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将相和 训练课件(1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将相和 训练课件(13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26 21:3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6 将相和
chén yì diǎn jù
大( ) 商( ) ( )礼 ( )绝
qiè nuò zhào zuì
胆( ) 允( ) ( )集 请( )
一、读拼音,写词语。
课时1








二、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将士将军将来 B. 强迫强逼强求
C. 计划划船划拳 D. 爱卿聊天抵御
B
无价之( ) 绝( )不提 ( )直气壮 攻无( )克
战无不( ) 高( )大马 ( )荆请罪 同心( )力
1. 形容理由正确充分,说话很有气势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2. 选词填空。
(1)全国人民_____________,美丽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2)我的误会让你遭受了很大的委屈,现在事情水落石出了,我特地向你______________来了。
三、补全词语,完成练习。








理直气壮
同心协力
负荆请罪
四、按要求写句子。
1.我看秦王没有诚意,就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看秦王没有诚意,还不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吗?
秦王我都不怕,更不怕廉将军
秦王被逼得没法,不得不敲了一下缶。
五、读句子,说说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1.蔺相如捧着璧……他怒发冲冠,说:“……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
2.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
3.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
不畏强暴,义正词严
胸怀宽广,一心为国
知错就改,勇于反省
六、课文内容回顾。
《将相和》是根据《________》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其中,“将”是指__________,“相”是指___________。本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以及廉颇______________的特点。三个故事相对独立,又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三个故事的起因是蔺相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立了功,被封为上卿,让廉颇很不服气。
史记
廉颇
蔺相如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智勇双全、顾全大局
知错就改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一、课内理解。
课时2
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 “蔺相如看这情形”中“这情形”指的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从这情形可以看出秦王____________。
2. 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他又提出要举行隆重的典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蔺相如_____________。
不守信用
想把璧要回来
拖延时间,安排人把璧送回赵国
足智多谋
3. 画“”的句子写的是蔺相如的言行,对他这样做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 秦王不讲理在先,而如今璧在蔺相如手中。
B. 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C. 一个“撞”字,把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体现得淋漓尽致。
D. 他想璧碎了,秦王就得不到这块璧了。
D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和氏璧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脚。
.
.
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不像你这样痛苦,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 “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它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
.
.
.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鉴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罕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至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卞和把玉璞献给厉王、武王,为什么这两位君主要砍掉他的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等。
难得见到,很少见到。
最珍贵的宝物。
因为他们请人鉴定这块玉璞的结果是石头,厉王、武王都认为卞和
在欺骗、戏弄自己。
3.为什么文王将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卞和献玉这件事中,你觉得卞和具有怎样的高贵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这块宝玉是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在楚山中所得,后来文王被卞
和的忠诚所感动,于是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最珍贵的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