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8-06 09:3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古代诗歌四首》 两课时
学校: 三郊中学
姓名: 李雪莲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熟读并背诵、默写四首诗歌;
3、初步学习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2、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教学难点: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温故互查:
一、给下列词语注音:
A.沧海( ) 碣石( ) 绿水( )
B.竦峙( ) 灿烂( ) 浅草( )
C.潮平( ) 归雁( ) 沙堤( )
D.啄( )春泥 萧瑟( ) 枯藤( ) 澹澹( )
二、为下列诗句中加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行不足( ) A.脚 B.够 C.充分
2.没马蹄( ) A.沉没 B.没有 C.遮掩
3.昏鸦( ) A.黑色 B.昏迷 C.黄昏
4.星汉灿烂( ) A.银河 B.星星 C.星和月
5.次北固山下( ) A.一次 B.停泊 C.游
三、文学常识填空
①《观沧海》的作者是 ,字 , 末年 、 、 。
②《天净沙 秋思》中“天净沙”是 ,“秋思”是 。作者 是代著名 作家。
③《钱塘湖春行》选自《 》,作者是 代著名诗人 (姓名),字 ,号 。
四、相互交流有关作者的资料和诗歌格律常识
设问导读:
一、导读《观沧海》
1、归纳诗歌主要内容和主旨。
主旨:
2、诗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3、题目为观沧海,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作者观到的景象有哪些?哪些是动的,哪些是静的?
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渲染了大海怎样的气势?
5、诗中交代观海地点的诗句是?
二、导读《次北固山下》
1、归纳诗歌主要内容和主旨。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主旨:
2、《次北固山下》中的千古名句是: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的意思 “风正一帆悬”的“正”可否改为“顺”?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的是什么美景?
第二课时
温故互查:
1、背诵《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2、古代诗歌常识。
设问导读:
一、导读《钱塘湖春行》
1、归纳诗歌主要内容和主旨。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主旨:
2、赏析中间二联。
(1)能否从诗中找出表现初春的词语
(2)“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回答)
3、本诗中写人活动的句子有
写植物的句子有 写动物的句子有
二、导读《天净沙秋思》
1、归纳诗歌主要内容和主旨。
2、主旨:
3赏析:在这幅绝妙的晚秋思乡图中,却出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美景,这与“断肠人”的愁情一致吗?谈谈自己的见解
4、“小桥流水人家”是否与诗歌的悲凉气氛不相符?
自我检测:
①《观沧海》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②《钱塘湖春行》描绘早春的诗句是:
③《天净沙 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是:
④《次北固山下》点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课堂检测
(一)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体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诗。
2.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3.最后两句与诗的正文内容的关系是
4.本诗以 字统领全篇,先写 景,然后写 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
(二)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表现了诗人行踪的诗句是
6.表现是“春行”的诗句是
7.表现作者骑马游西湖的诗句是
8.诗中运用对仗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