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级: 九 年 级
学 科: 语 文
课 题: 25 词五首
课 时: 两 课 时
编写者: 白泉中学 王 喜 凤
《词五首》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婉约派和豪放派的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家作表作品;
2、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及情感的能力;通过反复吟咏,培养学生感悟诗歌意蕴的能力;通过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合作、质疑的反思精神,归纳、综合的能力。
3、感悟作品内涵,领会词作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爱国情。
学习重难点
重点:1、准确背诵词作,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2、归纳比较不同词作的区别,感悟婉约和豪放派的词风。
难点:准确默写,理解运用。
学习方法
互助自学,商量探究,体会诗中的人生体验、词人的思想内蕴;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望江南》 《武陵春》
温故互查
(自主完成,二人互检)
一、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斜晖脉脉( ) 白蘋洲( )
舴艋舟( ) 独倚望江楼( )
二、解释下列加横线字。
也拟泛轻舟( ) 斜晖脉脉水悠悠( )
物是人非事事休( )
三、文学常识填空
1、在我国古代,每一时代都有其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为__________;宋代为_____;元朝为____;明清为____。词起于晚唐而盛于宋,宋词传统上分为两类——________和________,这主要是以词的内容和风格来分的。
2、《望江南》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又名“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朝代)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3、《武陵春》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__,号_______。
设问导读
(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一、朗读《望江南》,思考完成下列习题
1、理解“斜晖脉脉水悠悠”表达的内容和感情?
2、说说这首词描写的内容?
二、朗读《武陵春》,思考完成下列习题
1、“物是人非事事休”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理解“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3、“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自学检测
(语段阅读,重点突破)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1、本词虽短短27个字,却讲述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试给这个故事理清记叙的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2、词中前八个字写了女子什么心态?
3、可以推断白蘋洲是个什么地方?
4、反复吟诵本诗,体会词中女子的情感的变化。
6、由上题推断,全词的主旨句是: 。
7、由上题推断,本词写了女子什么样的情感?
(二)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二、理解、赏析
1、有人说,这首词的上阕没有一个“愁”字,却句句在写愁。你同意吗?请作分析。
2、上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表达了作者对丈夫无限思念的情感。
3、评论认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一个“创意出奇”的句子,请说说他奇在何处?
课堂检测
一、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斜晖脉脉( ) 白蘋洲( )
舴艋舟( ) 独倚望江楼( )
二、解释下列加横线字。
也拟泛轻舟( ) 斜晖脉脉水悠悠( )
物是人非事事休( )
三、文学常识填空
1、《望江南》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又名“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朝代)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词中表现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陵春》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__,号_______,词中叙述词人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一)《望江南》和《武陵春》比较阅读
1、《望江南》
时间:_____________。 事件:梳洗罢,登楼盼人归。
景物:楼头、帆船、斜晖、江水,和白频洲。
人物情感(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陵春》
时间:______________。 事件:倦梳头。
景物:风、尘、花、泪、双溪、舴艋舟(后两都均为想象中的景物)。
人物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两文的异同
拓展练习
根据提示,写出以下写愁的诗、词句。
①、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李煜《虞美人》)
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渔家傲》 《江城子》 《破阵子》
温故互查
(自主完成,二人互检)
一、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人不寐( ) 千嶂里 ( ) 千骑卷平冈 ( )
右擎苍( ) 锦帽貂裘( ) 鬓微霜( )
舴艋舟( ) 麾下炙( ) 燕然未勒( )( )
酒酣胸胆( ) 弓如霹雳弦惊 ( )( )
二、解释下列加横线字。
老夫聊发少年狂( ) 千骑卷平冈( )
会挽雕弓如满月( ) 四面边声连角起( )
五十弦翻塞外声( ) 马作的卢飞快( )
斜晖脉脉水悠悠( ) 了却君王天下事( )
八百里分麾下炙 ( ) ( ) ( )
左牵黄,右擎苍 ( )( )( )
三、文学常识填空
1、《渔家傲·秋思》作者是________朝文学家________(姓名)。其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2、《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__(姓名),号________他与_______、_______并称“三苏”。“江城子”是________,________是词的题目。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______朝爱国词人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其词开豪放一派,与________并称“苏辛”。
设问导读
(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一、朗读《渔家傲·秋思》,思考完成下列习题。
1、塞北秋天的风景“异”在何处?
2、如何理解“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军征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
二、朗读《江城子·密州出猎》,思考完成下列习题。
1、词中运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朗读《破阵子》,思考完成下列习题。
1、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了什么?
2、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3、“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
4、词中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些句子写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
5、“可怜白发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慨叹?
自学检测
(语段阅读,重点突破)
(一)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上阕写景,突出了“异“字。在词中,风景异的具体表现有:⑴ ________________;⑵ _______________;⑶ ______________;写出了边塞寒冷、荒凉、戒备森严的景色。
2、由“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句,你容易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所以,从环境描写和内容上看,整首词意境开阔,苍凉悲壮。
3、上阕描绘边塞苍凉又壮阔的景象,隐隐透出边城严峻的军事形势,下阕抒情,抒发了怎样的情?
4、由上题推断,全词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守边将士壮志难酬、思念家乡的情感。
5、请找出使用典故的句子,并说说典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二)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上阕叙事,记叙了出猎的壮观场面。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体现在哪些地方?
下阕抒情,抒发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什么典故?具体分析其作用。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这首词用了哪三个典故?请写出来。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三)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上片写军旅生活,战前准备。首句是实写,后几句是虚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军队生活。“______________” 暗示战斗即将开始。其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________的气氛,暗示战斗即将开始。
2、赏析: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下片写战斗场面,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_____修辞手法,从 ____觉和____觉两个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与上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遥相呼应,又回到现实,与中间的梦境形成对比,表达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和___________的悲愤。
4、诗人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念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念的情结从词中哪两个细节可以读出?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 生活情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 ;从语言风格上看,意境开阔,豪迈激越。所以,作者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
课堂检测
一、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斜晖脉脉( ) 白蘋洲( ) 人不寐( )
右擎苍( ) 锦帽貂裘( ) 鬓微霜( )
舴艋舟( ) 麾下炙( ) 燕然未勒( )
二、解释下列加横线字。
老夫聊发少年狂( ) 千骑卷平冈( )
会挽雕弓如满月( ) 也拟泛轻舟( )
五十弦翻塞外声( ) 马作的卢飞快( )
斜晖脉脉水悠悠( ) 了却君王天下事( )
八百里分麾下炙 ( ) ( ) ( )
三、文学常识填空
1、《渔家傲·秋思》作者是________朝文学家________(姓名)。其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词中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__(姓名),号________他与_______、_______并称“三苏”。“江城子”是________,________是词的题目。词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______朝爱国词人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其词开豪放一派,与________并称“苏辛”。下阕中表达词人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的远大理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渔家傲》、《江城子》和《破阵子》的比较阅读
1、词的惯例是上阕写景或叙事,下阕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阕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渔家傲》: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
《渔家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练习
请根据提示,写出你学过的爱国诗词。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③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