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前后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2.能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3.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体会前后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难点:理解“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62页内容和第63页“练一练”的第1、2、4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6分钟) 1.通过对话,尝试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得到一个好消息,动物们正在开“森林运动会”,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情境图。
师:你们一边观察一边交流,画面上有些什么。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参与“森林运动会”,一起来学习“前后”的相关内容。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3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3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提问:有哪名同学可以说说图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又在干些什么事情?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指名回答:
①小鹿他们在赛跑,大公鸡在当裁判。
②小兔他们在比赛开车。
③小鸟他们正拉着横幅。
……
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和赞扬。
2.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说一说”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前后。
(1)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小鹿、小松鼠、小兔子、小乌龟、小蜗牛正在赛跑。小鹿跑在最前面,其他动物都在它后面,紧跟后面的是小松鼠。排名次时,可以从最前面的小鹿开始往后数,数到几就是第几。
(2)提问:小鹿跑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小兔跑第几?小乌龟跑第几?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指名回答:
小鹿跑在最前面,小松鼠在它的后面。小兔子跑第3,小乌龟跑第4。
老师对于学生回答给予肯定。
3.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填一填”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前后的相对性。
(1)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离终点最近的车排第1,也就是2号车,我们可以从2号车开始往后数,数到几就是第几。
(2)提问:1号车排第几?4号车在几号车的后面,在几号车的前面?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指名回答。
1号车排第4,4号车在2号车的后面,在3号车的前面。
4.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找一找……说一说”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前后”问题。
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前后”问题,说一说,只要学生想法正确,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小结:前是指物体正面所对的位置,后是指物体背面所对的位置。前后具有相对性,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时,要说“谁在谁前面”“谁在谁后面”。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7分钟) 1.完成教材第63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63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63页“练一练”第4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借助“森林运动会”的场景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