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小马过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小马过河》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25 16:5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马过河》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棚、驮、磨”等14个生字,正确工整书写“愿、意、麦、该”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根据关键词的提示,用恰当的语气讲述故事。
4.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读感知
1.孩子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不但要和大家交朋友,而且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出示小马图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小马过河》。
2.读课文,文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把出现的小动物用笔圈出来。
3.学生总结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文意。
第一次过河时候,老牛说水很( ),松鼠说水很( ),小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跑回家问( ),小马听了妈妈的话,通过自己的( ),终于过河了。
二、合作交流,巩固识写
1.检查生字词
(1)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向磨坊跑去。
(2)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3)老牛说:“水很浅,刚没过小腿,能蹚过去。”
(4)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5)小马想:“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6)妈妈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7)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
2.边读边正音,并根据难点字渗透识字方法。
“棚”木字旁表示搭建棚子的材料,“朋”表示读音;“石磨”是一种粉碎工具,以前用石头做的,所以“磨”为石字底;“浅”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
3.分析字形结构。
(1)上下结构:意突
(2)左窄右宽:该伯掉
(3)左宽右窄:刻
(4)左上包围:愿
(5)独体字:麦
4.指导书写:心字底“意愿”。
三、抓住关键,品读感悟
1.学习1-3自然段
(1)分角色读1-3自然段,标出对话的提示语,并根据提示语读好小马和老马的对话。
(2)展示交流:同桌互读;全班展示读。教师、学生评价,进行指导。
2.学习4-5自然段
(1)读小马跟老牛和松鼠的对话,理解对话的内容。
(2)老牛是怎么说的?理解“很浅”。
(3)读松鼠的对话。理解“很深”。
(4)分角色朗读第4、5自然段。
(5)同一条河,老牛说水很浅,松鼠说水很深,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按“因为老牛……所以……;因为松鼠……所以说……”的句式回答。
3.学习6-7自然段
(1)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小马只好回家问妈妈。小马叹了口气,谁能读出它的语气?
(2)理解“难为情”,害羞、难过或惭愧的意思。
(3)理解“……”省略号的作用。在小马的两次答语中,都出现省略号,这里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而是表示心里很为难,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读出小马的难为情。
(4)老马是怎样教育小马的?用波浪线画出来,读一读,读出妈妈的“亲切”。
(5)妈妈的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要去试一试才行。
4.学习8自然段
(1)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么做的?他实践的结果是什么?
(2)为什么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3)用课文中的词语,讲故事。
马棚 愿意 磨坊 驮 挡住 为难
突然 拦住 吃惊 难为情 动脑筋 小心
(4)归纳总结
同学们,小马听了妈妈的话,通过自己的实践成功过河了。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动脑筋试一试”的事,聊一聊。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勤于动脑、敢于尝试、敢于实践的人。
四、反馈巩固,拓展延伸
1.读图书《小和大》,思考到底怎样区分大小呢?
2.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