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整理数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分段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用画“正”的方法整理数据。
教学过程
一、统计过程,形成体系。
1.引出“原始数据”。
出示例题。
提问:看了题目你有什么想法?(缺少条件,要知道同学的身高)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卡通萝卜的话:要统计不用身高的人数。
出示梅峰小学鼓号队员身高记录单。
提问:这张记录单上记录了什么?(编号和身高)
说明:像这样记录下的身高数据是最初的,第一手的数据,我们把它叫做“原始数据”。(板书:原始数据)
2.数据“分段整理”。
提问:这张身高记录单,你能一眼看出大、中、小号服装各要多少套吗?怎么办呢?(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小组讨论)
我们怎么整理这么多数据呢?整理前把鼓号队员的身高怎样处理?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引导出“分段”这个词。(板书:分段)
举例:生活中有这样分段的例子吗?让学生举例。
出示画“正”字的表格,提问: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整理数据呢?(在分段后面补充板书:整理)让学生发表意见。(板书学生不同的记录符号或方法)
大家认为哪种记录方法比较好呢?说说画“正”字的优点。
教师示范三到四个数据进行画“正”字,再让学生在书上画“正”字,可采用教师报,学生画的方法。
3.制成“统计表”。
画“正”字只是一个统计的过程,(板书:统计)下面我们可以把这个统计的结果制成
这样的统计表。出示统计表。
认识统计表:观察这张统计表,你看到了什么?随着学生的回答引出“标题,日期,表格,数据”并板书。
让学生根据统计的结果填写统计表,校对,说说“合计”的意思和算法,并说说“合计”的用处。
4.分析数据。
出示卡通植物的问题: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
引申:看了这张统计表你还知道了什么?
谈话:刚才我们谈的就是分析数据。你觉得统计表有没有什么优点?
5.回顾统计的过程。
原始数据→分段整理→制统计表→分析数据
【设计意图:例题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让学生举生活中分段的例子,理解分段整理。整理数据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比较,优化。最后感受统计表的优点。】
二、通过练习,强化统计。
1.“想想做做”1题。
提问:你会分段吗?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教师板书学生分段的数据。
为什么从20开始?59结束?让学生体会分段要找到最小和最大的数据。
让学生独立整理并完成统计表,校对。
提问:从统计表中你看到了什么?根据统计的结果你想到了什么?
2.“想想做做”2、3题。
学生在书上完成这两题的统计表,校对。
提问:看了上面的两张统计表,你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分段的方法,以及不断感受统计的价值。教学中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并把环保教育和数学学习有机地结合结合。】
PAGE
1数据的分段整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段整理数据进行统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2、在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会根据实际情况,用画正字法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初步学习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思想,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统计表,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难点: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谈话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学法:调查访问、探究尝试、合作商讨、交流反思等多种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我们做的测量身高这个准备工作就是我们在做校服之前的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
2、师:你们当初的身高记录单,老师还替你们保留着呢。
3、出示学生身高记录单。
4、师:有谁能告诉我你们在换新服之前,老师为什么要给你们每一个人都测量一下身高
呢?
(根据身高,每一个人就可以选择不同大小的校服。)
(二)、教学新课
1、你如果是服装厂的工人师傅,你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把身高差一多高的人,统一成一种型号,这样做几个型号就行了。)
2、你准备把全班的校服分成几种型号呢?(大号、中号、小号)
3、老师现在想把你们的校服的型号这样确定一下,你们认为老师的这样的确定合适吗?身高120~129cm的适合穿小号,身高130~139cm的适合穿中号,身高140~155cm的适合穿大号。
4、那么现在有办法知道我们班上大、中、小号的校服各要订做多少套吗?可以
前后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5、用画正字法完成数据统计!
汇报: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方法,以及得到的结果到上面交流一下?
(学生上台利用实物投影进行交流)
启发:刚才有的小组是用打勾(画竖线、画正字、数数)的方法来进行整理数据的,
在这些方法当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画正字)为什么呢?今后,同学
们在统计数据的时候就可以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进行整理。
追问:我们能不能把你们这些打勾或是画正字等等的记录单直接交给服装厂呢?还应
该怎么办?
(板书:制成统计表)月日
身高(cm)合计120~129130~139140~159
人数
9、学生动手完成统计表
表中的“合计”起了什么作用?(①反应总人数②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无错误)
追问:这张统计表还缺点什么?给这个统计表起人什么名字呢?当然日期不要忘记写了。
10: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我们班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通过这张表格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11:服装厂的工人师傅如果看到了这张统计表后,会明白哪些问题?
(每种型号的校服要做多少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
谈话:服装的工人师傅通过这张统计表知道了每种型号的校服要做多少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这个过程就是分析数据。
回顾交流“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与感受。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如何解决购买校服的问题的,我们经历了一
个怎样的统计过程?(①收集数据②分段整理③制成统计表④分析数据)
你能不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用到了“数据的分段整理”(学生举例)
(三)、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书71页想想做做1
1、学生自己完成统计表。
2、流分段统计的结果。
3、问:这道题把数据分成了几段?看了统计的结果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独立完成想想做做2、3;
汇报:谁能汇报一下统计的结果?他的统计结果正确吗?
追问:看了这张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呢?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讨论一下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