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0.3《探究实验专题课之一、提出科学问题》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京改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0.3《探究实验专题课之一、提出科学问题》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28 07:3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究实验专题课之一、提出科学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学校
教师
学科
物理
年级
初三
项目
按按按、思维导图、核心素养、
教材
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提出科学问题,是中考的重要一题,并贯穿整个实验教学的全过程,是实验的基础。应用这节课,给实验教学打下基础,为下面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评估、证实与证伪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以提出科学问题为载体,采用控制变量、思维导图、按按按教学手段,结合阅读、自主学习与教师辅助的教学方式,通过问题的区分及对情景实例的练习,达到培养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养成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科学素养的识别能力的教学目的。
2.学生情况分析
基本知识已具备,需要提高创新设计实验的过程,对提出问题进行的研究。
3.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说明
通过“按”练习提出科学问题,利用思维导图,明确探究题的三个变量,为下次课根据提出的科学问题,再设计实验,完成整个探究过程打下基础,并在下节课走进实验室,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探究对过程、现象进行评估,起到引领的作用。
教学目标确定(参看教案本第一页相关要求)
教学目标
学会识别问题与科学问题的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提出科学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提出科学问题的方法
学习活动设计任务1:
上节课问题的再现(看幻灯片)学生活动1.
检测上节课学的知识掌握的情况,通过“按按按”来检测。教师活动1.
教师针对问题,解惑。任务2:
通过自主学习“什么是科学问题”,学会阅读、归纳、总结,掌握学习的方法、归纳出对提出科学问题的本质的掌握,而得出判断的方法。学生活动2.
自主学习阅读,培养阅读能力。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导体的长度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如果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电流跟电压有关吗?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师生活动1.
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出科学问题的本质,得出的解题方法
抓住:自变量、因变量任务3:
师生共同根据方法研究科学问题师生活动2.
共同练习,掌握判断识别方法。一.根据题意,判断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B.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会改变吗?C.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吗?D.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吗?E.应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吗?
2,下列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A.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吗?B.声波的波长越大,声波的传播速度越大吗?C.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吗?D.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学生活动3.
自主练习判断(看学案)师生活动3.
共同练习,掌握根据情景提出科学问题的方法。二.根据情景,提出科学问题3.
如图1所示,是中国科学馆一个名为“流体阻力”的展品。此展品分为左右两组,在左边液体池内有三个形状不同的物体,参观者可通过比对三个物体在流体中运动的快慢,比较物体在流体中所受阻力的大小。操作左池中的三个物体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4.
请根据如图2所示,“两个同学走在沙滩上,一个同学的脚印深,另一个同学的脚印浅”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5.图3是小阳在室外游泳池游泳时的几幅画面,请根据图中的情景,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学生活动4.
根据情景,开放性提出科学问题(看学案)任务4:学生自主练习,检验课堂学会的知识程度。(看学案)任务5:结束语今天的专题一课,是学会提出科学问题,下次课,我们来学习对提出的科学问题,进行学习专题二:探究设计实验的学习。
作业设计
多题练习,完成学案,反馈自己掌握了多少,熟能生巧。
课后反思(特色+不足)本节课以科学素养的提出科学问题为载体,采用控制变量法、归纳法、阅读法教学手段,利用引用阅读,思考理解、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达到使学生掌握解决提出科学问题的方法。经过师生共同学习了科学探究环节中的提出问题,通过巧妙地设计学习过程,学生熟练的掌握了三个变量的识别及操作,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知道了提出科学问题的分析思路、正确的书写格式。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勇于解决出现的问题。本节课学生认识了提出科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提出科学问题的方法,为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养成科学探究的态度,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的表达不能都得到反馈,因而,只能通过学的练习,收上来,在检查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学双图设计
图1.教学流程图
图2.知识结构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再现
任务1:
上节课问题的再现(看幻灯片)教师针对问题,解惑。点拨
学生活动1.
学生练习,通过“按按按”来检测。检测上节课学的知识掌握的情况,
通过“按按按”查看上节课的重点知识掌握程度。知道是谁还有问题。确定课下辅导的目标
提出课题
任务2:
让学生自己阅读“什么是科学问题”,学习找到“什么是科学问题”,
得出的解题方法
学生活动2.
自主学习阅读“什么是科学问题”,培养阅读能力。师生活动1.
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出科学问题的本质,得出的解题方法
抓住:自变量、因变量
通过自主学习“什么是科学问题”,学会阅读、归纳、总结,掌握学习的方法、归纳出对提出科学问题的本质,而得出判断的方法。利用思维导图表达出认识过程。完成科学素养能力的培养。
方法的应用磨练
任务3:
师生共同根据方法研究科学问题两种题型
师生活动2.
共同练习,掌握判断识别方法。一.根据题意,判断学生活动3.
自主练习判断(看学案)
教师引导,学会方法的应用。1.对问题的判断2.情景问题的开放性应用。
师生活动3.
共同练习,掌握根据情景提出科学问题的方法。二.根据情景,提出科学问题学生活动4.
根据情景,开放性提出科学问题(看学案)
自主开发创新磨练
任务4:学生自主练习,检验课堂学会的知识程度。(看学案)
学生活动5.学生自己练习学案上的练习题。
自己检验,自己对知识的学习掌握程度
课堂小结
今天的专题课之一“提出科学问题”,是学会怎样提出科学问题,掌握方法,下次课,我们来学习对提出的科学问题,进行学习专题之二:探究设计实验的学习。
板书设计
提出科学问题
自变量
(1)自变量、因变量可观察或可测量;
实质
解决问题的方法因变量
(2)至少出现2个变量。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教师教学效果评价:
图1
图2
图3
检测解惑
提出问题
方法总结
题型引导练习
自主创新
磨练提升
阅读培养
科学问题
自变量
因变量
至少两个变量
题型创新方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