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川省泸州市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审美”有时候显得像一种非理性的直觉活动,但有时候又显得像理性化的判断过程,有时候还是一种情感体验行为,这种复杂性使得人们在进行具体的审美活动时,无法判明,要完成一次具体的“审美”,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总体上看,审美能力之构成可以概括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经验构成、先天机制、独特能力与生命状态。
??审美能力的经验构成。我们在对一个经验对象,比如说一片自然风景进行审美时,需要什么样的能力?首先需进行感知与直观,在此基础上,需要体验与想象,当然还需要对于意义与价值的反思。这是经验的一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与人类其他的认知行为之所以不同,肯定是在这个经验的一般过程中有差异,对这个差异的认识,是在历史中逐步产生的。
??审美的先天机制或“纯粹审美能力”。“审美”这种人类行为究竟是一种先天能力,还是后天在经验中习得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直到康德对鉴赏判断是不是先天综合判断给出了定论后才得到回答:审美有其先天基础,但需要在经验中练习培育。对审美能力的经验分析只能得出审美中有哪些认知能力参与了,但不能说明这些认知能力以什么样的机制整合,从而成为一种“单一能力”。要把这些在经验中分析出的能力统合在我们所说的“审美能力”中,就需要确立审美这种行为的先天原则,康德在“判断力”这个领域中为审美找到了先天原则。康德认为在知性和理性之间有一个中介环节,这个环节叫“判断力”。这个环节是有其先天原则的,而审美作为鉴赏判断,是判断力的一部分,它应当遵循“判断力”的先天原则。其次,愉快或者不愉快的情感是审美的必然结果,“凭愉悦下判断的能力就是鉴赏”(康德《判断力批判》),这一点康德接受了英国人的观点,现在康德试图说明,鉴赏有其先天基础。
??作为独特认知能力的“审美”。18到19世纪的审美实践以及美学中,还发现了一种构成审美能力的特殊能力--想象力。莎士比亚在他那著名的《亨利五世》的开场白中,对于想象在艺术中的功能与魅力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赞美,而后的浪漫主义者们和启蒙思想家们都把对于情感的宣泄与艺术的创造和想象结合起来。狄德罗在《论戏剧诗》中说:“想象,这是一种素质,没有它,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思想的人、有理性的生物,甚至不能算是一个人。”这个观点整个18世纪的艺术家与美学家都同意。
??作为生命状态的“审美”:激情、体验与感知。在具体的审美经验中,情感,特別是激情,的确是审美与艺术创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在那些由艺术家们撰写的笔记、前言、创作心得等理论著作中,在艺术批评家的理论著作中,都会强调“激情”的重要作用。问题是,在审美中需要激情吗?康德认为不需要,但在18世纪以后的英法批评传统中,情感在审美中的作用非常受重视,情感感动,特別是激情,几乎被视为艺术创作与审美活动的源动力。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具有复杂性,审美能力的构成总体上可以概括为经验构成、先天机制、独特能力与生命状态四个层次。
B.我们观察一片自然风景时,需要经历感知与直观、体验与想象、反思意义与价值这三个十分重要的阶段。
C.“审美”究竟是一种先天能力还是后天习得的?康德给出了回答:审美有其先天基础,但需在经验中练习培育。
D.整个18世纪的艺术家和美学家都认同狄德罗主张的想象决定人能否成为诗人、哲学家、有思想的人等这一观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针对审美能力的四个层次构成,多角度展开论证,全文呈总分结构。
B.第四段引用《论戏剧诗》中的话,强调了想象作为一种素质对于人的重要性。
C.第五段提到两种不同观点,强调了激情在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D.文章对审美这种能力的成效与不足都有所论及,体现出一种辩证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在经验的一般过程中存在差异性,所以审美与人类其他的认知行为不同,会出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现象。
B.康德有功有过:在“判断力”领城中为审美找到了先天原则是其功,认为审美中不需要激情而与英法传统批评不同是其过。
C.莎士比亚高度重视想象在艺术中的功能与魅力,所以在他的整个戏剧特别是《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中,想象就是一切。
D.鉴赏就是凭愉悦下判断,所以我们鉴赏《窦娥冤》《雷雨》《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等经典作品后,心情都是非常愉快的。
2.(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快速的城市化导致现有的城市治理能力和技术手段巳经无法确保城市生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目前,约三分之二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亿平方米,每年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更严重的是城市生活垃圾每年还在以10%的速度继续增长。
??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深圳、厦门等8个城市就开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试点,但取得的效果并不显著,这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垃圾分类治理本身具有复杂性。以正在起草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条例》为例,城市生活垃圾被分为废弃的玻璃、金属、塑料、纸类,废旧织物,大件垃圾等。这需要人们充分习得关于生活垃圾的科学知识并掌握对各种垃圾进行分类拆解、分类装拣和分类投放的相关技能。二是环境教育制度缺失。我国大陆地区关于环境教育制度的国家层面立法依然是一片空白。三是垃圾强制分类制度供给不足。
??经验表明,在垃圾分类治理过程中,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必不可少,而强制性的环境教育制度同样不可或缺。无论在法理还是在逻辑上,后者都是前者的基础。两者可并称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任督二脉”。要保证每个公民接受环境教育,只靠政府部门的宣传是不够的。环境教育的推行必须依靠系统的、强制性的、可执行的环境教有制度。
--删节自中国社会科学网,商玉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法治路径》
材料二
??国家领导人从国家高度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明确推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因务院印发《生态文明提质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加快建立垃圾强制分类制度。2019年6月6日,住建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明确到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超大城市先后就生活垃圾管理进行修法或立法,通过督促引导,强化全流程分类、严格执法监管,让更多人行动起来。
--删节自《中国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垃圾分类政策汇总分析》
材料三
??早在2017年,嵩明县小街镇就提出要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破解“垃圾围村”困境。小街镇把“美丽庭院”创建和垃圾分类结合起来。9月27日,小街镇举行了美丽庭院授牌暨垃圾分类进农户启动仪式。
??垃圾分类重在“分”字,也难在一个“分”字,要分得合理,分得符合标准,才便于后阶段的处理。在总结基层工作实践后,小街镇创新提出垃圾分类“三次六分法”。垃圾处理采取“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县镇集中处理”模式,把生活垃圾分类做到农户家中。
??如今,小街全镇近8万人口产生的大量垃圾能够实现“日产日清”。从“垃圾不落地”到实现“垃圾分类”,不仅让小村庄变得更加美丽、老百娃住得更舒心了,也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实现3个过亿投资环保项目落地投产,加速小街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删节自2019年12月8日《昆明日报??嵩明小街垃圾分类分出多赢》
4.下列对“垃圾分类”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0年,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开始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试点未能取得显著成效,可见我国垃圾分类治理工作面临的问题较多,任务比较重。
B.垃圾分类是因为快速的城市化导致现有的城市治理能力和技术手段已经无法确保城市生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因此垃圾分类只在城市才有价值。
C.国家领导人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相关方案,提出加快建立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可见国家十分重视垃圾分类工作。
D.嵩明县小街镇将“美丽庭院”创建和垃圾分类相结合是垃圾分类治理的成功典范,既破解了“垃圾围村”的困境,又加速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亿平方米,而且每年还在以10%的速度继续增长,不久,绝大部分城市将被垃圾围城。
B.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和强制性的环境教育制度是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的“任督二脉”,我国目前最缺失的是垃圾分类制度。
C.垃圾分类要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既要破解垃圾破坏环境的困境,又要将垃圾变成资源,这需要在垃圾分类实践中创新。
D.垃圾治理具有复杂性,垃圾要分得合理、符合标准,才便于后期的处理,垃圾分类治理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是将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6.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给垃圾分类工作提出几条行之有效的建议。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鼠疫(节选)【注】
法?阿尔贝?加缪??????
开始时,人们对同外界隔绝一事还能忍受,但是突然间他们发觉这是一种非法监禁的生活。这时,他们模糊地感到这种囚禁的生活已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城中的恐惧心理的普遍和深刻的程度,足以使人能猜想到这个城里的人开始真正意识到了他们的处境。城市的气氛有点变了。但是说真的,究竟是气氛变了还是心理变了,这倒是个问题。
??里厄同格朗在一起走向市郊的路上谈论着这一事件。里厄在黑夜中撞到一个在路上摇摇摆摆、不往前走的汉子身上。这时,城中亮得越来越迟的路灯突然大放光明。他们身后的路灯一下子照亮了这个人,他闭着眼睛,无声地笑着,因此而绷得紧紧的苍白脸庞上流着大滴的汗珠。他们绕了过去。
“这是个疯子。”格朗说。
???里厄刚挽住他的手臂,发觉这位职员神经紧张,浑身打着哆嗦。
“要不了多久,这座城中就只有一些疯子了。”里厄说。
??
他已累得嗓子冒烟了。
“喝点东西吧。”
??他们走进了一家小咖啡馆,那里只有柜台上的一盏灯亮着,人们在昏暗的淡红色光线下轻声地交谈着,这个样子讲话也不知是什么原因。里厄惊异地看到格朗向柜台上要了一杯酒,一饮而尽,并且说这杯酒很凶。过后他就想走了。到了外面,里厄好像听到黑夜中到处都是呻吟声。在路灯上面,从黑暗的夜空某处传来了一阵低沉的呼啸声,使他联想起那无形的瘟神正在一刻不停地搅动着炎热的空气。
“还好,还好。”格朗说。
???里厄想知道他要说什么。
“还好,”他说,“我有我的工作。”
“不错,”里厄说,“这是您的一个有利条件。”
??
里厄决定不去听那呼啸声,问格朗对他的工作是否满意。
“反正我认为我搞得很顺当。”
“还要搞很长时间吗?”
???格朗显得很兴奋,酒意已出现在他的话音里。
“我也不知道。但问题不在这儿,医生,这不是问题,不是问题。”
???里厄在黑暗里猜到他正在挥舞着手臂,好像他准备好的什么话突然来到了嘴边,滔滔不绝地讲了出来:“您知道,医生,我希望的是有朝一日当我的手稿送到出版者手中的时候,他看后站起身来向他的助手们说:‘先生们,脱帽致敬!’。”
??这突如其来的说明使里厄感到意外,他好像看到他这位朋友把手举到头上,接着又把手臂一挥,做出脱帽的动作。上空传来的奇怪的呼啸声似乎越来越响了。
“对,”格朗说道,“应该做到十全十美为止。”
??里厄虽然对文学界的习惯知道得不多,但根据他的印象,事情做起来不会那么简单,而且出版者在办公室里大概是不会戴帽的。但是,事情也很难说,里厄认为还是不说为妙。他不由自主地又倾听起鼠疫的神秘呼啸声来。这时他们已走近格朗所住的区里,因那里的地势比较高,一阵微风吹来,身上感到凉快,同时也吹走了城中所有的喧闹声。格朗还在不断地讲,“为了一个字,往往整晚整晚,整个星期整个星期的时间花上去……有时只是为了一个连接词。”讲到这里,格朗停下来抓住医生大衣上的一颗纽扣,一连串的话音从他那张缺了牙的嘴中含糊不清地吐了出来。
“不错,”里厄说,“我明白。”
??他说罢又往前走。另一个显得不好意思,又追了上来。
“请您原谅,”他嗫嚅着说,“今晚我也不知怎么搞的。”
??里厄轻轻地拍拍格朗的肩膀,说愿意帮助他,并说对他所讲的很感兴趣。对方的情绪略略平静了一些,在走到他家门前时,他犹豫了一下后就邀请里厄上他家去坐一坐。里厄接受了邀请。
??格朗请里厄坐在餐室的一张桌子前,桌上摆满着稿纸,稿纸上字迹写得很小,还划着一道道涂改的杠子。
“对,就是这个,”格朗冲着里厄探询的目光回答说。
??
里厄看看稿纸。“请别看了,”格朗说,“这是我的初稿,它使我头痛,头痛得要命。”
??
他自己也在注视所有这些稿纸。他的手似乎无法抗拒地被其中一张所吸引住,把它拿了起来,隔着没有罩子的灯泡照着。纸在他手中颤动着。里厄注意到职员的额上湿漉漉的。
“坐下吧,”里厄说,“请念给我听。”
??
那职员向里厄看了一眼,微笑着,显出非常领情的样子。
“好,”他说,“我也确实很想这样做。”
??他一直看着稿纸,略等一会儿,然后坐下。同时,里厄在注意聆听城中传来的模糊的嗡嗡声,好像是在回答鼠疫的呼啸。就在这个时候,里厄对展现在他脚下的城市,对被这个城市禁闭的人们以及黑夜里压抑住的恐怖的嚎叫声都有一种特别敏锐的感觉。格朗提高了他低沉的嗓门念道:“在五月份的一个美丽的清晨,一位英姿飒爽的女骑士跨着一匹富丽的枣骝牝马,驰骋在布洛涅树林的花径上。”格朗念完这一句后,两人都不作声,这时他们又听到了这苦难城市的模糊不清的嘈杂声。格朗放下了稿纸,继续对它凝视着。过了一会,他抬头问里厄:
“您觉得怎么样?”
??里厄说这个开头使他渴望知道下文。
??窗外传来人们奔跑的脚步声。里厄离座站起身来。
“您将会看到我搞出些名堂来,”格朗说着,把脸掉过来望着窗口,又加上一句:“当这一切完工的时候。”
??急促的奔跑声又传来了,里厄已下楼走到街上,有两个人从他面前跑过。看来,他们是在向城门口奔去。这个城里有些人被炎热的天气和鼠疫搞得晕头转向,失去理智,打算硬来,试图蒙混过关,逃出城去。
【注】长篇小说《鼠疫》描写的是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城市突发鼠疫的故事,1947年首版。里厄,小说的主人公,一位医生;格朗,一位底层小职员。
7.下列对选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里厄面对摇摇摆摆的汉子,面对格朗,面对整个城市的环境都表现得比较冷静,展现了一位医生在鼠疫灾难面前的从容淡定。
B.里厄对“脱帽致敬”虽有疑惑,但他“认为还是不说为妙”;对于格朗的激动,他表示“对他所讲的很感兴趣”,表明里厄对格朗的尊重。
C.格朗与里厄的谈话显得很啰嗦,但格朗的语言与动作也充满了谐趣,让文章生动有味,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格朗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
D.选文开始写“同外界隔绝”,表明发生鼠疫的奧兰已被封城,同时描写人心的恐惧,有人试图逃离,虚构的小说今天读来具有照见现实的意义。
8.选文中多次描写城市夜空中奇怪的声音,有何作用?
9.有人评论“加缪不仅深刻地洞察到阳光背后的黑暗与阴影,而且深深地热爱着光明。”请简要分析选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加缪“深深地热爱着光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玄字圣公,光武族兄也。弟为人所杀圣公结客欲报之客犯法圣公避吏于平林吏系圣公父子张圣公诈死使人持丧归舂陵吏乃出子张圣公因自逃匿。
??三年,大疾疫,死者且半,乃各分散引去。平林人陈牧、廖湛复聚众千余人,号平林兵,以应之。圣公因往从牧等,为其军安集掾。是时,光武及兄伯升亦起舂陵,与诸部合兵而进。四年正月,破王莽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斩之,号圣公为更始将军。众虽多而无所统一,诸将遂共议立更始为天子。二月辛巳,设坛场于淯水上沙中,陈兵大会。更始即帝位,南面立,朝群臣。素懦弱,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于是大赦天下,建元曰更始元年。
??更始纳赵萌女为夫人,有宠,遂委政于萌,日夜与妇人饮宴后庭。群臣欲言事,辄醉不能见,时不得已,乃令侍中坐帷内与语。诸将识非更始声,出皆怨曰:“成败未可知,遽自纵放若此!”韩夫人尤嗜酒,每侍饮,见常侍奏事,辄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起,抵破书案,赵萌专权,威福自己。郎吏有说萌放纵者,更始怒,拔剑击之。自是无复敢言。萌私忿侍中,引下斩之,更始救请,不从。军帅将军豫章李淑上书谏,更始怒,系淑诏狱。自是,关中离心,四方怨叛。诸将出征,各自专置牧守,州郡交错,不知所从。十月,更始遂随禄肉袒诣长乐宫,上玺绶于盆子。赤眉坐更始,置庭中,将杀之。刘恭、谢禄为请,不能得,遂引更始出。
??三辅苦赤眉暴虐,皆怜更始,而张昂等以为虑,谓禄曰:“今诸营长多欲篡圣公者。一旦失之,合兵攻公,自灭之道也。”于是禄使从兵与更始共牧马于郊下,因令缢杀之。刘恭夜往收臧其尸。光武闻而伤焉。诏大司徒邓禹葬之于霸陵。
《后汉书?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弟为人所杀/圣公结客欲报之/客犯法/圣公避吏于平林/吏系圣公父/子张圣公诈死/使人持丧归/舂陵吏乃出子张/圣公因自逃匿
B.弟为人所杀/圣公结客欲报之/客犯法/圣公避吏于平林/吏系圣公父子张/圣公诈死/使人持丧归舂陵/吏乃出子张/圣公因自逃匿
C.弟为人所杀/圣公结客欲报之/客犯法/圣公避吏于平林/吏系圣公父子张/圣公诈死/使人持丧归/舂陵吏乃出/子张圣公因自逃匿
D.弟为人所杀/圣公结客欲报之/客犯法/圣公避吏于平林/吏系圣公父/子张圣公诈死/使人持丧归舂陵/吏乃出/子张圣公因自逃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巳,干支之一,前一位是庚辰,后一位是壬午。此处是用干支来记载天日。
B.建元,开国后第一次建立年号。文中指刘玄被立为天子后,给自己建立年号。
C.玺绶,古代印玺上所系的彩色丝带,借指印玺。文中写了刘玄将印玺献给刘盆子。
D.三辅,汉朝以虾蟆陵、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这三个地区在现在陕西西安附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玄投靠陈牧,做了陈牧手下的安集掾。后刘玄被称为更始将军,由于当时众军没有统领,各将领就共同商议立更始为天子。
B.更始向来懦弱,就是在即皇帝位、接受群臣朝拜时,也羞愧流汗,举着手连话都说不出来,完全缺乏一种天子的龙虎声威。
C.更始帝即位后沉于声色,日夜与妇人饮酒作乐,荒于政事,任由赵萌专权,弄得群臣抱怨,最终国灭身死,真是“逸豫可以亡身”。
D.赤眉让更始坐看,准备杀掉他,刘恭、谢禄为更始求情不得便将他带走。后来更始被谢禄杀害,光武听到此消息后十分悲伤。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群臣欲言事,辄醉不能见,时不得已,乃令侍中坐帷内与语。
②郎吏有说萌放纵者,更始怒,拔剑击之。自是无复敢言。
5.(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夜坐
宋??杨万里
背壁青灯劝读书,窥窗素月唤看渠①。
向来诸老端何似,未必千年便不如。
春后春前双雪鬓,江南江北一茅庐。
只愁夜饮无供给,小雨新肥半圃蔬。
【注】①渠:他。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灯”光焰摇曳,“素月”窥窗、唤看,运用拟人手法将月夜读书场景写得颇有情趣。
B.领联诗人思接千载,自问自答,其中既有评价也有感慨,用语浅近自然,又充满了理趣。
C.颈联通过“春后春前”写出时间的流转,“江南江北”写出空间的转换,情感含蓄蕴藉。
D.尾联末句以景结情,景物清新明丽,形象地反衬诗人哀愁之情,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15.诗人在夜坐时有哪些感悟?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醉翁亭记》中诗人通过写泉与酒的关系,暗中呼应“醉翁亭”之意的句子是:“
,
”
(2)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锦瑟》中““
,
””两句也用了相同的意象。
(3)庄子《逍遥游》中,斥鷃嘲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的鹏鸟,是因为斥鷃认为自己腾跃起飞,“
,
”,这已经是飞翔的最高限度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总的来说,新国民要比传统的国民更具有独立、自主、开放的国民性,也更具有科学的创造性思维。这是一百多年来新式教育的巨大成果。( ),就损毁这个成就,更不能又来开倒车。现在社会上流行小学生读经,我看?________,不值得提倡。许多大学开设各种国学班,社会上什么算命、卜卦、风水全都出来了,其实也都是________.?鲁迅主张批判国民性,这并没有过时。现在有虚无主义、相对主义,颠覆一切,同时也有复古主义、封建主义,这两个________都很常见,又都是不正确的、有害的。中国的一百多年,在文化问题上,走了一条螺旋式的道路,先是激烈反传统,然后又回归传统,最近,则强调要转化传统、继承传统。我们对传统文化要有分析,不能________,做简单化的褒贬。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足为训
老调重弹
偏执
大而化之
B.不足挂齿
老调重弹
偏颇
大而化之
C.不足为训
沉渣泛起
偏执
笼而统之
D.不足挂齿
沉渣泛起
偏颇
笼而统之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能因为现在我们要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
B.我们不能现在因为要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
C.我们不能因为现在要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
D.不能因为我们现在要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的一百多年,在文化问题上,走了一条螺旋式的道路,先是激烈反传统,然后又回归传统,最近,则强调要继承传统、转化传统。
B.中国这一百多年,在文化问题上,走了一条螺旋式的道路,先是激烈反传统,然后又回归传统,最近,则强调要继承传统、转化传统。
C.中国这一百多年,在文化问题上,走了一条螺旋式的道路,先是激烈反传统,然后又回归传统,最近,则强调要转化并继承传统。
D.中国的一百多年,在文化问题上,走了一条螺旋式的道路,先是激烈反传统,然后又回归传统,最近,则强调要转化并继承传统。
20.(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①
,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②
,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不同疫苗的生产时间各不相同,有的疫苗可能需要22个月才能生产出一个批次。③
,且成本很高。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对于家庭来说也是减少成员疾病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
21.(5分)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
??2020年从凛冬到暮春,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14亿中国人民再一次向世界作答:为何历经坎坷磨难,这个民族总能屹立不倒。临患不忘国,大忠也。在这场殊死搏斗中,每一条战线,都有人挺身向前。医护人员白衣执甲、解放军战士闻令而动、武汉人民高风亮节……他们用血肉筑成的堡垒誓死护佑着同胞安然、山河无恙。临难不私已,大爱也。“岂日无衣,与子同袍”。工人说自己“有把子力气”,快递小哥说“不计报酬、随叫随到”,救护车司机24小时枕戈待旦,海外华人竭尽所能捐钱捐物……临险不失据,大智也。在党中央坚定信心、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战略部署下,从落实“四早”要求到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从“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到精准有序复工复产,全国各地,迅速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堤坝。临危不畏惧,大勇也。党员冲上一线岗位,不讨价还价;干部下沉到社区,守好每一方阵地;青年扛起艰巨的任务,彰显青春担当;还有那千千万万社区工作者,不惧风雨,任劳任怨。现实再次证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
四、写作.(60分)
22.(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一代年轻人都是在上一代怀疑的目光中成长起来的,比如80后被很多人称作“垮掉的一代”,90后被很多人称作“叛逆的一代”……而今天互联网、社交媒体所形成的数字鸿沟可能形成了超越过去所有世代的“数字代沟”。作为00后的你们,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你思考过你们这一代的定位吗?面对上一代怀疑的目光,你有属于你们这一代的态度和思考吗?……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B
2.D
3.A
4.B
5.C
6.①强化垃圾分类的国家级层面立法,形成制度化。②加强对垃圾分类的知识教育,使之形成一种社会共识;③创新垃圾分类方法,把垃圾利用起来,使之形成社会价值。
7.C
8.渲染气氛。城市夜空中奇怪的声音渲染了恐慌的气氛,整个城市笼罩在鼠疫的恐慌之中。
衬托人物品格,突出人物形象。瘟疫让人恐惧,但是里厄医生在面对瘟疫时的冷静与平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拥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
主题方面,表现了人们面对瘟疫,不绝望不颓丧,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的伟大的自由人道主义精神。
9.“城中亮得越来越迟的路灯突然大放光明。他们身后的路灯一下子照亮了这个人。”路灯突然大放光明,照亮了这个人,仿佛使人在痛苦迷惘中汲取了精神力量,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在绝望中蕴含着希望。“他们走进了一家小咖啡馆,那里只有柜台上的一盏灯亮着,人们在昏暗的淡红色光线下轻声地交谈着,这个样子讲话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虽然处在黑暗中,人们还是聚在灯光下交谈,“鼠疫”是人们遇到的困境,因为瘟疫,人们在困境中、绝望中抱团取暖,灯光是人们心灵里一个执着的希望,它使人不至于自暴自弃,走向死亡,而是坚强生活下去。
10.B
11.D
12.D
13.①群臣有事想上奏于他,更始常常因喝醉了酒而不能接见,有时不得已,就命令侍中坐在帷帐内答话。
②有直言赵萌放纵的郎吏,更始怒,拔剑相击。自此以后没有人敢再讲话。
14.D
15.①真实光阴,不负韶华;②刻苦奋进,努力求学;③读书求学,忍受孤独。
16.
(1)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17.C
18.C
19.B
20.①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
②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体时;
③疫苗的开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21.
新冠疫情面前,大忠、大智、大勇的中国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
22.写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