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
1章
物态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气象学上,“高温天气”的最高气温在
A.
以上
B.
以上
C.
以上
D.
以上
夏天出汗的人用扇子扇风感到凉快,用扇子扇一支干燥的温度计,则温度计的示数
A.
先降低后升高
B.
升高
C.
降低
D.
不变
为了增强舞台效果,经常看到向舞台上喷“雾”,实际上效果师向舞台上喷的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看到的“烟雾”是干冰升华变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
看到的是水蒸气
C.
看到的“烟雾”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降温,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
D.
整个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为
A.
B.
C.
D.
下列知识结构不正确的是
A.
常用温度计
B.
蒸发
C.
液化方法
D.
影响蒸发因素
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
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C.
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
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如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铅
水银
酒精
甲苯
熔点
328
沸点
1740
357
78
111
A.
铅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
固态酒精与甲苯不是晶体
C.
济南地区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D.
济南地区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温度
水被加热烧开后,水面上方有“白气”;在炎热的夏天,冰块的周围也有“白气”关于“白气”的形成,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前者主要是由水壶中的水转变成的水蒸气
B.
前者主要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变成的水
C.
后者主要是由冰转变成的水
D.
后者主要是空气中水蒸气变成的水
以下有关物体温度的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人体的正常温度约为
B.
喝起来感觉到凉的水温约为
C.
冰箱冷冻室内“冻豆腐”的温度约为
D.
酒精灯火焰外焰的温度约为
试按温度计的使用步骤,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为
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估计被测物体温度选取适当的温度计取出温度计
A.
abcde
B.
dcbae
C.
cdbae
D.
dcabe
下列用高压锅在煤气灶上煲鸡汤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煤气燃烧的越充分,热值越大
B.
鸡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
C.
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D.
水蒸气推动限压阀转动时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相似
下列关于温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的冰比的水冷
B.
冬天和夏天,从同一口井里打上来的水,一个感觉温暖,一个感觉冰冷,但井水的温度大致相同
C.
的水蒸气比的水温度高
D.
冬天,摸户外的木块和铁块觉得铁块比木块冷,这是因为铁块的温度比木块的低
关于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体温计与普通温度计的区别仅是长短不同之异
B.
体温计内有一特细的弯曲处,普通温度计没有
C.
使用体温计需用力甩动,把液柱用到以下,一般温度计不能甩动
D.
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后,可离开身体观察示数,一般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图甲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烧杯口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
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C.
第后,水继续吸热
D.
实验时的气压等于标准大气压
在保温瓶中装适量的水,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放到保温杯中,保温杯是绝热的,过一段时间,冰和水的温度相同。在这个过程中,
A.
有少量的水凝固成冰
B.
有少量的冰熔化成水
C.
冰水多少都不变
D.
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某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量结果为,出现这种测量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A.
使用前未将水银柱甩到最低位置
B.
体温计置于腋下的时间不够长
C.
未将体温计与身体直接接触
D.
没有将体温计放在水平位置
下列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
A.
冰化成水
B.
雾的形成
C.
樟脑丸变小
D.
霜的形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的水不一定能结冰
B.
的冰一定会熔化成水
C.
时,冰、水、水蒸气可能同时存在
D.
时,不可能有水蒸气存在
如图所示,教材中为了引入比热容这个物理量,在“比较水于煤油吸热的情况”实验时,需要控制某些变量,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取相同的水和煤油
B.
取相同的烧杯盛放水和煤油
C.
使烧杯中的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相同
D.
用相同的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
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海波的沸点是
B.
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
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
12min后海波已全部熔化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寒冷的冬天,公园里的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减小,这属于物态变化的______
现象,这个过程______
热.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BC为固体熔化过程。
?
?
?
?
?
?
?
?
?
??
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熔化过程持续了__min,物质在熔化时的温度特点是______。
图乙中,物质在第6分钟该物质处于__态。
I.两实验小组分别在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
0
1
2
3
4
5
6
7
甲的温度
乙的温度
根据记录表,请判断甲是______填“蜡”、“海波”
根据数据可知,海波的熔点是______,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第4分钟,海波的状态是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如图所示,表示海波熔化过程的图象是______.
实验装置如图,烧杯A中和试管B中试管B中都装有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
对A中水加热,当A中水沸腾后,B中水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_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给A加盖密封,会__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中水的沸腾.
若把B中的水换成酒精,其他条件不变,则B中酒精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酒精的沸点为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7分)
分析下列过程分别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的过程,请写出它们的名称,并判断他们的吸热放热情况:
刚从水中走出来,感觉特别冷:______,该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_____吸热放热。
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______,该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_____吸热放热。
北方冬天的玻璃窗上结冰花:______,该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_____吸热放热,冰花出现的位置是在______室内室外。
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______,该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_____吸热放热。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很多物理现象跟气压的大小通常说气压的高低有关系,对人类的生活、健康有重要影响.
实验:如图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就停止沸腾;待水的温度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现象______
.
说明问题______
.
换用其它液体,在各种气压下实验,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增高.
研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的步骤:A提出假设;B分析归纳;C得出结论;D提出问题;E实验研究;F理论推导;G经验总结等.你认为编者对“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研究”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_____
.
小明同学把图b的装置改成图c的装置,注射器改为加热,待水沸腾后,才与胶管连接,并继续加热,目的是想通过实验验证“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你猜想小明的操作是______
.
他看到的现是______
.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小明在生活中发现:随着气温升高,放在口袋中的巧克力变软了.以上现象引发了他的猜想:巧克力可能是非晶体.于是他采用如图甲的装置进行了以下探究:
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是为了使巧克力受热______
,而且巧克力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
,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______
.
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试管中巧克力的______
变化,并每隔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______
,这个温度值______
填“能”或“不能”在体温计上显示.
根据记录的数据,小明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巧克力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若猜想正确,则他所画的图象与图丙中______
相符.
用砂锅烧汤时,当汤水沸腾后从炉子上端下来,汤水仍会继续沸腾一段时间,而铁锅却没有这种现象。请用所学习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第6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