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狼牙山五壮士 课件+练习(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狼牙山五壮士 课件+练习(共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25 16:11:2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
6.狼牙山五壮士
一、看拼音写词语。
他lūn( )圆了胳膊,使出浑身的力气,把一颗 shǒu liú dàn( )扔下了xuán yá( )。
二、用“______”画出书写不正确的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进范 依托 攀登 坚强不倔 ( )( )
(2)豪迈 顶锋 居高临下 粉身粹骨 ( )( )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全神( )注 横七( )八 ( )里呱啦
居高( )下 粉身( )骨 昂( )挺胸
坚强不( ) 惊天( )地
1.我最喜欢梅花是因为它那种不畏严寒, ,傲雪斗霜的精神。
2.小表弟 地看着《小小智慧树》这个节目,眼睛都不眨一下。
3.狼牙山五壮士利用 的有利地势打击敌人。
4.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在这片广阔的黄土地上创造了无数 的业绩。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
1、绝:①气息中止;死亡。 ②断绝 ③走不通的
引上绝路( ) 绝交( ) 气绝身亡( )
2、负:①承担 ②失败 ③遭受 ④享有
身负重伤( ) 久负盛名( )
肩负重任( ) 胜负乃兵家常事( )
3、临:①快要 ②对着 ③来到 ④照着模仿
居高临下( )身临其境( )
临帖( )临毕业( )
五、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五位壮士的?(填序号)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1.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
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
3.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
六、按要求写句子。
1.五位壮士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壮士向顶峰攀登。五位壮士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用关联词语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面对绝境,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战士们没有丝毫犹豫。词语“ 、
”准确地表现了五位战士跳崖时的义无反顾。
2.品读画“ ”的句子,句中加点的“屹立”可以换成“站立”或“挺立”吗?试着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壮士站在狼牙山顶峰上时,他们的表情是 的,这是因为他们可能在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中画“ ”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有( )(多选)
A.“这声音”指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B.“这声音”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C.这两句话感人至深,赞颂了五壮士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D.这两句话点明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毫不动摇,抗战的力量无比巨大,抗战必定胜利。
八、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顶峰修建了纪念塔。聂荣臻同志亲笔题写塔名“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书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抡 手榴弹 悬崖
二、(1)范 倔 犯 屈(2)锋 粹 峰 碎
三、贯 竖 叽 临 碎 首 屈 动
1.坚强不屈 2.全神贯注 3.居高临下 4.惊天动地
四、1、③②① 2、③④①② 3、②③④①
五、1.C 2.A 3.B
六、1.壮士眺望着方向。
2.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七、1.纵身 昂首挺胸
2.示例:“屹立”不能换成“站立”或“挺立”。因为“屹立”的意思是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屹立”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这个词突出了五位战士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3.喜悦 他们的任务顺利完成了 示例:我们终于不负重托,顺利完成了掩护任务,群众和连队主力得以成功转移,这就是我们高兴的事,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也是心甘情愿的
4.ABC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4张PPT)
6.狼牙山五壮士
语文统编版 六年级上
1941年秋,日军向晋察冀根据地狼牙山地区大举进犯,进行了残酷的“铁壁合围”。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奉命抗击,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的任务交给了六班的五位战士。五位战士把上千名敌人引到狼牙山顶峰,奋勇杀敌,最后纵身跳下绝壁。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崖上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背景介绍
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属太行山脉,距县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
狼牙山是河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因“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而闻名。
背景介绍
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沈重(1915-1986),原名沈大经,战地记者,原籍浙江省吴兴县人,中共党员。身有残疾,一目失明。 曾任冀晋区新华社冀晋支社副社长、察哈尔日报社副社长、张家口日报社社长、察哈尔省中共雁北地位常委、宣传部长;太原市建设局局长以及山西省建设厅厅长、中央建工部华北工程局局长、中共太原市委常委、太原市副市长等职。代表作《狼牙山五壮士》。
作者简介







kòu
dàn

liú
lūn
ɡuàn

我会写







xuán
fèi
jiàn
báo

yuè

mài


xuán
组词:悬崖 悬挂
易写错
我会写

kòu
组词:日寇 落草为寇
易写错
多音字

bēnɡ:绷紧
běnɡ:绷着脸
多音字
例:父亲绷(běnɡ)着脸,神情严肃地看着我的作业,我的心不由得绷(bēnɡ)紧了。
例:他干着 急,又无法着 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 。

zhuó:沉着
zháo:着急
zhe:走着
zháo
zhāo
zhe
日寇 奋战 险要 悬崖 攀登 屹立 山涧
眺望 喜悦 壮烈 豪迈 抡圈 下棋 雹子
不屈 喜悦 手榴弹 副班长 斩钉截铁 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 惊天动地 全神贯注 热血沸腾
我会读
满腔怒火
形容心里充满着极大的愤怒。
居高临下
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惊天动地
形容声音响亮,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词语解释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为课文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接受任务
诱敌上山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跳下悬崖
整体感知
事情发展的顺序
课文解读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开篇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情况。
课文解读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表明敌人兵力强大,来势汹汹,与下文承担掩护任务的五位战士形成对比,敌众我寡,任务艰巨。
晋察冀地区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地区总称,包括山西省、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晋察冀地区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和后勤给养地。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是怎样做的呢?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五位战士有勇有谋。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沉着”写出了班长的镇定机智和领导才能。
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写了五个战士与敌人斗争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这句话侧面衬托了五位战士的英勇善战。
准备转移时,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条什么样的路?他们选择了哪一条?为什么?从第3自然段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
第一条会暴露群众和部队,第二条会让自己陷入绝境。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棋盘陀
斩钉截铁

紧跟
带头

棋盘陀
“斩钉截铁”写出了班长做决定时的毫不犹豫和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坚定决心。“走”铿锵有力,既写出了班长态度坚决,也写出了他不怕牺牲、毫不畏惧的精神。
“热血沸腾”“紧跟”表明战士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体现了他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体现了班长的当机立断、身手敏捷、有勇有谋。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比喻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得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句话体现了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动作描写,写出了马宝玉动作的干脆利落,表现了他的果断英勇和对敌人的仇恨。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用尽”写出了马宝玉对敌人的仇视,与第4自然段中的“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相呼应,突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的作用。
五位壮士顺利地完成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最后他们做了什么?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屹立:刻画出壮士们面对敌人岿然不动的高大形象。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写出了战士们顺利完成任务后的自豪和欣慰之情,表现了他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革命精神。
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写出了战士们视死如归、英勇无畏、宁死不屈的精神。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壮士”的“壮语”体现了他们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恶,
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赞扬了五壮士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和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
诱敌上山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英勇跳崖
结构梳理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记叙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拓展延伸
关于报国的诗句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满( )怒火 全神( )注
横七( )八 悬崖( )壁
斩钉( )铁 气( )山河
居高( )下 昂首( )胸
壮烈( )迈 坚强不( )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可以在网络上搜一搜根据这篇课文改编的电影,看一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