称S—t图)表示作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选项(B)把图线误认为是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完全错误的。
位移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故选项(A)正确。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0—t0
时间内三物体有相同的位移,故应有
平均速率=路程/时间,0—t0时间内乙、丙两物体路程相等,而甲物体运动路程大,
10.汽车没有往复地沿直线匀速行驶,由甲地到乙地时速度大小为v1,由乙地到丙地时速度大小为v2,且由甲到乙和由乙到丙的距离相等,则汽车由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
A.
(v1+
v2)/2
B.(v1+
v2)/
v1v2
C.v1v2
/(v1+
v2)
D.2v1v2
/(v1+
v2)
10.
D
1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相遇
B.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两质点在第1s内反方向运动
D.在第1s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
11.A
12.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如图1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m/s。
图1
12.解析:由题意知,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A、C间的距离为14
mm=0.014
m,A、D间的距离为25
mm=0.025
m。
由公式v=得
vAC=
m/s=0.35
m/s,
vAD=
m/s≈0.42
m/s。
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0.35
m/s。
答案:0.35 0.42 0.35
13.某质点,第一个10min内以600m/s的速度运动,第二个10min内以900m/s的速度运动,第三个10min内以1200m/s的速度运动,求此质点在前15min内及在这半小时内的平均速度.
13.答案:700m/s,900m/s
14.如图2所示,是一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0、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如图所示。求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并画出速度-时间图像。
图2
解析:1点对应时刻是0、2之间的中间时刻,求出0、2间的平均速度即可认为是1点的瞬时速度,同理2、3、4、5点的瞬时速度也可求出。而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故v1==
m/s=0.195
m/s,v2==
m/s=0.40
m/s,
同理v3=0.61
m/s,v4=0.69
m/s,v5=0.70
m/s。以0点为坐标原点,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前面计算出的结果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然后连线得到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
15.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上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的时候,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
15.解析: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运动,速度为v飞,声音从头顶向下匀速传播,速度为v声,在发动机声从人头顶向下传播的时间
t
内,飞机向前飞行一段距离而到达前上方约与地成600角的位置。
详解如下
:
设飞机距地面的高度为h,则有h=v声t;
当人听到发动机声音时,飞机到达图示位置,飞机向前
飞行了x=v飞t由几何知识可知
cot600
,将x、
h带入
v飞=
v声,即飞机速度
约为
声速的0.5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