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目录
学习目标
01
课前预习
02
精巧点拨
03
课堂演练
04
素养提升
05
学习目标
1. 概述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 说出孢子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知识点1 藻类植物
1. 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__________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以分为四大类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植物。
2. 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从结构上分,有________的,也有________的;从颜色来看,有的是_______色的,也有的是_______色或________色的;从生活环境来看,有的生活在__________中,有的生活在__________中,还有一些种类生活在__________上__________的地方。
课前预习
50余万
藻类
苔藓
蕨类
种子
单细胞
多细胞
绿
褐
紫红
淡水
海水
陆地
潮湿
3. 藻类植物没有专门的吸收和运输养料以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也就是说,藻类植物没有_________、茎、_________的分化。
知识点2 苔藓植物
4. 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________上的________环境中。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苔藓植物一般都很__________,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__________,叶中也没有__________,根非常简单,称为__________。
5. ___________可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根
叶
陆地
潮湿
矮小
导管
叶脉
假根
苔藓植物
知识点3 蕨类植物
6. 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高大得多,结构也复杂得多。蕨类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_____________。
7. 同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一样,蕨类植物是不结__________的植物,靠__________繁殖后代。
8.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蕨的嫩叶和富含淀粉的地下茎可以__________;卷柏、贯众等可供__________;生长在水田、池塘中的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_____________;等等。
根
茎
叶
输导组织
种子
孢子
食用
绿肥和饲料
药用
精巧点拨
1.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理过程离不开水,所以都只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2. 苔藓植物没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较矮小。它的叶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对二氧化硫等气体敏感,不能在污染的环境中生活。所以苔藓植物可以当做空气污染的监测植物。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知识点1 藻类植物
1. 鱼缸长时间不换水,内壁就会长出绿膜。绿膜主要是(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微小动物
2. 大气中,近70%的氧气来源于哪类植物?( )
A. 蕨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藻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A
C
3. “海带炖排骨”是人们喜爱的佳肴。海带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其属于( )
A. 藻类植物 B. 裸子植物
C. 苔藓植物 D. 被子植物
4. 观察衣藻、水绵、海带等藻类植物时,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
A. 有光合作用的器官 B.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C. 能固着在海底生活 D. 茎中没有导管
A
B
5. 下列关于藻类植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没有单细胞,只有多细胞的个体
B. 有的生活在淡水,有的生活在海水
C. 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
D.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知识点2 苔藓植物
6. 下列几种生物中,可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 )
A. 海带 B. 葫芦藓
C. 桫椤 D. 沙田柚
A
B
7. 小强在校园后花园的阴湿处发现一类低矮的植物,叶又小又薄。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叶大多由一层细胞组成,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这类植物是( )
A. 被子植物 B. 裸子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苔藓植物
8. 葫芦藓很矮小,主要原因是( )
A. 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 B. 叶又小又薄,大多由一层细胞构成
C. 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 D. 叶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里的无机盐
D
C
9. 下列有关苔藓植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矮小 B. 无输导组织
C. 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D. 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
10.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下对“苔痕”所属植物类群描述正确的是( )
A. 生活在水里 B. 能监测空气污染
C. 有输导组织 D. 有真正的根、茎、叶
D
B
知识点3 蕨类植物
11. 生长在水田、池塘中的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下列关于其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有假根 B. 体内有输导组织
C. 无茎和叶的分化 D. 通过产生种子繁殖后代
12. 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逐渐变成煤的植物是(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B
C
13. 下列植物属于蕨类植物的是( )
A. 红豆杉 B. 葡萄 C. 卷柏 D. 雪松
14. 某同学在野外发现了一株植物,如右下图所示,初步判断为蕨类植物,下列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
A. 该植物具有假根
B. 该植物具有真正的茎和叶
C. 该植物叶背面具有孢子
D. 该植物具有输导组织
C
A
15. 下列诗句中描写蕨类植物的是( )
A.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B.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C.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 钩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
D
二、非选择题
16. (综合应用)分析下图所示两种藻类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衣藻是__________藻类,水绵是__________藻类。
(2)衣藻和水绵等藻类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__________,它们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水绵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②]__________,这一结构呈带形,以螺旋状的方式排列在细胞中。
单细胞
多细胞
氧气
生产者
叶绿体
17. (读图理解)下图中甲、乙分别是葫芦藓和蕨的植株,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_____]________只起固定作用,图乙中[_____]______
除了起固定作用外,还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2)图乙中,具输导组织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3)叶片只有一层细胞,能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4)由图可见,图________中的植株长得比较高大。甲和乙都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叫做__________,因此它们都属于_________植物。
③
假根
⑥
根
④
叶
⑤
茎
⑥
根
甲
乙
孢子
孢子
卷 柏
卷柏是指卷柏科卷柏属土生或石生复苏植物,呈垫状,靠孢子繁殖。分布在中国多地,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和菲律宾也有。其多生于向阳的山坡岩石上,或干旱的岩石缝中。卷柏全草有止血、收敛的效能。民间将它全株烧成灰,内服可治疗各种出血症,和菜油拌起来外用,可治疗各种伤口。除药用外,卷柏还有观赏价值。卷柏姿态优美,栽培容易,盆栽或配置成山石盆景观赏。园林中多用于假山、山石护坡上栽培。它的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分。
素养提升
问:卷柏为什么会被称为“九死还魂草”呢?
示范答案:人们把卷柏称为“九死还魂草”, 是因为卷柏的耐旱力极强,它的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再次吸收到水就又可生长,故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