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8 冀中的地道战
遮( ) ( )绿 玉( ) 墙( )
一、读拼音,写同音字。
蔽
碧
璧
壁
bì
( )阱 贡( ) 肉( ) 有( )
陷
献
馅
限
xiàn
建( ) 帮( ) ( )福 ( )扎
筑
助
祝
驻
zhù
课时1
二、读拼音,写词语。
bǎo qiū qīn lüè guǎi
碉( ) 任( ) ( ) ( )弯
堡
丘
侵略
拐
妨( ) 蔽( ) 侵( ) 党( )
仿( ) 敞( ) 浸( ) 赏( )
妨碍
仿佛
遮蔽
敞开
侵略
浸水
党员
赏识
三、比一比,再组词。
四、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透”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液体、光线等)渗透,穿透;②暗地里告诉;③透彻;④达到饱满的、充分的程度;⑤显露。
1. “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 ( )
2. 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 ( )
3. 这朵花白里透红,美丽极了。 ( )
4. 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向任何人透露国家的机密。 ( )
①
④
⑤
②
.
.
.
.
五、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敌人来了,我们( )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
2.人藏在洞里,( )不气闷,( )不嫌暗。
3.( )进了活道,敌人( )过不了关口。
4.在地道里( )有“警戒洞”,( )有“迷惑洞”。
如果
就
又
既
即使
也
不仅
而且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想出了许多妙法,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如: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防备敌人的“火攻”;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粉碎敌人的“毒气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对付敌人的“水攻”。
2.地道的作用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
3.冀中的地道战是我国_______________ 上的一个奇迹。
洞口准备土和沙
“孑口”上装吊板
把地道和枯井暗沟连接起来
保护自己
打击敌人
抗日战争史
一、课内理解。
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线电”了,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课时2
1. 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短文中的“无线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线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认为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在地道里了解地面上的情况的方式
发现了敌情就一个接一个地吆喝
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按照约定拉
示例:我认为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我国人民有着顽强的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民族小英雄
妈妈从国外访问演出回来了,我去机场把她接回家。一进家门,我就急着让妈妈把礼物拿出来,因为先前妈妈在信里告诉我,她给我买了一件十分珍贵的礼物。
妈妈笑着递给我一个小小的盒子。我打开小盒子一看,不禁哑然失笑,那是个什么呀!一个铜铸的光着身子撒尿的小男孩。我噘着嘴巴,不想要。妈妈神情变得严肃了,一把把我拉到身边,给我讲了这个小男孩的故事。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
.
.
.
“这个小男孩是比利时的民族英雄。普鲁士士兵攻打比利时时,准备用炸药炸毁整个城市。药线点燃了,嗤嗤直冒烟,但大人们都在战场上抗战,只有小男孩发现了这个险情。这个孩子急中生智,在药线上撒了一泡尿,炸药因此没有爆炸,他救下了整个城市。比利时人民感谢这位民族小英雄,为他树立了纪念碑,就是这个样子的。”妈妈举起她手中的小铜人,我从捂着双眼的手缝里望去,这两寸高的小铜人闪闪发光,散发出一圈奇异的光彩。我一把夺过小铜人,轻轻地摸着。
.
.
.
.
妈妈接着又对我说:“直到今天,比利时人民还怀念着他,他们把小男孩的形象制成大大小小的雕塑,在主要街道、商店里出售,不仅卖给本国人民,还卖给外国朋友。”
这时,我紧紧握着小铜人,爱不释手。妈妈叫我好好想一想,为什么她给我买这么一件稀奇礼物。这一夜,小铜人在我枕边度过,我好像在和他轻轻地对话:“你是一个爱国的民族小英雄,我也是热爱祖国的红领巾,我爱我的祖国,我们两个将成为最亲密的好朋友。”
.
.
.
.
1.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释文章中加点的词语。
(1)哑然失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不释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意,短文可分为几部分?请写出第二、三部分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禁不住大笑起来。
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短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二部分:“我”不想要妈妈给“我”买的礼物。第三部分:妈妈给“我”讲这个民族小英雄的故事,听完后,“我”对小铜人爱不释手。
3.妈妈为什么送给“我”这样一件礼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小铜人是个爱国的民族小英雄,妈妈希望“我”也热爱“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