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3.6 循环小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3.6 循环小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26 07:0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时 循环小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
2.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掌握循环小数的基本判断方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
难点:从余数和商的特点中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33-34页例7、例8、“做一做”和第36~37页“练习八”的第6、7、9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4分钟) 1.思考下列问题,尝试引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一个星期有几天呢?(答:7天。)星期天过完了之后是星期几呢?(答:星期一。)那么一年有几个季节呢?(答:4个,分别是春、夏、秋、冬。)冬天过完了应该到什么季节了呢?(答:春天。)
引导学生思考:像这样,“周一至周天”“春天到冬天”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还有些什么呢?
小组交流,学生尝试举例:12个月重复出现;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数学里也有,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数学里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吧!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1.课件出示例7及情境图。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
学生列式:400÷75。
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发现问题。
提问:观察这个竖式,你能发现什么?
小组讨论:余数总是“25”,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提问: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呢?它和余数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会重复出现。
2.课件出示例8。
学生自主计算,并汇报商的特点:
第1道题的商的小数部分重复出现“5”,第2道题的商的小数部分从第2位开始,重复出现“4”和“5”。
提问:观察第2道题的余数和商的特点,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回答:余数重复出现“5”和“6”,商就重复出现“4”和“5”。
小结: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像上面的5.333…和7.14545…都是循环小数。
提问:商是循环小数应该如何表示呢?
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总结: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
5.333…的循环节是3。
7.14545…的循环节是45。
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
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例如: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9分钟) 1.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6题。
3.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7题。
4.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9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概念较多,并且都是新知识,是教学难点。从整节课的安排上,尽量给学生充分感知的空间,从新课的引入开始,通过发现生活中的循环规律来感受“循环现象”。在探究循环小数的特征时,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充分感知数学中的“循环现象”,逐渐形成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