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第20节
日本
(2020齐齐哈尔)1.
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地形以盆地为主
B.
工业主要分布在北海道岛
C.
多火山、地震
D.矿产资源丰富
(2020昆明)2.下图关于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说法错误的是
A.矿产资源少,原燃料多进口
B.矿产品出口,工业品进口
C.国内市场小,工业品多出口
D.海运便利,对外贸易发达
(2020绵阳)“和食”即日本料理,其原料以海藻类植物和鱼虾为主,是日本民众十分喜爱的传统美食。如今,因生活节奏加快,欧美快餐已部分替代了日本传统美食。据此完成7-8题。
3.“和食”能够反映出日本国土
A.深居内陆
B.濒临海洋
C.多火山地震
D.南北狭长
4.“和食”与“洋”快餐并存,反映出日本
A.东西方文化兼容
B.民众思想保守
C.传统文化已消失
D.排斥外来文化
(2020定西)读下图“日本轮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从图中纬度可以看出,日本大部分位于(
)
A.
低纬度
B.
中纬度
C.
中高纬度
D.
高纬度
6.
观察图中日本工业城市分布,可以看出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
A.
内陆地区
B.
日本海沿岸
C.
北方沿海
D.
太平洋沿岸
7.
导致日本工业如此布局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
矿产丰富
B.
水能丰富
C.
地形平坦
D.
海运便利
(2020威海)左图为日本本州岛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为海洋,右图是日本传统民居——合掌造景观图(地面积雪厚度达2米)。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关于左图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正确的是(
)
A.
①处山峰海拔在2000米以上
B.
②处可能形成河流
C.
③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D.
该区域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9.
合掌造分布的位置与造成右图景观的风向,组合正确的是(
)
A.
靠甲一侧山坡——东南风
B.
靠甲一侧山坡——西北风
C.
靠乙一侧山坡——东南风
D.
靠乙一侧山坡——西北风
(2020内江)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图为日本北海道岛位置和地形图,箭头表示冬季盛行风向。据此完成10-12题。
10.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明显的有
①传统建筑凤格②语言和文字③服饰和茶道④动漫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下列四地中,距甲地最近的是
A.(141°W,43°S)
B.(141°E,43°S)
C.(141°W,43°N)
D.(141°E,43°N)
12.冬季,甲、乙、丙、丁四地相对温暖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B(2020德州)13.读日本图,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面临海,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B.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
C.新兴工业多属高科技产业,向中小城市扩散
D.工业集中分布在图中阴影——日本海沿岸地区
(2020南充)14.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读图7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近年来,日本加大海外投资,不断地把工厂迁移到国外。在日本的外迁企业中,大多是(
)
①耗用大量资源的企业
②需用大量劳动力的企业
③高新技术企业
④污染较重的企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日本季风气候显著,夏季盛行______风(填风向);由于四面环海,海洋性特征明显,与亚洲同纬度相比,冬季气温较______(选填高、低)。
(3)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主要是日本多______(地质灾害)。
(2020河南)15.(9分)河南某中学地理社团利用寒假前往日本西部开展研学旅行。图15为研学地点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品尝--新瀉特产越光米]
新瀉(x)越光米在日本享有盛誉。这里山间谷地昼夜温差大。冬季山区厚厚的积雪,消融汇入日本最长的河流信浓川。奔流不息的河水孕育了肥沃的平原。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优质的灌溉水源。
(1)该地冬季盛行________(风向)风,受山地影响,积雪深厚。(1分)
(2)说出越光米品质优良的主要自然原因。(2分)
[挑战一雪国胜地滑雪场]
苗场滑雪场是日本的滑雪胜地,这里各缆车站点之间分布着难度不一的滑雷道。初学者应选择坡度较缓。线路较短的滑雪道练习。
(3)最适合初学者的滑雪道是________。(1分)
A.①
B.②
C.③
D.④
(4)甲山峰的海拔可能是________。(1分)
A.1700米
B.1789米
C.1850米
D.1900米
[体验一草津休憩沐温泉]
草津温泉是日本著名温泉。泉水涌出量为日本第一。
(5)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____________板块交界处,岩浆活跃,地下水受热形成温泉。(1分)
[探秘一世界遗产合掌造]
岐阜县森林茂密,冬季积雪深厚。“合掌造”是这里的传统民居,为木制建筑物,屋顶厚大陡峭,呈“人”字形,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199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6)说明“合掌造"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可从房屋建材、屋顶坡度、抗灾能力等任选两方面同答)(2分)
[收获一综合思维助提升]
(7)研学归来,同学们将旅途见闻绘制成思维导图,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字母依次是
a冬季降雪量大
b.山地地形
c.岩浆活跃
1.C【解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本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矿产资源缺乏,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进口。
2.B【解析】由图中日本对外贸易的资料可以看出,日本的矿产资源少,原料多依赖进口,故A正确。矿产品需要进口,工业产品出口,对外依赖性强,故B错误。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多出口,故C正确。是一个海运便利的国家,对外贸易发达,故D正确。。
3.B
【解析】考察日本的地理位置。日本是东亚岛国,海岸线曲折,另加上洋流因素的影响,渔业资源丰富,故“和食”在日本非常流行。
4.A
【解析】考察日本的文化特点。当代日本文化既保留有民族的传统内容,又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色。快餐文化属于欧美文化的一部分。
5.B【解析】读图可知,日本的纬度大部分位于北纬30°-北纬45°之间,属于中纬度。
6.D【解析】观察可知,日本的工业城市大部分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7.D【解析】日本原料和燃料绝大部分靠进口,产品靠出口,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便于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
8.C【解析】该图等高距为400米,读图可知:①处山峰海拔在1600米—2000米以上,故A
错误。②处为山脊,山脊为分水岭,不可能形成河流,故B错误。③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故C对。该区域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故D错误。
9.D【解析】读图可知:甲为太平洋,乙为日本海,日本冬季吹西北风,西北风通过日本海水汽增加,所以合掌造分布靠乙一侧山坡,为西北风。
10.A【解析】日本的文化艺术深受中国影响,最明显的表现在文字、传统建筑、宗教、传统服饰和饮食等方面。
11.D
【解析】.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根据经纬度性质可知,距甲地最近的是:141°E,43°N
【解析】由图可知,北海道岛中部海拔较高,甲、丙、丁位于冬季风迎风坡,乙位于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相对温和。
13.C【解析】日本四面环海,属于季风气候,但海洋性特征明显,故A错误。既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是典型的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国家,故B错误。新兴工业多属高科技产业,向中小城市扩散,故C正确。工业集中分布在图中阴影——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地区,故D错误。
14.(1).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2).
B
(3).
东南
(4).
高
(5).
地震
【解析】(1)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由于矿产资源缺乏,地域面积狭小,在日本的外迁企业中,大多是耗用大量资源的企业、需用大量劳动力的企业和污染较重的企业。故选B。
(2)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夏季盛行东南风,但由于四面环海,海洋性特征明显,与亚洲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较温暖、气温较高。
(3)日本的传统民居多由质地轻的木质结构,这是由于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质地轻的材料可以减少损失。
15.(1)西北(或偏北)
(2)该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信浓川冲积形成的平原,土壤肥沃;优质的灌溉水源。
(3)B
(4)B
(5)太平洋
(6)当地森林茂密,“合掌造”为木制建筑物,便于就地取材;冬季积雪深厚,屋顶坡度大,便于雨雪滑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多地震,“人”字形结构稳定,木材质地轻,可减轻地震带来的危害。
(7)
bac
【解析】(1)由图可知,该地冬季受到西北风的影响。
(2)由材料
“越光米…这里山间谷地昼夜温差大。冬季山区厚厚的积雪,消融汇入….奔流不息的河水孕育了肥沃的平原。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优质的灌溉水源。”
可知,该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信浓川冲积形成的平原,土壤肥沃;优质的灌溉水源。
(3)由材料“初学者应选择坡度较缓”可知,坡度较缓,等高线约稀疏,故②合适。
(4)由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50米,山峰海拔在1750-1800米之间。
(5)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6)当地森林茂密,“合掌造”为木制建筑物,便于就地取材;冬季积雪深厚,屋顶坡度大,便于雨雪滑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多地震,“人”字形结构稳定,木材质地轻,可减轻地震带来的危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