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名师导学
A.
公认的__________称为公理;经过__________的真命题称为定理,每个定理都只能用__________、__________和已经证明为真的命题来证明.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所有的命题都是定理
B.
定理是真命题
C.
公理是真命题
D.
“画线段AB=CD”不是命题
真命题
证明
公理
定义
A
B.
演绎推理的过程称为________.
2.
请写出已知、求证,并完成定理“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证明过程.
已知:如图7-2-1,___________.
求证:__________.
证明
三角形ABC
AB+AC>BC
证明:因为点A不在线段BC上,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B+AC>BC.
课堂讲练
典型例题
新知1:公理、定理、证明的概念
【例1】命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是
(
)
A.
假命题
B.
定义
C.
定理
D.
基本事实
C
模拟演练
1.
下列语句,是定理的为__________,是公理的为__________,是定义的为__________.
(填序号)
①若a=b,b=c,则a=c;②对顶角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④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⑤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②③⑤
①
④
【例2】下列关于“证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证明”是一种命题
B.
“证明”是一种定理
C.
“证明”是一种推理过程
D.
“证明”就是举例说明
C
典型例题
模拟演练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经过证明为正确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B.
假命题不是命题
C.
要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一个反例,即举一个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备命题结论的命题即可
D.
要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只要举一个例子,说明它正确即可
C
新知2:证明过程
【例3】写出下面命题的已知、求证,并完成证明过程.
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已知:如图7-2-2,
__________________.
求证:__________.
在△ABC中,∠B=∠C
AB=AC
典型例题
证明:如答图7-2-2,过点A作AD⊥BC于点D,∴∠ADB=∠ADC=90°(垂直的定义).
∵在△ABD和△ACD中,
∴△ABD≌△ACD(AAS).
∴AB=A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3.
如图7-2-3,给出三个等量关系:①AD=BC;
②∠D=∠C;③∠DAB=∠CBA,请你以其中两个为条件,另一个为结论,写出所有真命题(写成“已知……求证……”的形式),并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证明.
模拟演练
解:真命题有两个.
(1)已知:AD=BC,∠DAB=∠CBA.
求证:∠D=∠C.
(2)已知:∠D=∠C,∠DAB=∠CBA.
求证:AD=BC.
对(1)进行证明.
证明:在△ABD和△BAC中,
∴△ABD≌△BAC(SAS).
∴∠D=∠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分层训练
【A组】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所有的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
B.
所有的命题都是定理
C.
所有的定理都是命题
D.
所有的公理都是真命题
B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对顶角相等”是定义
B.
“在直线AB上取一点C”是命题
C.
“整体大于部分”是公理
D.
“同位角相等”是定理
C
3.
下面关于公理和定理的联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公理和定理都是真命题
B.
公理就是定理,定理也是公理
C.
公理和定理都可以作为推理论证的依据
D.
公理的正确性不需证明,定理的正确性需证明
B
4.
某工程队在修建兰定高速公路时,有时需将弯曲的道路改直,根据什么公理可以说明这样做能缩短路程?
( )
A.
直线的公理
B.
直线的公理或线段最短公理
C.
线段最短公理
D.
平行公理
C
【B组】
5.
已知任意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有一△ABC的三条边长a,b,c满足a2-ac+bc=b2,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并证明.
解:△ABC为等腰三角形.证明如下.
由已知,得a2-b2=ac-bc,
所以(a+b)(a-b)=c(a-b).
所以(a-b)(a+b-c)=0.
因为a,b,c是△ABC的三边长,
所以a+b-c>0.
所以a-b=0.
所以a=b.
所以△ABC为等腰三角形.
6.
如图7-2-4,在四边形ABCD中,AB=AD,BC=DC,AC,BD相交于点O,用所学公理、定理、定义证明:(1)△ABC≌△ADC;(2)OB=OD.
证明:(1)在△ABC和△ADC中,
∴△ABC≌△ADC(SSS).
(2)由(1)知△ABC≌△ADC,
∴∠BCA=∠DCA(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在△BCO和△DCO中,
∴△BCO≌△DCO(SAS).
∴OB=OD(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C组】
7.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加以说明或证明(写出已知、求证及证明过程):
(1)x2-4xy+4y2+1>1;
(2)有两条边对应相等,且相等的一条边上的中线也相等,这样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解:(1)假命题,理由如下.
∵x2-4xy+4y2+1=(x-2y)2+1,
∴当x=2y,即x-2y=0时,x2-4xy+4y2+1=1.
故(1)是假命题.
(2)真命题,证明如下.
已知:如答图7-2-3,在△ABC和△DEF中,AB=DE,BC=EF,AN是BC上的中线,DM是EF上的中线,且AN=DM.
求证:△ABC≌△DEF.
证明:∵BC=EF,AN是BC上的中线,DM是EF上的中线,
∴BN=
BC,EM=
EF.
∴BN=EM.
在△ABN和△DEM中,
∴△ABN≌△DEM(SSS).
∴∠B=∠E.
在△ABC和△DEF中,
∴△ABC≌△DEF(SAS).(共28张PPT)
名师导学
A.
对名词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即给出它们的__________;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__________.
1.
阅读下列句子并填空:①同角的补角相等;②有一个内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③如果∠1+∠2=90°,∠3+∠4=90°,那么∠1=∠3,∠2=∠4;④0是偶数;⑤若a2=b2,则a=b.
其中定义是__________,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定义
命题
②
①②③④⑤
B.
一般地,每个命题都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命题通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__________,“那么”引出的部分是__________.
2.
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条件
结论
条件
结论
如果两个角分别是两个相等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C.
正确的命题称为__________,不正确的命题称为__________.
可以通过举__________来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3.
阅读下列语句:①对顶角相等;②同位角相等;③画∠AOB的平分线OC;④这个角等于30°吗?在这些语句中,属于真命题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4.
对于命题“如果∠1+∠2=90°,那么∠1=∠2”,能说明它是假命题的反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命题
假命题
反例
①
∠1=70°,∠2=20°
(合理即可)
课堂讲练
典型例题
新知1:定义与命题的概念
【例1】下列语句属于定义的是
( )
A.
直角都相等
B.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C.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D.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
模拟演练
1.
下列描述不属于定义的是
( )
A.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
正三角形是特殊三角形
C.
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得到的图形是三角形
D.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B
【例2】下列语句是命题的为
( )
A.
作直线AB的垂线
B.
同角的余角相等吗?
C.
延长线段AO到点C,使OC=OA
D.
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D
典型例题
模拟演练
2.
下列语句是命题的为
( )
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画两条平行的直线;③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④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这两个角互余.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D
新知2:命题的结构
【例3】下列各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是命题的,请先将它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再指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①同号两数的和一定不是负数;
②若x=2,则1-5x=0;
③延长线段AB至点C,使点B是AC的中点;
④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1.
典型例题
解:①是命题,改写为如果两个数同号,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一定不是负数.
条件是两个数同号,结论是这两个数的和一定不是负数.
②是命题,改写为如果x=2,那么1-5x=0.
条件是x=2,结论是1-5x=0.
③不是命题.④是命题,改写为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为1.条件是两个数互为倒数,结论是这两个数的积为1.
模拟演练
3.
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如果∠1=∠2,∠2=∠3,那么∠1=∠3;
(3)锐角小于它的余角;
(4)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解:(1)条件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结论是这两条直线平行.
(2)条件是∠1=∠2,∠2=∠3,结论是∠1=∠3.
(3)条件是一个角是锐角,结论是这个角小于它的余角.
(4)条件是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结论是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新知3:真命题、假命题、反例的概念
【例4】下列命题:①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一定是邻补角;②两平行线间垂线段最短;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④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⑤等角的余角相等.其中假命题有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C
典型例题
模拟演练
4.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为
( )
A.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
B.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
C.
如果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
D.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
B
【例5】说明命题“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是假命题,举的反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α=50°,β=60°,则
α+β>90°(合理即可)
典型例题
模拟演练
5.
说明命题“x>-4,则x2>16”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可以是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理即可)
分层训练
【A组】
1.
下列描述不属于定义的是
( )
A.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B.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C.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D.由几个方程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方程组
C
2.
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有
( )
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不平行的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③x与y的和等于0吗?④对顶角不相等;⑤互补的两个角不相等;⑥作线段AB.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D
3.
下列选项中a的值,可以作为命题“a2>4,
则a>2”是假命题的反例的是
( )
A.
a=3
B.
a=2
C.
a=-3
D.
a=-2
C
4.
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
A.
锐角小于90°
B.
一个平角等于两个直角
C.
若aD.
若a2≠b2,则a≠b
C
【B组】
5.
下列举反例说明“一个角的余角大于这个角”是假命题,其中错误的是
(
)
A.
设这个角是45°,它的余角是45°,但45°=45°
B.
设这个角是30°,它的余角是60°,但30°<60°
C.
设这个角是60°,它的余角是30°,但30°<60°
D.
设这个角是50°,它的余角是40°,但40°<50°
B
6.
命题“互补的角是同旁内角”是真命题吗?如果是,说明理由;如果不是,请举出一个反例.
(要求:画出图形,并用相应的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说明理由或表述所举反例)
解:假命题.
反例:如答图7-2-1,
∠1与∠2是邻补角,
∠1与∠2互补,但是
它们不是同旁内角.
7.
写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1)若a>0,b>0,则ab>0;
(2)同角的补角相等.
解:(1)若a>0,b>0,则ab>0的条件是a>0,b>0,结论是ab>0.
(2)同角的补角相等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同角的补角,结论是它们相等.
【C组】
8.
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若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
(1)如果点P到两定点A,B的距离之和等于A,B之间的距离,那么点P是AB的中点;
(2)若∠AOB=2∠AOC,则OC是∠AOB的平分线;
(3)如果一个数能被2整除,那么这个数也能被4整除.
解:(1)如果点P到两定点A,B的距离之和等于A,B之间的距离,那么点P是AB的中点是假命题.反例:如点P到两定点A,B的距离之和等于A,B之间的距离,点P在线段AB上,但不是AB的中点.
(2)若∠AOB=2∠AOC,则OC是∠AOB的平分线是假命题.反例:如OC在∠AOB的外面,∠AOB=2∠AOC,但OC不是∠AOB的平分线.
(3)如果一个数能被2整除,那么这个数也能被4整除是假命题.反例:如2能被2整除,但2不能被4整除.
9.
已知命题“若n是自然数,则代数式(3n+1)(3n+2)的值是3的倍数”.
(1)写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2)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并说明理由.
解:(1)命题的条件是n是自然数,结论是代数式(3n+1)(3n+2)的值是3的倍数.
(2)假命题.
理由如下.
因为(3n+1)(3n+2)
=9n2+6n+3n+2
=9n2+9n+3-1
=3(3n2+3n+1)-1,
又n为自然数,
所以3(3n2+3n+1)-1不是3的倍数.
所以这个命题是假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