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讲义-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 含部分答案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讲义-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 含部分答案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25 18:3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
学员编号:*********** 年 级:小五 课 时 数: 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数学 学科教师: ****
授课目标
了解等式的性质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授课难点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重点:解方程
-----等式的性质
理解:等式好比“天平”,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重量,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3265805234315
原来:
变化后:
知识点1:等式:等号两侧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注释】:(定义的关键在于“相等”二字,判断的依据在于所给式子有无等号。
比如:2>1就不是等式;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2=2是等式)
知识点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注释】:组成方程的两个条件:所给式子是等式;式子中含有未知数
知识点3:等式的性质
①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②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注释】:关于等式的性质②中数不等于0的原因:我们学习等式的性质最终还是为了解方程,求未知数的值,所以如果同时乘以0,那么任何等式都会变为0=0,不管是解方程还是研究,就没有意义了,至于为何不能除以0,很简单,因为除数不能为0
题型一: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 同一个数 ),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例1:根据等式的性质在○里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
x-35=60 x+17=57
解:x-35+35=60○□ 解: x+17-17=57○□
x=□ x=□
x÷7=105 0.9x=6.3
解:x÷7×7=105○□ 解: 0.9x÷0.9=6.3○□
x=□ x=□
例2:1、解方程25x=325时,方程左右两边应同时( )25。
2、x÷3=60两边都乘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 )
3、根据等式的性质在○里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
x÷7=105 0.9x=6.3
解:x÷7×7=105○□ 解: 0.9x÷0.9=6.3○□
x=□ x=□
例3: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X+8=19 a-17=3



9-x=2 3x=12



12÷X=3 X÷6=4
-----解方程
1.解方程的依据
解方程主要依据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2.解方程的步骤
(1)根据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求出x;
(2)把x的值代人原方程检验.
题型一: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例1: 解方程:x-28=32
解:x-28+28=32+28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8,使等号左边只剩一个x
x=60 方程得解
解方程:14x=256
解:14x÷14=266÷14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4
x=19
例2:解方程过程中遇到的几大类型:
①x-2.5=3.6 ②x+6.7=17.5 ③1.7x=5.1
解: x=3.6+2.5 解:x=17.5-6.7 解: x=5.1÷1.7
x=6.1 x=10.8 x=3
④12.6-x=4.8 ⑤x÷3.4=2.7 ⑥6÷x=1.5
解: x=12.6-4.8 解: x=2.7×3.4 解: x=6÷1.5
x=7.8 x=9.18 x=4
例3:稍复杂的解方程
4x+2.1=8.5 8.34-3.2x=4.5 4x-18×2=20
解:4x=8.5-2.1 解: 3.2x=8.34-4.5 解: 4x=20+18×2
4x=6.4 3.2x=3.84 4x=56
x=6.4÷4 x=1.2 x=14
x=1.6
【注释】:让学生掌握这几种方程的解法,对于加深理解等式的性质至关重要,同时它也间接的考察了小数的乘除法。
【巩固】:解方程。
7.6+x=34.5 x-780=315 4.5x=9 x+74=102
【答案】26.9;1095;2;28
判断:1. 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都是等式。 ( )
2. 等式的性质一定适用于方程。 ( )
3. 等式的两边都减去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
4.65+m=120是方程。 (   )
6.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  )
-----解方程

(1)填空题:
①______+5=17; ②30 -______=12;
③1000×______=0; ④______÷4=8.
(2)解下列方程:
①x+2.5=3; ②x-0.1=1;
③999-x=9; ④x÷5=20÷4.
例题3
例题3
.解方程2×4- (2x+l) =7.


例题4
例题4
.38与一个数的4倍的和是70.求这个数.
例题5
例题5
.某数加上7再乘以4.减去8,得56.这个数先减去8.再乘以4.然后加上7,得多少?
(1) x的6倍与31的和是49,求x.
(2)比一个数的2倍少3的数是11,求这个数.(用方程解)
例题6
例题6
.□、○、△分别代表一个数,它们满足下列三个等式.试求出它们各代表的是什么数?
□+□+△=46, ①
□+△+△=47, ②
口+○+△= 48. ③

(1)下面的等式中,□代表一个未知数,求出它等于多少?
□×5+2 -18÷2=3.
(2)下面两个等式中,△和□各代表一个数,△和□分别是多少?
△+□=24,△-□=12.
课后作业
1、解方程
0.3x=7.2 x+450=550 0.6+x=2.7 x-0.52=1.3
13.2+x=16.3 x÷14=98 x-35=95 76+x=91

x+4.8=8 x-4.5=3.6 0.8+x=9.1 4x=168
x÷3=5.5 0.9x=2.43 x÷1.2=7 x-257=582
x÷15=180 14x=7 x÷2.5=0.8 360+x=710
【答案】:24;100;2.1;1.82;3.1;7;130;15;3.2;8.1;8.3;42;16.5;2.7;8.4;839;12;0.5;2;350
2、方程的应用
(1)一件上衣95元,一条裤子比上衣更便宜x元,一条裤子( 95-x )元。
(2)如果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为c,它的边长是( false )。
(3)柳树a棵,比杨树多50棵,杨树( a-50 )棵。
(4)五(2)班有学生a人,今天请假3人,今天出席( a-3 )人。
(5)山羊x只,绵羊的只数是山羊的3倍。山羊和绵羊共( 4x )只。
(6)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和h分别表示底和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 S= ah÷2 )。
小红今年a岁,她的妈妈比她大25岁,她的妈妈今年( a+25 )岁。
当小红15岁时, 她的妈妈( 40 )岁。
(8)下面的式子中,(?C?)是方程。
  A、25x ? B、15-3=12? C、6x+1=6? D、4x+7<9
(9)x=3是下面方程(??A )的解。
  A、x+12=15? B、3x=4.5? C、18.8÷x=4 D、3x÷2=18
3、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不计算。
(1)男生有x人,女生的人数是216人,男女生一共有440人。
x+216=440
(2)图书馆原有图书1500套,借出x套后,图书馆这时有图书900套。
1500-x=900
(3)小明今年x岁,爸爸今年42岁,3年后爸爸比小明大27岁。
42-x=27
(4)篮球的单价是86元,是排球单价的2倍,排球x元。
2x=86
第一根绳子长13米,第二根绳子长x米,第二根的长度是第一根的2倍。
x=13×x
4、列方程解决问题
(1)一种饮料有两种包装规格,大瓶容量是小瓶的5倍,大瓶容量是1.5升,小瓶容量多少升?
解:设大瓶的单价是x元.
x-3.2=1.8,
x-3.2+3.2=1.8+3.2,
x=5; 答:大瓶的单价是5元.
(2)甲种糖每千克8.8元,乙种糖每千克7.2元,每5千克甲种糖与多少千克乙种糖混合,能使混合糖每千克8.2元?
解:设乙种糖用了x千克,
(x+5)×8.2-7.2x=8.8×5,
8.2x+41-7.2x=44,
x+41=44,
x=3;
答:乙种糖用了3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