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 太空旅行 冀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 太空旅行 冀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8-25 17:1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2课《太空旅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以“太空旅行”为主题进行绘画练习,从学生兴趣出发,侧重想象画的训练,能较好地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本教材内容呈现:一、情景图片。浩渺的星空给人以联想,教学时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来创设情境。二、资料图片。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飞船,人物等形象,便于学生参考。三、学生作品。在内容上有情趣,在色彩上绚丽斑斓,突出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具有很好的启发性。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对事物浓厚的好奇阶段,特别是神秘的太空等未知领域,学生具有浓厚的探索欲和想象力,并具有意料之外的创造力,本课实施采用网络媒体图片视频资源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适合本年龄段的特点。
教学目标:
了解浅显的太空知识,大胆展开想象。
能大胆、夸张地表现要表现的内容,画出各种想象中的飞行器及太空的背景。
能灵活运用各种绘画工具材料创造性地表现出太空旅行时的奇特场景。
激发学生探索未来、热爱美术、热爱科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了解浅显的宇宙知识,拓宽思路,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
以想象的形式画出太空旅行,灵活运用绘画工具材料进行创作。
课前准备:多媒体视频、图片、课件,作品参考图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上课之前先和老师一起看一段影片(播放杨利伟升空拍摄的画面)
  1、提问:你知道刚才的视频讲述的是谁登上太空的情景吗?(杨利伟,课件展示)。
  2、思想教育:“对,杨利伟是我们国家的伟人,第一个进入了太空,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去太空旅行。”利用杨利伟的事例,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渗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出示课题:太空旅行(课件出示同时板书) “你知道哪些关于太空的知识呢?”(板书:恒星,行星、彗星、流星、陨石……合理就给与肯定)
二、深入探索,教学新课
师: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太空的美景呢?(想)
  1、(播放太空旅行视频课件) “大家一起去看看真正的宇宙风光吧!” 学生自主感受,自己发现,自我表现。
2、看了刚才的影片,你觉得太空漂亮吗?如果是你最想看到的又是什么呢?
  (1) 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2) 指名汇报。(板书:各种太空船,外星人 UFO 嫦娥……合理就给予肯定)
 通过影片及太空图片,老师讲太空知识,启发、引导学生对太空世界产生兴趣。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和教师一起为其他的同学进行讲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3、设计飞行器
(1)“这么美的太空,你们想去吗?用什么方法可以飞向太空呢?”(宇宙飞船)
科普:太空中寒冷,没有氧气,需要太空船,太空服等。
(2)欣赏各种飞行器,飞行服(课件出示)。
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飞行器
  4、指导构思,引发奇想。
  (1)欣赏参考素材和学生作品素材,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课件出示)
(2) 提示:五颜六色的星星,给中人造卫星,无边无际的宇宙,美丽的城市,和地球一样有各种生命,可爱的外星人,儿童公园,高速公路……作画时要有一个中心内容。学生按照这一思路决定画题后,再想象作画,画出的作品构图完整,内容丰富。
(3) 小组讨论:边欣赏边确定太空旅行的主题。
  (4)学生构思创作,教师参与其中适当指导,辅导时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修改作品时只提出建议,不作强行的要求。
三、讲评作品
选取有特点的未完成画作进行讲评,明确优点和待改进之处。
四、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作答:可以包含航天伟人杨利伟、太空中有好多星球、学会了设计飞船等等,对积极的回答及时给予肯定。 
五、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发挥自己的想象,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太空旅行的画,下节课展览给大家欣赏。
板书设计: 太空旅行
中国航天英雄: 杨利伟
太阳 水星 金星 彗星 流星
太空船 嫦娥 外星人 UFO
《太空旅行》教学设计说明
各位评委:
我是来大五里乡大石河完小的美术教师付秀红。我讲课的内容是 “太空旅行”,它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2课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内容是用一课时进行的,属新授课。
从教材本身看,我在教学前充分学习并理解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对相似形这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有着较深刻的了解,同时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以及学习主体也做了认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好奇心求知欲较强的阶段,并且对事物的认识喜欢求证,直观感觉较敏锐,思维较活跃,所以我充分利用此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创作的兴趣,使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直观感受能力和创作能力。在领会了上述精神后,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注意了以下问题:
1、让学生经历我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太空飞行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利用真实的事例增强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对太空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引导和激发作用,给学生观看了奇幻宇宙太空的视频、图片,以及多幅学生作品为参考。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了探究发现式与参与式教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法指导上,我采用让学生主动自己发现主动感知的方法,小组合作讨论,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创作活动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3、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思维活动还需借助具体、直观、感性经验,所以本节课的设计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启发引导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诚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本着这个理念,在教学中我用鼓励性的语言,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与同伴间进行交流,提高思维水平。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本着教育学的和谐发展为主线,使学生在体验宇宙、体验太空的过程中自主地学习,他们就自然而然成了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成为教学情境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美术研究的促进者、美术发现的点拨者。通过这种有机结合,我相信学生们将会更好的学习这节课,并且也为将来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