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 做个加法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2.经历整理加法表的过程,初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2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正确率,发展数感。
3.在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能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能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87页内容和第85~86页“练习三”的第1、2、3、5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6分钟) 1.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口算。
9+5= 8+3= 7+5=
10+4= 6+9= 12+2=
提问:你会用“凑十法”计算7+5吗?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们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做个加法表”。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3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3分钟) 课件出示第87页情境图及“把加法……填完整”和“观察加……内交流”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1)提问: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在整理10以内加法表的时候,是怎么整理的?
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知识,组内交流汇报,指名回答:把得数相同的算式按其中一个加数的大小顺序整理成一列。横排都含有一个相同的加数,另一个加数是按顺序排列的。
(2)引导学生把加法表填完整。
教师指出:要求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整理后填在表格中,即将和是11~18的加法算式分别按顺序填在表格中。和是11的算式填在第1行,和是12的算式填在第2行……依此类推。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表格,展示交流小组活动的结果。
教师给予评价指导。
提问:观察加法表,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各组派代表回答:
仔细观察加法表,会发现它体现的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个表是按加数有规律地变化及得数相应变化来进行整理得出的。
横着看,同一行中的算式第一个加数依次减1,第二个加数依次加1,得数不变(都相同),都等于这一行最前面的那个数。
竖着看,同一列中的算式从上至下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依次加1,得数依次加1。
斜着看,同一斜行中的算式从下至上第一个加数依次减1,第二个加数不变,得数依次减1。
只要回答合理,教师就给予表扬和肯定。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7分钟) 1.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三”第1题。
2.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三”第2题。
3.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三”第3题。
4.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三”第5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自主地整理加法表,让他们经历了一个探索性和研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