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课件(8张PPT)+教案+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课件(8张PPT)+教案+作业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8-26 14:35:05

文档简介

(
四下《声音》单元教学设计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并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本节课要研究耳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
聚焦板块,通过“耳朵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呢?”这一问题的思考讨论,从而了解学生原有的认识。
探索板块,向学生介绍耳的结构,让学生推测耳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它们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通过学生的活动了解耳郭的作用,及模拟记录鼓膜在远近、强弱不同声音作用下振动的状态。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进一步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对耳郭和耳膜结合实验说出他们的理解。通过观察听诊器,了解其工作原理。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耳朵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它的外部特征以及它是一个重要的人体听觉器官等一些浅显的知识上。至于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大部分学生不清楚。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
2.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传递给耳蜗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模拟自制的鼓膜在远近、强弱不同声音作用下振动的状态,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耳郭的作用。
3.能初步利用简单的表格来记录和整理实验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对自制鼓膜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实验时的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初步了解对于鼓膜的保护。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模拟自制的鼓膜在远近、强弱不同声音作用下振动的状态,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
难点:耳的各部位结构及功能。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耳的结构”挂图或耳的结构模型,塑料杯、大于塑料杯口的薄橡胶(气球皮)、橡皮筋、音叉(或锣等能发出声音的器具)、少量的细沙或碎纸屑,听诊器。
小组:A4纸、学生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聚焦:导入新课(预设3分钟)
1.引导:我们生活在一个奇妙的世界,每天都要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这些声音呢,这主要和我们身体的哪个器官有关?(耳朵)
2.提问:对于耳朵,你想了解一些关于它的什么知识呢?(预设: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板书)
二、探索:耳的结构及作用(预设22分钟)
(一)活动一:观察耳朵的结构图
[材料准备:“耳的结构”的挂图或模型等。]
1.出示挂图或模型,提问:你发现耳有哪些结构呢?谁来说说看?
2.学生交流耳的结构。
3.追问:那么你认为这些耳的结构有什么作用呢?
4.小结:是呀,耳的这些结构都有各自的作用,缺一不可。它们是我们能听到声音的关键所在。
(二)活动二:感受耳郭的作用
[材料准备:A4纸或大书本等。]
1.学生小组活动:通过用纸卷成“喇叭”的活动了解耳郭的作用。
2.交流:借助“喇叭”听到的声音更清楚,更响亮。
3.小结:耳郭能更好的帮助我们收集声音。
(三)活动三: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
[材料准备:塑料杯、大于塑料杯口的薄橡胶(气球皮)、橡皮筋、音叉(或锣等能发出声音的器具)、少量的细沙或碎纸屑、活动手册等。]
1.学生用气球皮、塑料杯、橡皮筋等制作鼓膜模型。
2.观察1:当保持音叉与气球皮距离不变时,用强弱不同的力敲打音叉,观察气球皮振动幅度。记录在活动记录表内。
3.观察2:用相同大小的力敲打音叉,改变音叉与气球皮的距离,观察气球皮的振动幅度。记录在活动记录表内。
4.交流:发现用力强时,气球皮振动幅度大;距离近时,气球皮振动幅度大。
5.小结:声音能够引起气球皮的振动,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明显,距离越近,振动幅度越明显。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
(一)研讨一: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反馈交流:我们对耳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新的认识,还了解了鼓膜的作用。
2.小结: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传递给耳蜗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二)研讨二:耳郭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
[材料准备:听诊器]
1.交流:耳郭与纸喇叭能帮助更好的收集声音。
2.观察听诊器,了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3.小结:听诊器头的薄膜能够帮助收集声音,胶管和听筒起到更好的传播声音的作用。
四、拓展:兔子的耳朵(预设2分钟)
兔子有着长长的耳郭,能收集到各方面的声音,只要有风吹草动,立刻撒腿就跑。这对长耳朵就是它们逃避灾难的法宝。
五、小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预设3分钟)
1.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
2.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传递给耳蜗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板书设计】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音——外耳——中耳——内耳——大脑
耳郭
鼓膜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表格中我的发现,需要在学生通过对现象的理解后总结出。
3.表格下面的选择,需要在学生学习完整节课后使用。
4.科学阅读部分作为这节课学习的补充进行阅读学习。
【作业设计】
1.鼓膜的特点是(
)。
A.薄而有弹性
B.厚而有弹性
C.薄而没有弹性
2.我们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声音发出的方向,这是为了增强耳朵中(

的作用。
A.鼓膜
B.耳道
C.耳郭
3.在用气球皮、口杯、橡皮筋做模拟鼓膜振动实验时,气球皮模拟的是(
)。
A.耳蜗
B.听小骨
C.鼓膜(共8张PPT)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科版四上《声音》单元
探索1:观察耳朵的结构图
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探索2:感受耳郭的作用
探索3: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
观察1:在“鼓膜”的上方相同位置制造大小不同的声音,观察气球皮振动情况;
观察2:在距离“鼓膜”远近不同的地方制作相同的声音,观察气球皮的振动情况。
声音能够引起橡皮膜振动,声音越强越明显,
距离越近越明显。
研讨1: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
的认识?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
研讨2:耳郭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
么相似之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
兔子有着长长的耳郭,能收集到各方面的声音,只要有风吹草动,立刻撒腿就跑。这对长耳朵就是它们逃避灾难的法宝。
拓展:兔子的耳朵为什么那么长?
1.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
2.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传递给耳蜗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