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第18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2020绥化)1.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
A.
塔克拉玛干沙漠
B.
印度大沙漠
C.
维多利亚沙漠
D.
撒哈拉沙漠
(2020潍坊)
下图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从A地到C地,降水的变化规律是
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多
C.先增多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多
3.B地是埃及重要产棉区,与我国黄河中下游产棉区相比,该地具有的优势是
A.光照充足
B.降水丰富
C.气温日较差小
D.劳动力资源丰富
4.1970年在尼罗河上建成了阿斯旺水坝后,下游地区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或三熟制,主要原因是水坝建成后改变了下游地区的(
)
A.热量条件
B.水分条件
C.地形条件
D.土壤条件
(2020聊城)读非洲气候类型和主要矿产分布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关于非洲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整个非洲大陆均降水稀少
B.温度带全部属于热带
C.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最广
D.各气候类型大致以赤道为轴对称分布
6.有关非洲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洲矿产资源种类丰富
B.非洲动植物资源相对贫乏
C.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非高原
D.各国对矿产的加工水平都较高
(2020河南)图3为欧洲和非洲简图及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7-8题。
7.与欧洲相比,非洲
A.寒带范围广
B.温带范围广
C.热带范围广
D.海岸线曲折
8.与乙地相比,甲地
A.1月气温高
B.1月降水量大
C.降水季节变化大
D.降水季节变化小
(2020宜宾)水稻原产于中国,喜温暖湿润的环境。非洲人口增长快,粮食供应不足,部分非洲国家从中国引进水稻以缓解粮食问题。图3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材料回答9-10题。
9.下列气候资料图中,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的是
A.
B.
C.
D.
10.过度放牧容易造成草原退化,图3的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出现草原退化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020绵阳)非洲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沿线重要的合作伙伴,未来中非合作的前景会更加广阔。右图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据图示信息判断,非洲大陆可称之为
A.热带大陆
B.高原大陆
C.富饶大陆
D.冰雪大陆
12.中国可从甲地区大量进口
A.蔬菜
B.小麦
C.苹果
D.可可
(2020陕西)13.2020年2月,东非蝗灾肆虐,非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读“撒哈拉以南非洲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受蝗灾影响地区濒临的大洋是_______________。
(2)赤道穿过的地形区有刚果盆地、__________高原:刚果盆地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气候。
(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主要出口热带经济作物和矿产等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因此,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__________(填“优势”或“劣势”)地位。
(4)撒哈拉以南非洲是_______种人的故乡。由于人口增长_________(填“快”或“慢”),粮食供应不足,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导致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2020德州)14.世界上的地区各具特色。读世界两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甲
乙
(1)
甲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描述乙地区的海陆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①___________。若将该地区的石油运往西欧,最短的海运路线需通过②___________运河,运量较大的则要经过③___________。
(3)据图归纳非洲大陆的气候特点:
___________。
(2分)
(4)刚果河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试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解释原因___________。(2
分〉
(5)近年来,中国和非洲国家在资源、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密切,这种合作在国际上称为___________。
(2020福建)15.肯尼亚是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图
18
示意肯尼亚。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
分)
(1)从半球位置看,肯尼亚全部位于_____,地处地球五带中的_____。
(2)肯尼亚的地形类型以_____为主,地势倾斜特点是_____。
(3)内罗毕的经纬度大致是(_____,_____)。
(4)鲜花种植区位于内罗毕的_____方位,两地距离较近,鲜花可以快速运至内罗毕。内罗毕鲜花出口,适宜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
(2020威海)16.“一带一路”中非篇,路长花艳动物迁。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处非洲东部的肯尼亚近年大力发展花卉业和旅游业。新鲜的肯尼亚玫瑰从采摘到中国消费者手中仅需1~2天,中国成为肯尼亚增长最快的玫瑰消费市场。
材料二
肯尼亚也是非洲著名的旅游国家。这里每年都有大批的野生动物季节性迁徙,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
(1)关于肯尼亚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
)
A.东北濒临印度洋
B.以白种人为主
C.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高西低
D.地跨南、北半球
(2)肯尼亚鲜花运往中国采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2019年10月16日,由中国公司承建的内马铁路(内罗毕—马拉巴)一期工程通车,并与蒙内铁路(蒙巴萨—内罗毕)及乌干达境内铁路相接。简析该铁路对乌干达经济发展的意义____________。
(3)读图甲和材料一,分析奈瓦沙湖畔种植玫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___。
(4)读图丙和图丁,判断游客提到“大批的野生动物从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向北前往肯尼亚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这一景象发生的时间________(6月/10月),并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此时动物迁徙的原因____________。
(5)2019年12月以来,一场蝗灾肆虐东非地区,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三国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读图甲推测,此次蝗灾与以下哪种气候相关联?(单选)(
)
A.寒冷
B.干旱
C.狂风暴雨
D.低温少雨
蝗灾过后,将直接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哪一问题愈加严重?(单选)(
)
A.人口
B.粮食
C.环境
D.旱灾
(2020东营)17.马达加斯加是非洲东南部的一个岛国。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这里常年盛行东南风,岛上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材料二
图甲
马达加斯加岛等高线地形图
(1)马达加斯加岛所在的半球是_________,濒临的大洋A是_________。
(2)据图文资料,分析归纳该岛树种多样的原因__________。
(3)甘蔗是马达加斯加的主要经济作物,岛屿东、西两侧甘蔗含糖量差异较大。你认为甘蔗含糖量较高的是____________侧,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材料三
近年来,马达加斯加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以下是2019年马达加斯加主要进出口商品及占比数据统计图。
(4)从马达加斯加主要进出口商品种类及所占比重数据可以看出,该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近年来,该国的出口加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主要的部门是___________。
(2020牡丹江)18.非洲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大陆,读下图回答问题。
(1)非洲被誉为“热带大陆”,从纬度位置看,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线之间。
(2)非洲是个“神奇的大陆”,“地球的伤疤”,东非大裂谷纵贯非洲东部,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推断,它是由板块________(张裂/挤压)而成;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虽位
于________附近,山顶却终年积雪;热带草原气候广泛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地区,该气候每年有干湿季节变化,导致草枯草长,由此引起数以万计的动物为了追逐水草而跨越赤道进行南北大迁徙,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南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干、湿季节正好________(相同/相反)。
(3)有人称非洲为“贫瘠的大陆”,由于人口增长过________,面临着人口、粮食与________问题。
(4)非洲又被称为“充满希望的大陆”,试简要说明非洲发展经济的优势。
(2020益阳)19.读非洲沿赤道地形剖面图和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____洋、③________高原。
(2)③处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图中⑤、⑥两河相比水量较大的是________。
(3)④处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主要是受_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4)粮食供应不足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试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短缺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
(5)下列有关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非洲大陆有“黑种人故乡”之称,居民皮肤黝黑,能歌善舞
B.茅草屋是非洲热带雨林气候环境下形成的典型民居
C.大量出口咖啡、椰枣、油棕、亚麻等热带经济作物
D.肯尼亚已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
1.D
【解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是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约相当于美国本土的面积,因生存条件极其恶劣,被称为“死亡之海”。
2.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B地为热带沙漠气候,C地为地中海气候,因此从A地到C地的过程中,降水的变化规律应该是先减少后增加。
3.A【解析】棉花是喜光照怕阴雨的作物,B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晴天多,光照充足。但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季风影响,阴雨天气多,光照较少,不利于棉花生长,故相比于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埃及的B地光照更加充足。
4.B【解析】在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前,每年的7月中旬到10月中旬尼罗河的下游都会洪灾泛滥,无法耕种,因此熟制只能为一年一熟。而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有效地控制了下游的水量,避免了洪水的泛滥,因此熟制由原来的一年一熟变成了现在的一年两熟至三熟。因此熟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改变了下游地区的水分条件。
5.D【解析】非洲降水分布不均匀,刚果盆地及几内亚湾沿岸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该地降水多,故A错误;非洲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热带,故B错误;非洲热带草原气候面积最广,故C错误;非洲气候大致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故D正确。
6.A【解析】结合图示来看,非洲矿产资源种类丰富;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广,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非洲的石油资源集中于北部撒哈拉大沙漠以及西海岸;非洲各国经济落后,对矿产的加工水平比较低。
7.C
【解析】由图可知,欧洲被北极圈穿过北部,主要位于温带;非洲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热带地区。
8.D
【解析】由图可知,乙地的年温差变化小,年降水量变化大,甲地年降水量变化小,年温差变化大。
9.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B全年高温,最冷月均温在15℃以上,降水稀少,为热带沙漠气候。
10.C
【解析】草场退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类型,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草原与荒漠过度地带,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很容易造成草原退化。由图可知,C是热带草原气候。
11.A
【解析】考察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由图可知,非洲大陆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较广。
12.D
【解析】考察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非洲大陆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可可、橡胶等。
13(1).
印度洋
(2).
东非
(3).
热带雨林
(4).
劣势
(5).
黑
(6).
快
【解析】(1)读图可知,受蝗灾影响地区位于非洲东部(偏北)地区,非洲东部濒临印度洋,因此受蝗灾影响地区濒临的大洋是印度洋。
(2)读图可知,赤道穿过的地形区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图中显示,刚果盆地位于赤道附近,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主要出口热带经济作物和矿产等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附加值低,工业制成品附加值较高,因此,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中,黑种人为主,是黑种人的故乡。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增长快,粮食供应不足,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获得更多耕地,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从而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14.(1)三洲五海之地
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北临地中海,东北与亚洲相邻
(2)波斯湾及其沿岸国家
苏伊士
好望角
(3)热带气候为主;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4)刚果河由高原流向盆地时落差大;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富,流量大
(5)南南合作
【解析】(1)甲地区是中东地区,该地区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其五海是指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红海,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亚、非、欧三大洲的汇合点和交通枢纽;乙地区是非洲,赤道穿过其中部,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北临地中海,东北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邻。
(2)中东地区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①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该地区的是由主要输往欧洲西部、北美和东亚,输往欧洲西部和北美的两条海上石油运输航线分别是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西部和北美,该路线航程较短;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欧洲西部和北美,该路线运量较大。
(3)非洲大陆3/4的面积在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普遍炎热,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面积较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由于赤道穿过非洲中部,气候特点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4)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区,全年高温多雨,又因河流自高原流入盆地,落差大,所以刚果河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5)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世界上的国家可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所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和合作,叫做“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非洲的所有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属于南南合作。
15.(1).
东半球
(2).
热带
(3).
高原
(4).
由西向东倾斜(西高东低)
(5).
36.8°E,1.2°S
(6).
西北
(7).
航空运输
【解析】(1)由图中经纬线可以看出,肯尼亚全部位于东半球,地处地球五带中的热带。
(2)由图中地形分布可知,肯尼亚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是由西向东倾斜。
(3)由图可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位于赤道以南,是(36.8°E,1.2°S)。
(4)肯尼亚的鲜花种植区位于内罗毕的西北方向,内罗毕的鲜花出口最适合的运输方式是航空运输,鲜花的保质期短。
16.(1).
D
(2).
航空运输(空运)
(3).
乌干达资源和商品可以通过铁路与海运(海陆联运)的方式大量出口,有利于对外贸易,促进其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只要答出“加快资源开发、商品输出,促进经济发展”即可)
(4).
(消费)市场广阔(靠近首都,对外又有中国市场);离机场近,运输便利;劳动力丰富廉价;有国家政策支持(答出两点即可)
(5).
6月
(6).
6月塞伦盖蒂国家公园进入干季(降水少),草类干枯(动物食物不足);而此时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为湿季(降水多),水草丰富(动物食物充足)。(若学生答出上述中一点,或答出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与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干湿季节相反也可)
(7).
B
(8).
B
【解析】(1)肯尼亚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南濒临印度洋,以黑色人种为主,位于东非高原,中西部及北部地势较高,东南沿海地势低平,地跨南、北半球,故选D。
(2)肯尼亚鲜花运往中国采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是为速度最快的航空运输,因为鲜花的保质期短。2019年10月16日,由中国公司承建的内马铁路(内罗毕—马拉巴)一期工程通车,并与蒙内铁路(蒙巴萨—内罗毕)及乌干达境内铁路相接。该铁路对乌干达经济发展的意义是乌干达资源和商品可以通过铁路与海运(海陆联运)的方式大量出口,有利于对外贸易,促进其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3)读图甲和材料一分析可得,奈瓦沙湖畔种植玫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靠近首都,对外又有中国市场消费,市场广阔,离机场近,运输便利;劳动力丰富廉价;有国家政策支持。
(4)读图丙和图丁,6月塞伦盖蒂国家公园进入干季(降水少),草类干枯(动物食物不足);而此时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为湿季(降水多),水草丰富(动物食物充足),所以造成游客提到“大批的野生动物从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向北前往肯尼亚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
(5)2019年12月以来,一场蝗灾肆虐东非地区,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三国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读图甲,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12月份是该地的干季,所以推测此次蝗灾与干旱气候相关联。蝗灾过后,将直接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粮食问题愈加严重。
17.东半球;南半球
印度洋
地处热带,东部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山脉海拔高,(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显著,树种丰富
西
山地西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强;利于糖分积累
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服装加工(业)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达加斯加半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部,属于东半球、南半球。濒临的大洋是印度洋。
(2)马达加斯加岛面积大,地形复杂:地处热带,水热充足,气候差异显著:缺少大型肉食动物,天敌少。山脉海拔高,(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显著,树种丰富。
(3)该岛东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年降水量丰富,光照较少,昼夜温差小,甘蔗含糖量较低;西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年降水量较东部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甘蔗糖分的积累,甘蔗含糖量较高。
(4)读图分析可知,从马达加斯加主要出口商品种类主要是海产、服装、矿石等的初级农矿产品,进口主要是粮食。能源化工登的工业制成品。该国的加工工业得到大发展的是服装行业。
18.(1)南、北回归(2)张烈
赤道
相反(3)快
环境
(4)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消费市场广阔,吸引到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
【解析】(1)非洲大部分地处南北回归线之间,位于五带中的热带,气候普遍暖热,被称为“热带大陆”。
(2)非洲东部的东非大裂谷是因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形成的;乞力马扎罗山虽然处于赤道附近,但由于海拔高,山顶终年积雪,非洲中东部每年数以万计的动物大迁徙,是由于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季节相反,动物随之而迁徙。
(3)非洲之所以称为“贫瘠的大陆”是由于非洲人口增长快,造成了严重的粮食、环境、资源等问题。
(4)非洲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大陆,因为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且廉价,人口众多,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以及开发程度低等。
19.大西
东非
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⑤
地形
人口增长速度快,粮食需求量大,农业生产落后,常受旱灾威胁
D
【解析】(1)非洲地跨赤道南北,东临印度洋,西临①大西洋,图中②是位于赤道上非洲东部的东非高原。
(2)图中③处位于地中海沿岸,气候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是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图中⑤是刚果河,⑥是尼罗河,两河相比,水量更大的是⑤刚果河,因为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富,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稀少,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
(3)图中④处是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这里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原因受地形的影响,是这里的海拔高,气温低,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水热条件。
(4)长期的殖民统治,使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落后,人口的快速增长,粮食需求量大,该地区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降水较少,常受旱灾威胁,农业生产落后,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人们不断的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了各种灾害的发生。
(5)撒哈拉以南非洲黑色人种占90%,有“黑种人故乡”之称,居民皮肤黝黑,能歌善舞,所以A错误;茅草屋是非洲热带草原气候环境下形成的典型民居,故B错误;非洲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咖啡、椰枣、油棕的原产地,亚麻喜凉爽湿润气候,不适合在该地区生长,故C错误;肯尼亚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故D正确。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