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将相和
一、读拼音写词语。
zhào jí yǔn nuò fèng xiàn dǎn qiè fù jīng qǐng zuì
( )( )( )( )( )
wán bì guī zhào
( )
二、按查字典知识填空。
1.“卿”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组词( )( )。
2.“怯”按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胆怯”的意思是( )。
3.“强”是个多音字,在“强壮”中读( ),“勉强”中读( ),
“倔强”中读( )。
三、补全词语。
( )口( )一 ( )无不( ) 无( )之( )( )无( )胜
四、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完璧归赵( )
A.全,完整 B.完结 C.完成 D.消耗尽
2.负荆请罪( )
A.依仗 B.背 C.享有 D.遭受
3.理直气壮( )
A.挺直,使笔直 B.公正的,正义的 C.直爽,直截 D。简直
4.同心协力( )
A.调和,和谐 B.共同 C.协助
五、课内阅读练习。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 ),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给文中加点的词语换个词语,意思不变。( )。
2.按下面句子改成转述句。
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
。
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
4.“渑池之会”突出了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
六、课外阅读练习。
和氏璧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
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哭 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 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 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 这也是秦王不惜以15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吧,我替他们谢谢你。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鉴定: 。
(2)罕见: 。
(3)至宝: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奉献-( ) 欺骗-( ) 戏弄-( ) 来历-( )
3.汴禾把玉献给历王、武王,他们为什么砍掉他的脚?
。
4.为什么将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
。
5.从汴禾献玉这件事,看出汴禾具有怎样的特点?
。
参考答案
一、召集 允诺 奉献 胆怯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二、1.卩 8 大卿 国务卿
2.q qie 胆子小,害怕
3. qiáng qiǎng jiàng
三、心 不 攻 克 价 宝 战 不
四、1.A 2.B 3.B 4.B
五、1.推脱 回绝
2.蔺相如对秦王说,他现在离秦王现在只有五步远。秦王如果不答应,他就跟秦王同归于尽!
3.因为秦王逼赵王鼓瑟,侮辱赵国,所以蔺相如逼秦王击缶,维护赵国尊严。
4.不畏强权,有胆有识,忠心为国,机智灵敏。
六、1.(1)鉴定: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等。
(2)罕见:难得见到;很少见到。
(3)至宝:最珍贵的礼物。
2.奉献-(贡献) 欺骗-(蒙骗) 戏弄-(捉弄) 来历-(来源)
3.因为历王、武王请辨别玉的专家鉴定结果是石头,他们认为汴禾在欺骗、戏弄自己。
4.这块宝玉是春秋时期楚人汴禾在楚山中所得,汴禾为了献玉,先后被两位君王砍掉双脚,后来楚文王发现这块“石头”果真是美玉。他为汴禾的忠诚所感动,于是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5.具有忠贞、执着的性格特点。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