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3分)
在皮肤上分别擦上室温下的酒精和水,擦上酒精的皮肤感觉更凉快些,这是由于
A.
水的温度高
B.
酒精比热小,所含热量少
C.
酒精蒸发得快些吸热快
D.
水的比热大,水传给皮肤的热量少
下面有关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在时由于温度太低不能蒸发
B.
蒸发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C.
夏天用电风扇吹风加快蒸发,降低室内温度
D.
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能减少蒸发,节约水资源
如图所示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A.
雾凇
B.
露珠
C.
冰山
D.
雪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又很快形成,原因是
A.
饮料瓶密闭不严,有饮料流出
B.
饮料瓶中的饮料蒸发产生的
C.
饮料瓶温度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产生的
D.
饮料瓶温度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我们教师里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A.
80mm
B.
70cm
C.
70dm
D.
80dm
以下措施中,无法使气体液化的是
A.
使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
B.
压缩气体体积并降低气体温度
C.
使气体体积压缩到足够小
D.
增大气体体积并升高温度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
A.
B.
C.
D.
爱吃冰棍的小强发现,从冷冻室刚拿出来的冰棍,剥去包装纸后,表面很快会出现许多“白色粉末”,还会冒“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出现“白色粉末”是空气的水蒸气发生的凝华现象
B.
出现“白色粉末”是冰棍表面的水发生的凝固现象
C.
冒“白气”是冷冻室的水蒸气发生的液化现象
D.
冒“白气”是冰棍中的水发生的汽化现象
下列关于蒸发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蒸发加快
B.
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的流动,蒸发加快
C.
提高液体的温度,蒸发加快
D.
水只有在时才能蒸发
如图所示,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a、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水珠都在a、b的外表面
B.
小水珠都在a、b的内表面
C.
小水珠在a的内表面、b的外表面
D.
小水珠在a的外表面、b的内表面
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C为温度计,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烧瓶内的水在沸腾时,水中形成的大量气泡上升,体积变小
B.
试管A的壁上附着有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水珠
C.
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说明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
此装置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和液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
汽化的两种方式分别是:______
和______
洗好的衣服在太阳下晒干就是两种方式中的______
.
寒冬坐满人的汽车,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______侧,使玻璃变模糊。这个过程水蒸气______了热量
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用一种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损伤处喷射,使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氯乙烷采用______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罐中,喷在皮肤上会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大量的热。
夏天,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______
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______
成小水滴,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小水滴遇到强寒流,______
成冰粒,落下来就是冰雹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夏秋时节来到田野里,耳边会传来悦耳的鸟叫和蛙鸣.青蛙“呱呱”的叫声是由于它的鸣囊在______
我们根据______
能分辨出鸟叫和蛙鸣.
图中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此过程要________吸放热;制冷剂在冷凝器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此过程要________吸放热.
发射火箭时,火箭尾部会冒出“白气”如图,专家解释:为了防止发射台被烧坏,发射台下方修建了一个很大的水池,发射火箭时火焰喷到水面,水发生______物态变化形成水蒸气而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水蒸气上升遇冷发生______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8分)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
0
1
2
3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此时的大气压________等于不等于标准大气压.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________升高不变降低.
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按规范组装器材,在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此时应适当将______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_____。
由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还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今年5月,某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档,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_____的关系;
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
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蒸发情况;
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档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____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温度
90
91
93
97
98
98
98
98
98
98
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中a、b所示。则图中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______。
实验中可看到:水在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_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春季乍暖还寒时节,墙壁和地板常会挂满小水珠,俗称“回南天”请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