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你是人间四月天(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你是人间四月天(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25 11:0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语文统编版 九年级上
——林徽因
4 你是
预习案
导学案
检测案
一句爱的赞颂
de
预习案
要求:
1.字词疏通与积累;
2.搜集有关,作者、作品的情况;
3.反复诵读这首诗,概括大致内容,最好能背下来。
1.给加红字注音
轻灵(línɡ)? ?娉婷(pīnɡ)? 鲜妍(yán)
冠冕(ɡuān? miǎn)呢喃(ní nán)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妍:鲜艳。
冠冕:这里是王冠的意思。冕,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
呢喃:形容像燕子叫声那样的轻声细语。
línɡ
pīnɡ
yán
ɡuān? miǎn
(ní nán
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艳。
这里是王冠的意思。冕,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
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
形容像燕子叫声那样的轻声细语。
预习反馈
3.文学常识: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家。她就是中国现代历史上集才学、智慧、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
她是一个聪慧的女子,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形色色的男子仰慕了一生。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徽因的一首轻灵舞动、清新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904年-1955年)
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参与国徽设计
改造传统景泰蓝
林徽因
泰戈尔
徐志摩
林徽因
梁思成
金岳霖(1895年-1984年),祖籍浙江省绍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著有《论道》、《逻辑》和《知识论》。
4.写作背景:这首诗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以怀念挚友,从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可了解一般;一说是为儿子粱从诫的出生而作,表达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喜悦。
这首诗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作品,它的价值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来支撑。所以在诗人逝世的时候,金岳霖等好友们共同给诗人题了这样的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2.通过诵读和赏析,品味其语言特质和写作风格。
重点:体会诗人为表现浓郁的“爱的赞颂”,而选取的清新的、富有情意的意象。
难点:诗歌运用的意象和写法。
导学案
一、体会声音韵之和谐悦耳
思考:诗歌的音韵美表现在哪里
1.每节3句,全诗字数和句式勻整而和谐。
2.每节第一句和第三句句押韵,而且一韵到底,押韵的字有“天”、“变”、“烟”、“前”、“妍”、“圆”、“鲜”、“莲”、“燕”、“暖”。
第一节:爱如四月天里的光艳轻灵。
第二节:爱如四月天里的柔和恬静。
第三节:爱如四月天里的鲜妍庄严。
第四节:爱如四月天里的新鲜柔嫩。
第五节:爱如四月天里的融暖缠绵。
光艳轻灵
柔和恬静
鲜妍庄严
新鲜柔嫩
融暖缠绵
二、感悟意象之美好
提示:分别提取每一诗节中的两个形容词填空,看看分别赞颂了爱的哪些方面。
三、品味精炼语句之传神
品味:“风”是抽象的,却由你(爱)的“笑响”将它“点亮”,让人由听觉到视觉再到感觉,从各个感官角度来感悟体味。春的光艳轻灵都缘自于“笑响”,这是对“爱”的形象描述,它越是“交舞着变”,就越是动魄销魂。
我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品味:1.动静结合,风光旖旎。“云烟”,既柔和又朦胧,是爱的静态美;“吹着”的“风”、“闪”动的“星子”、“洒在花前”的“细雨点”,则是爱的动态美,动却也恬静安宁。
2.准确地抓住了事物的特征。春风—软,云烟—轻,星子—闪,百花—鲜妍,嫩芽—绿,将“四月天”温柔和暖的特征写得特别有灵性、有温度、有生命、有灵魂。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品味:四月的花,“轻”“娉婷”且“鲜妍”,这是绝美的风姿;但还有“百花的冠冕你戴着”,那种令人艳羡的美还能形容吗?那就是还有“月圆”的“庄严”与“天真”,显出爱的深刻与厚重,淳朴与大气。这里揭示了爱的内涵与真谛。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品味:四月的花朵绚丽多彩,“鹅黄”、“绿”、“白”各种花,突出了爱的色彩缤纷,魅力无穷;“新鲜”、“柔嫩”,让爱有了美好的质感。“喜悦”之情与“期待”之意,流露出对爱的热切期待。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品味:1.爱,有“一树一树的花开”,有“燕在梁间呢喃”,有布满空间的“暖”,多个感官角度,写出了爱的美好。
2.此处抒情,与诗的第一节呼应,又道出赞颂爱的原因,真挚严谨,而又不留痕迹。
本诗出现了十一个“你”字,有什么作用
1.十一个“你”字,突出了主题
2.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
3.在诗歌运行的过程中,“你”字的每一次出现,就像乐队演奏中的节点,以“频率”的方式突出了“我”的指向,这是一种形式美感与内容美感的深层次结合。
1.意境清新,画面优美
诗歌开篇“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爱的宣告,“四月天”这一富有灵感梦幻温暖的意象,首先给予读者以丰富的遐想和视觉感染力。紧接着是“云烟”“星子”“细雨”“百花”“月圆”等典型性意象的自然组合,这样五个诗意的画面也映入我们的眼帘,依次是:
“春光风舞图”“云烟星语图”“月夜花开图”“雪后新绿图”和“花开燕语图”,诗人的情感也随着画卷进一步自然地流露,实现情与景的完全交融,形成诗中有画的审美风貌。
2.结构匀称,富有建筑美感
诗歌一共分为5节,每节3句,全诗的字数和句式,匀整而和谐,诗形上是典型的传统格律诗,具有类似建筑物外形的美感,实现诗歌与建筑两种艺术的完美融合。
四、探究诗歌艺术特色
春光风舞图
云烟星语图
月夜花开图
雪后新绿图
花开燕语图
春光风舞图
云烟星语图
月夜花开图
雪后新绿图
花开燕语图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春光风舞图
云烟星语图
月夜花开图
雪后新绿图
花开燕语图
光艳轻灵
柔和恬静
鲜妍庄严
新鲜柔嫩
融暖缠绵
对孩子
对生命

板书设计
检测案
1.给加红的字注音。
娉婷( pīng) 鲜妍(yán) 冠冕( guān mi?n) 呢喃( ní nán) 柔嫩( nèn) 林徽因( huī)
2.解释词语。
(1)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2)鲜妍:鲜艳美丽。
(3)冠冕:古代帝王、 官员戴的帽子。
(4)冠冕堂皇: 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
(5)呢喃:形容像燕子叫声那样的轻声细语。
pīng
yán
guān mi?n
ní nán
nèn
huī
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艳美丽。
古代帝王、 官员戴的帽子。
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
形容像燕子叫声那样的轻声细语。
3.《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共有五节,每一节都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第一节,春光风舞图;第二节,风烟星雨图;第三节,月夜花开图,第四节,雪后新绿图;第五节,花开燕语图。
4.下列加红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庄严( zhuāng) 期待(qī) 梁间( liáng)
B.呢喃( nán) 柔嫩( nèn) 轻灵( líng)
C.光艳( yàn) 点洒(s?) 戴着( dài)
D.娉婷( pīn) 鲜妍(yàn) 冠冕( guàn mi?n)
解析:D pīn-pīng ,guàn- guān
风烟星雨
雪后新绿
D
解析:D pīn-pīng ,guàn- guān
5.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B.黄皤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C.雪化后那片蛾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D.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雁在粱间呢喃。
解析:B.睡一昏;C.蛾—鹅;D.雁一燕,粱一梁
A
解析:B.睡一昏;C.蛾—鹅;D.雁一燕,粱一梁
6.下列句中加红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你:指爱)
B.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 黄昏:写出了景色的暗淡,凄冷)
C.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鹅黄,绿:突出爱的无穷魅力“新鲜”和爱的勃勃生机“柔嫩”)
D.是燕在梁间呢喃。( 呢喃:写出了爱如四月天融暖缠绵的特点)
解析:B黄昏:写出了景色的温暖微醺
B
解析:B黄昏:写出了景色的温暖微醺。
7.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是( A )
A.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B.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C.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D.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解析:A为拟人,其他三项为比喻。
A
解析:A为拟人,其他三项为比喻。
8.阅读课文,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C)
A.作者写爱,用“人间的四月天”来形容,可谓匠心独运。四月天,阳光明媚,和风吹拂,绿草如茵,百花吐蕊,飞鸟鸣啼。人间所有的甜美、情思、快乐和梦想尽在四月。因此,用四月天写爱,很真挚感人。
B.本诗所写的爱如四月天一样光艳轻灵,柔和恬静,鲜妍庄严,新鲜柔嫩,融暖缠绵。
C.作者仅从视觉的角度描写了四月天各种景物的静态美感。
D.诗歌-共分为5节,每节3行,全诗的字数和句式,匀称而和谐,体现了其对传统格律诗的继承和发展。
解析:从视觉、听觉、 触觉的角度写了四月天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C
解析:从视觉、听觉、 触觉的角度写了四月天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