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小红站在学校大厅平面镜前,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看清污渍,小红走近镜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变大,用光源照向镜子
B.像不变,用光源照向衣领
C.像变小,用光源照向镜子
D.像变大,用光源照向衣领
2.人站在哈哈镜前,会由于哈哈镜的特殊形状而使人体不同部位的像或被拉长或被压短而变形,令人发笑。现有一个如图甲所示由两个水平方向的柱面镜连接而成的哈哈镜,竖直置于水平地面上。当一个与哈哈镜等高的人站在其正前方(如图乙所示),他看到的像的情况是( )
A.上半身的像被拉长
B.下半身的像被拉长
C.全身的像都被拉长
D.全身的像都被压短
3.如图所示,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竖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平面镜,棋子“象”由甲移到乙,则平面镜中“象”的移动是( )
A.由④到②
B.由③到①
C.由②到④
D.由①到③
4.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
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C.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5.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D.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
6.如图所示,N为玻璃板,M为方格纸,玻璃板与方格纸垂直,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四名同学在方格纸上记录了蜡烛的位置A、B对应的像的位置A?、B?。下列记录与平面镜成像规律相符的是
A.B.C.D.
7.舞蹈教室内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一位同学先后站在镜前甲、乙、丙、丁的四个位置,如图所示.关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特点,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甲处所成的像是最小的像
B.在乙处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在丙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D.在丁处所成的像离镜子最近
8.如图所示,陈老师把宠物狗狗放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甲处,宠物狗狗的成像情况是(
)
A.狗狗像在a处
B.狗狗像在b处
C.狗狗像在c处
D.狗狗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9.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所示),假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镜子(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10.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
A.2.1m
B.2.5m
C.4.6m
D.5m
11.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站立在水平地面,其前方竖直放置着一平面镜,同学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5m。则( )
A.将平面镜向上移动,该同学的像向上移动平面镜
B.要在镜中成完整的像,镜的高度至少为同学身高的一半
C.平面镜绕底部逆时针转至虚线位置的过程中,像的高度增加
D.同学水平右行20cm,同时平面镜水平右移10cm,像的位置不变
12.如图是第3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吉祥物﹣﹣“绿色花蛇”,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
A.B.C.D.
13.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如图.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车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
A.轿车上
中兴
B.轿车上
兴中
C.公交车上
中兴
D.公交车上
兴中
二、填空题
14.如图是街头路口的反光镜,从中可以看到更广的地方,说明凸面镜对光具有______的作用,可以起到______视野的作用。
15.如图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______
16.如图所示,一名游客行走在玻璃栈道上,栈道上映出了她美丽的“身影”,若游客的身高是1.65m,则游客的头顶到“身影”头顶的距离为
_________
m;当她在栈道上行走时,她
的“身影”的大小将
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小致站在平面镜前0.5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m;他远离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______。
18.利用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______环境中进行(填“亮”或“暗”);
(2)若要探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具体操作是______;
(3)点燃竖直放置的蜡烛A,钟亮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______;
(4)细心的李泉同学还发现蜡烛A竟然有两个像,这是由于______。
19.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______m。若小明身高170cm,当他以0.1m/s的速度缓慢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0cm,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20.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平面镜检视防护服的穿戴情况。医护人员在平面镜中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当医护人员面镜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______,像的大小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若蜡烛A距玻璃板
5cm,则蜡烛B距玻璃板________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在蜡烛B处放一光屏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12
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6
cm,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A的像,他再取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____cm.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实验最好在______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B
6.B
7.D
8.A
9.D
10.C
11.B
12.C
13.D
14.发散
扩大
15.9:30
16.3.3
不变
17.0.5
不变
18.暗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动,多次改变蜡烛A、B位置至两者重合
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
蜡烛在玻璃板前后表面成两个像(或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
19.3.0m
等于
虚像
20.虚像
变小
不变
21.5
不能
不变
22.12
较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