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课件(7张PPT)+教案+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课件(7张PPT)+教案+作业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8-26 15:00:34

文档简介

8.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教材简析】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第8课的内容。通过前面7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人类身体的结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对消化器官有一定的初步认识,他们一般都知道口腔、食道、胃、肠等消化器官名称,对它们的功能也有初步的认识,但是有些认识并不正确。本节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正确认识各个消化器官及其功能,能初步明确身体内部有一整套的器官来分解消化食物,食物进入人体后是要在一整套消化器官共同作用下才被吸收利用的。本课和上一节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都在体现一种人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建立联系。
聚焦板块,通过启发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一些场景的回忆,结合人体轮廓图对消化器官进行辨别,形成对消化器官的初步认识
探索板块,首先引导学生在人体轮廓图上呈现自己对于食物在人体中消化过程的初始想法,再让学生对照教师提供科学家绘画的人体消化系统图进行阅读分析、修正、完善自己的认识。在讨论修正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食管”和“胃”的形态和功能进行模拟实验研究。
研讨板块,设计了三个问题,通过这三个问题的研讨,旨在引导学生明白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与形态的联系,同时希望学生能将各个消化器官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意识。
拓展板块,用一个“小提示”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来进一步了解事物的消化过程。同时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来保护各消化器官,从而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学情分析】
食物的消化,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说熟悉,是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吃食物,但哪些器官参与了消化?它们各起什么作用?食物按怎样的顺序被消化、吸收?对学生来说是模糊的。很多学生在前概念里认为胃是最主要的消化场所,食物营养都是在胃里被吸收的,所以本课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通过对比科学家绘画的人体消化图来让学生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然后通过模拟实验、小组讨论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对消化系统有一个初步、整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2.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科学探究目标:
1.
在教师引导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制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完
善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画的食物消化图进行补充完善。
2.在教师引导下能查阅资料,了解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对照资料能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2.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营养与能量,健康生活可以
保护消化器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理解器官的功能是由结构决定的。
难点:理解消化道的蠕动,理解食物消化是由多个器官共同协作而完成的,建立系统和有联系的观点。
【教学准备】
教师:人体消化器官的图、课件等
小组:一个塑料袋,一小段透明管子,面包、煮熟的南瓜、米饭、切碎的水果等食物、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
1.谈话交流: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食物在口腔被初步消化,发生了很多变化。
2.当食物进入身体后,还会经历哪些器官,是按照什么样的路线进行的?
3.揭示课题: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板书课题)
二、探索:食物在人体里的”旅行“路线(预设8分钟)
1.请同学们拿出活动手册,在空白的人体轮廓图中画出这些器官,你怎么想的就怎么画。
2.学生画图。
3.请学生上来,实物投影展示并简单介绍。
4.每个同学画出的消化器官和顺序都不一样,疑惑:到底是哪些器官,什么顺序,在各个器官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三、研讨: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预设25分钟)
1.谁有好办法,帮助我们确切地知道食物在人体中“旅行”的路线呢?
(预设学生可能的回答:网上搜索资料、查阅百科书、解剖、模型、CT

B超

X线、看录像等等)
2.请同学们认真对照科学家通过以上多种方式获得的人体消化图。
看看你的哪些想法是合理真实的。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科学家绘制的人体消化图”。)
3.学生分小组交流比较并完成记录自己合理或不合理的想法。
4.学生汇报认为合理的路线(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5.师生共同交流各个器官的结构与它的功能有什么关联。
(口腔—磨碎食物—牙齿、舌头、唾液)
(食道—运输—蠕动、直)
(胃—磨的更细—肌肉发达、有消化液)
(小肠—吸收食物的营养—长)
(大肠—吸收水分)
5.出示吸管和装有食物和水的塑料袋,这两种材料可以模拟什么器官?(预设:食道和胃)
怎么模拟?(挤压吸管模拟食道蠕动,反复揉捏塑料袋模拟胃蠕动消化食物)
6.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
7.学生汇报:挤压吸管使食物往前移动说明食道是靠蠕动来运输食物的,其他的消化器官也是如此。反复揉捏塑料袋,袋中的食物从小块变成了糊状,这说明通过胃的蠕动,食物从小块变成了食糜。
8.现在我们对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接着请看科学家研究获得的食物在人体内被消化、吸收的整个过程。)
9.这段录像告诉我们实际上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不止这5个器官,还有肝脏、胆囊、胰腺它们会分泌出消化液,流入胃、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
如果缺少几个器官,还能正常完成消化和吸收的任务吗?(预设:不能)所以这个任务是由这些器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这就是一个整体——消化系统。人的任何一项生命活动都是如此。
四、拓展: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预设5分钟)
1.同学们有被噎到、胃痛、肚子饿、肚子痛、牙痛的经历吗?(预设:有)你知道是怎么引起的吗?(预设:……)
2.消化器官对我们人体健康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呢?(预设:……)
3.在民间有很多关于饮食健康的谚语和儿歌。如:
饮食健康我知道
饮食卫生要注意,变质食物不要吃。
细嚼慢咽易消化,定时定量有节制。
三餐分配要合理,合理搭配不偏食。
饭后休息半小时,适当运动促消化。
专心吃饭肠胃好,心情愉快身体棒。
【板书设计】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食物
口腔
磨碎食物
食道
运输食物

磨得更细
小肠
吸收营养
大肠
吸收水分
粪便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内容在学生探索研讨过程中,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画图时最好提醒学生用铅笔画,以便修改完善时保持图片的清楚整洁。
【作业设计】
一、判断题
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吃的食物。(


2.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的爱护。(


3.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不会影响消化,而且能节约时间。(
×

4.吃得太多会增加胃的负担,但饿肚子却不会影响胃的健康。(
×

二、连线题
1.口腔

3

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2.胃

2
)把食物变成食糜,消化食物
3.食道

1
)使食物破碎,并初步消化食物
4.大肠

5
)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5.小肠

4
)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四上
《呼吸与消化》单元教学设计(共7张PPT)
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教科版四上《呼吸与消化》单元
一、聚焦
谁有想法?
食物进入身体后,
还会经历哪些器官,是按照什么样的路线进行的?
二、探索
请把自己的真实想法
画在《活动手册》人体
轮廓图中
食物在人体里的“旅行”路线
你现在的想法是?
对照
“科学家研究绘制出的人体消化系统图”
说说自己的合理想法
三、研讨
口腔
食道

大肠
小肠
(初步消化

(运输通道

(进一步消化)
(吸收营养

(吸收多余的水分,
形成、贮存粪便)
三、研讨
食物在人体内“旅行”过的消化器官
用手捏软管,模拟食道的蠕动
用手揉捏塑料袋,模拟胃的蠕动
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
四、拓展:怎样来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饮食健康我知道
饮食卫生要注意,变质食物不要吃。
细嚼慢咽易消化,定时定量有节制。
三餐分配要合理,合理搭配不偏食。
饭后休息半小时,适当运动促消化。
专心吃饭肠胃好,心情愉快身体棒。
姓名
日期
口腔
唾液腺
食道
肝脏
胆汁
胰腺
小肠
大肠
消化系统
会给这个器
与口腔的
模拟食
馒头

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