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B)(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B)(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26 18:4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07004038605016578740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第七单元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第七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3780155748665
条形码区域
条形码区域
102235752475注意事项 :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在条形码区域贴好条形码。
2.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3.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注意事项 :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在条形码区域贴好条形码。
2.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3.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4445168910
得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 (8分)
172212033528039814533528030746703352804446270335280 chún shú p? xiě qín jiàn jǐng xiàng

42672033718544462703276603084195318135 máo wū yōu jìng zhú guāng qīng yōu
169608599060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2分)
谬论(miù mì)入场券(juàn quàn)恬静(tián shí)曝光(pù bào)
3.下面没有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句子是( )。(2分)
A.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B.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C.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般流了出来。
D.春天来了,天空又一次飘满缤纷的风筝。
4.伯牙“终身不复鼓琴”的原因没有( )。(2分)
A. 他太悲伤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想到锤子期
B.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
C.他觉得已经没有人配听他的琴了
D.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博物馆展出了一批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B.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们班级被评为优秀集体。
C.小亮的肩头被沉重的货物压得喘不过气来。
D.小明意识到自己的骄傲自满有多么愚蠢。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优美的姿态”“优良的作风”“优异的成绩”这三个词语的搭配是正确的。
B.“汤汤乎若流水”的意思是像流水一样浩荡。
C.京剧是中国唯一的国粹,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D.由于伯牙和锺子期的故事,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人们常常用“高山流水”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B.“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C.贝多芬是奥地利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D.《京剧趣谈》一文主要介绍了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和独特魅力。
8.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1)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改“把”字句: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A.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B.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3)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改陈述句:

(4)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转述句:

(5)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好像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光曲》是一首著名的钢琴独奏曲,由______国音乐家____________谱写而成,他具有卓越的___________和对劳动人民的_____________。盲姑娘对_______的热爱深深地打动了贝多芬,他为兄妹两弹奏,并激情创作了《月光曲》,这首曲子的内容的意境、感情在课文中是借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来的。

得分
阅读与理解(30分)
(一)课内阅读,回答问题。(15分)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B.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C.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D.伯牙/破琴绝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2)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2分)
4.请写出两个形容伯牙琴技高超的四字词语:          、         。(1分)
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      ”,用“      ”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1分)?
6.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善听者可以说是善奏者的知音。 (4分)
诗句:?
名言:?

(二)课外阅读,回答问题。(15分)
观舞记(节选)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 );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 );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 );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 );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过(小妹妹拉达,有时单独舞蹈,有时和姐姐配合,她是一只雏凤!形容尚小而功夫已深,将来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我实在描写不出,只能借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mán)斗薮(sǒu)龙蛇动”来概括了。
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4分)
盛怒 喜乐 哀愁 娇羞
2.第3自然段作者主要是通过对卡拉玛舞蹈时的 和 描写来展示其绝美的舞姿。其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卡拉玛精妙的舞蹈,渲染出卡拉玛舞姿的表现力和感染力。(3分)
3.作者引用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目的是
。(3分)
4.用“ ”画出文中最能表现舞者舞蹈时最高境界的语句。(2分)
5.下列是对短文的理解,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3分)
A.作者主要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将难以表现的舞台艺术描绘得形象生动。
B.卡拉玛姐妹以身体、神态、服饰来表现舞蹈。
C.卡拉玛姐妹以神采飞扬的舞姿传神地表现了优美的诗歌故事,让人跨越隔阂,心灵相通。

得分
习作与表达(30分)
生活中处处有艺术,这次作文就让我们来谈谈自己身边的艺术。可以写你学过的一门艺术或你喜欢的一位艺术家,也可以写你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注意要写清自己的真实感受。

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纯熟 谱写 琴键 景象 茅屋 幽静 烛光 清幽
2.miù quàn tián bào
3.D
4.B
5. D
6. C
7. C
8. (1)美妙的琴声把兄妹俩陶醉了。
(2)A.伯牙摔破了木琴,剪断了琴弦,一辈子再也不弹琴了,在伯牙的心里,他认为锺子期死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B.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之多。 (3)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就‘完’了。” (4)姑娘让哥哥别难过,她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5)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银纱”
9.(1)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弹得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
(2)德 贝多芬 音乐才华 同情心 音乐 鞋匠的联想
阅读与理解
(一)
1.B
2.(1)弹得真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2)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3.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示例:余音绕梁 高山流水
5.知音 高山流水
6.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二)
1.哀愁 喜乐 娇羞 盛怒
2.动作 表情 排比
3.生动、形象地表现卡拉玛姐妹舞姿的优美
4.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5.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