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1.1声音是什么练习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1.1声音是什么练习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28 08:1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声音是什么
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如图所示.这一实验现象证明了
(
)
A.真空不能传声
B.音叉在振动
C.声波的存在
D.水具有导电性
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

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

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闲暇时,很多人都喜欢通过吹口哨来消遣,口哨声主要是由
(
)
A.声带振动产生的
B.气流振动产生的
C.鼻腔振动产生的
D.胸腔振动产生的
4、闪电后3秒钟听到雷声,则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约是(声速为340
m/s)
(
)
A.1020
m
B.340
m
C.9×1012
km
D.510m
5、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
(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
C.声音具有能量
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6、听到声音的条件是


A.有发声体
B.有发声体和耳朵
C.有发声体和介质
D.有发声体、介质和耳朵
7、小华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C.振动停止以后,声音要慢慢消失
D.声具有能量
8、正要咬饵上钩的鱼,突然听到脚步声受惊逃走,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大地——空气——水——鱼
B.空气——水一一鱼
C.大地——水——鱼
D.水——鱼
9、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制的管道,这种
做法是利用了铁管的什么功能


A.传声
B.传热
C.导电
D.通风
10、歌中唱道“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面涉及到的声源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隔墙有耳”这句谚语主要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
会____________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
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
(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13、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在水中约为1500m/s,钢铁中约为5200m/s;即V固_____V液_____
V气
14、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那么0.1s声音能传播______m,生活中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来,那么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为_________m
15、在图中,小明与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
____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
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
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理由是:
16、小明、小花和小强一起在实验室做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头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花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小强正在弹吉他.
(1)他们在探究什么问题?
(2)对上面的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7、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员
的枪声后才按表计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
13.69s,求运动员的真实成绩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