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gān( ) héng( ) zuò( )
gàn( ) hèng( ) zuō( )
xiè qián shì tāi
一( )汪洋 ( )龙腾渊 鹰隼( )翼 奇花初( )
lǚ jiān ghuáng huáng
地( )其黄 与国无( ) 矞矞( )
一、读拼音,写词语。
课时1
泻
潜
试
胎
履
疆
皇皇
干净
干活
横线
蛮横
二、多音字组词。
干
横
作业
作坊
作
1.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
A. 意外的事 B. 缘故,原因 C. 故意 D. 连词,所以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
A. 表示因果关系 B. 表示转折关系
C. 表示承接关系 D. 表示递进关系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先选出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D
所以今天的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们年轻人的肩上。
C
年轻人聪明智慧,国家就聪明智慧;年轻人富有,国家就富有。
3.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
A. 皇帝 B. 恐惧 C. 忙碌 D. 着急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幼虎在山谷吼叫,各种野兽无不震惊惶恐。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少年智则________,少年富则________,少年强则__________,少年独立则___________,少年自由则__________,少年进步则___________,少年胜于欧洲则________________,少年雄于地球则________________。
2.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____________!
国智
国富
国强
国独立
国自由
国进步
国胜于欧洲
国雄于地球
与天不老
与国无疆
五、将下列表象征关系的句子用直线连接起来。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象征少年中国突然崛起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象征中国的巨大声威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象征中国的巨大前程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象征少年中国奋发有为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象征祖国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象征中国的美好生活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象征中国的进步不可限量
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 《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明朝的梁启超。( )
2.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四字为一句,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
3. 作者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少年身上,并且坚信中国少年必有志士,能使国家富强,雄立于地球之上。( )
×
×
√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一、课内理解。
课时2
1.选文用生动的比喻把少年中国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象征少年中国发展潜力不可限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少年中国英姿勃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本文歌颂了____________ 的发展前景,歌颂了______________的勇于担当。
红日
伏流
潜龙
乳虎
鹰隼
奇花
干将
河出伏流
一泻汪洋
鹰隼试翼
风尘吸张
少年中国
中国少年
二、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中华少年(节选)
李少白
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
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
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
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
我是蓝天下翱(áo)翔的雏鹰;
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
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
啊!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
我们是中华的少年!
不期望脚下处处阳关道,
不幻想头顶一片艳阳天,
不迷恋父兄给予的蜜罐温床,
不忘记“最危险的时候”战歌飞旋!
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
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
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
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1.第一节“雪莲”喻指________,“乳燕”喻指______________,“雏鹰”喻指_____________,“山丹丹”喻指_______________。
2.第二节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中华少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纯洁
勇敢乐观
抱负远大
热烈顽强
排比
爱国之心、自豪之情
3.这两小节诗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第一节诗歌,再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少年的铿锵誓言
中华的坚定决心
示例:从茫茫无际的沙漠走来,我是沙尘中的一棵绿树;从崎岖蜿蜒的丘陵走来,我是沟壑间的一颗沙粒。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和氏璧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 (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脚。
.
.
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不像你这样痛苦,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 “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它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
.
.
.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鉴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罕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至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卞和把玉璞献给厉王、武王,为什么这两位君主要砍掉他的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等。
难得见到,很少见到。
最珍贵的宝物。
因为他们请人鉴定这块玉璞的结果是石头,厉王、武王都认为卞和
在欺骗、戏弄自己。
3.为什么文王将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卞和献玉这件事中,你觉得卞和具有怎样的高贵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这块宝玉是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在楚山中所得,后来文王被卞
和的忠诚所感动,于是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最珍贵的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