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七律·长征 课件+练习(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七律·长征 课件+练习(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25 16:10:2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
5.七律·长征
一、看拼音,写字词,并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古代名画《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景色,展卷观赏,人随景移,引人入胜。那景色或江水翻腾,或山峦逶迤(yí
yǐ),或yún
yá(

竞秀。画中不仅有气势磅(bàng
páng)礴之景,还有渔歌唱晚、dù(
)口垂钓的闲情逸趣,这幅画不愧是传世精品。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闲:①没有事情做??②与正事无关的??③放着,不使用?????
A.他俩正在闲谈。??
(??)????
B.下午我闲着,你来吧
(??)???????????
C.别让机器闲着。???(??)???
颜:①颜面,脸面
??②颜色,色彩????
D.三军过后尽开颜。????
(??)?????
E.会场上飘着五颜六色的旗子。(??)?????
三、判断对错。
1.“万水千山”在诗中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2.“等闲”就是平平常常的意思。(

3.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

四、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将诗歌补充完整。
(2)这首诗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等闲”表现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B.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C.“逶迤”“磅礴”“细浪”“泥丸”突出了长征路上的艰难
D.从“尽开颜”中可以感受到红军翻越雪山后的喜悦心情
(4)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请你参照例子,概
括诗歌内容,并完成练习。
①A.腾越五岭B.疾跨乌蒙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E.喜踏岷山
②这五幅“征难图”中,我最喜欢____(填序号),因为____________。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云崖”,原是“悬崖”,后才改为“云崖”。你觉得这个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练习。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①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②江天万里霜。
注释:①黄花:菊花。②寥廓:高原空旷。
1.下面关于《采桑子·重阳》这首词,说法正确的是(  )
A.“采桑子”是词的题目,“重阳”点明创作的时间。
B.“采桑子”是词牌名,“重阳”是题目。
C.“采桑子”是主标题,“重阳”是副标题。
2.“人生易老天难老”这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多选题)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对比
3.对这首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对战地黄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
B.作者通过对茫茫江天、无边秋霜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凄凉。
C.作者通过对战地黄花、寥廓江天、万里霜这些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乐观向上、战斗不息的情感。
参考答案:
一、yí
云崖
páng

二、A.②
B.①
C.③
D.

E.③
三、×


四、(1)答案
万水千山只等闲
大渡桥横铁索寒
(2)答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3)答案C
(4)答案①C.巧渡金沙
D.飞夺泸定②示例:E我从中感受到了红军战士越过氓山之后,曙光在前,胜利在望的喜悦心情
(5)答案
好。“云崖”着重体现了山崖之高,有高耸入云之感,用以突出长征之路的艰险,“悬崖”就显得普通了,从意境上说“云崖”更好。
五、1.B 2.BD 3.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
5.七律·长征
语文统编版
六年级上
1.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重点)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难点)
学习目标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保存自己的实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
在这短短的一年里,红军战士靠着自己的双脚,走过了十一个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完成了举世无双、惊天动地的万里长城。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背景介绍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家。
主要作品有:《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沁园春·雪》等。
作者简介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规定。“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
语文知识



suǒ


我会写


组词:山崖
悬崖
注意这里的短横和长横。
易写错
我会写
七律
云崖
渡河
铁索
我会读
多音字

hénɡ:横幅
hènɡ:蛮横
多音字
例:他蛮横hènɡ地一把扯下墙上的横hénɡ幅。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朗读课文,试着读出磅礴的气势。
朗读指导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偶句末字押韵
1.想一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
红军长征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最后取得了胜利。
整体感知
2.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
课文解读
红军战士对待长征的态度是怎样的?你能用一句俗语来概括红军战士对待长征的态度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途行军。
很多的山和水,形容路途遥远险阻。
平常。
课文解读
红军战士对待长征的态度是怎样的?你能用一句俗语来概括红军战士对待长征的态度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长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万水千山的艰难困苦只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课文解读
红军战士对待长征的态度是怎样的?你能用一句俗语来概括红军战士对待长征的态度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全诗中心句,总领全诗。赞美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首联
同桌交流:3、4句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体现出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处。
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山势高大,险峻。
脚下滚动的小泥球。
同桌交流:3、4句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体现出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是脚下滚动的泥球。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颔联
夸张、比喻、对比。描写了红军对山的征服。“逶迤”“磅礴”突出山势的险峻。这句话衬托出红军战士征服高山、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
金沙:即金沙江,指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到四川省宜宾市这一段。
大渡:即大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大渡河上有一座铁索桥,名泸定桥。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高耸入云的山崖。
使物体成横向。
颈联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寒”联想到了:泸定桥上那十三根铁索寒光闪闪,阴森可怕;红军战士攀着十三根铁链,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艰难地奋勇前进。
怎样理解诗中的“暖”和“寒”?
“暖”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乐心情。
“寒”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惊险与悲壮。
红军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喜”喜的是什么?为什么“尽开颜”?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战士喜的是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就在眼前。
七律·长征
疾跨乌蒙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
英雄气概
乐观精神
腾越五岭
结构梳理
主旨归纳
本诗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描述,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第二,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他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第三,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拓展延伸
判断对错。
1.“万水千山”在诗中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2.“等闲”就是平平常常的意思。(

3.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

×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回家后搜索一些长征故事读一读吧。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