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经典结构的欣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经典结构的欣赏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11-08-07 09:0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四节 经典结构的欣赏
师大附中 汪崇立
经典结构的欣赏
知识回顾
什么是结构?结构类型有那些?
稳定结构两个重要性质是什么?
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与形式 的统一上。古今中外许多能工巧匠把结构的功能与形式恰当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些经典的结构。
如何赏析结构设计作品?
(1)技术的角度主要有: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经典结构的欣赏
经典结构之一:赵州桥
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
观看时,注意:①桥的结构特点? ②桥的受力分析? ③桥的文化寓意和民族特色 ?
饕餮,最贪吃,能吃能喝,常饰于鼎的盖子上。因它能喝水,几乎在古代桥梁外侧正中都能见到,防止大水将桥淹没。 赵州桥栏板上的
饕(tāo)餮(tiè)(仿隋朝栏板)
经典结构的欣赏
经典结构之二:飞檐
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
经典结构的欣赏
经典结构之二:飞檐
武当山道教古建筑的宫殿屋檐的每条垂脊前端,都有一排栩栩如生的禽兽像,形状各异,数量不一。这些禽兽被称为小兽。
龙,是传说中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封建时代龙又是作为皇帝的象征
经典结构的欣赏
经典结构之二:飞檐
经典结构的欣赏
经典结构之二:飞檐
经典结构的欣赏
经典结构之三:斗拱
斗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顶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它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又是屋顶和屋身的过渡。此外,它还是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的建筑尺度衡量标准。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称为大式建筑。因为斗拱的重要性,历代建筑对它十分重视,使它成为判断建筑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经典结构之三:天坛——祈年殿
天坛的主要建筑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它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宝顶鎏金,碧蓝琉璃瓦盖顶。
经典结构之三:天坛——祈年殿
大殿结构十分独特,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
大殿中央4根“龙井柱”代表一年四季,中层12根柱子象征12个月,外圈12根柱象征12个时辰,内外檐柱24根代表24个节气。
经典结构之四:仲元的“赵州桥”
仲元桥,是模仿赵州桥的经典结构而建造的一座桥梁。多年来一直为仲元师生进出学校提供方便。
经典结构的欣赏
中西经典结构欣赏
故宫
文化:汉族文化的代表。建筑色彩以朱墙黄顶为主,表现皇帝的威严。屋顶的飞檐结构减轻了大屋顶的沉重感,既增添了飞动轻快的美感,同时又体现了高贵华美的风韵,丰富了建筑文化。
技术:采用了典型的木结构建筑形式。木结构建筑主要采用榫铆连接。屋顶的飞檐结构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
经典结构的欣赏
中西经典结构欣赏
圣彼得大教堂
文化:体现了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古典主义形式,主要特征是罗马式的圆顶穹窿、希腊式的石柱以及平的过梁相结合,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整个教堂采用巨大的石材结构,象征着不朽和永恒。
技术:穹顶轮廓浑圆饱满,穹顶上的肋与围绕鼓座一圈的双柱一一对应并向上延伸至顶部的采光亭,肋间以十道断面小强度大的环形铁箍抵抗穹顶向外的侧推力。



























经典结构的欣赏
我国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北京 天安门
阅读:案例分析 蛋形椅(课本32页)
盖里椅
功能:在使用功能上,盖里椅具有其他椅子相同的功效,唯一的缺点是没有扶手,而且椅子面过于平直,坐久了人会觉得不舒服。
结构设计:盖里椅结构上简洁大方,线条明快,有流动感。占地面积小,却十分平稳。但椅子的旋转性差,不能随意转动使得它灵活性也差。
制造技术:盖里椅要达到整体统一的完美线条和弯曲效果,还要考虑到重心的位置高低和椅子承受能力的大小,对制造来说,是一次挑战。
审美:盖里椅的结构传达出一种盘旋上升、奋发向上的精神,具有雕塑般的美感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形成了优雅的浪漫主义设计风格。
中国古典家具榫卯结构欣赏
古代的木工技艺一直是中国古典家具中令人神往的一面,木工运用巧妙的构思创造出传奇般的榫卯结构。中国榫卯的起源可能比汉字还要早。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榫卯技术已经出现在原始先民们居住的木结构的房子中。榫卯是中国建筑中最早具有科学设计意义的语言,在我们民族文明发展史上,如同汉字的发明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家具发展规律是传承了传统建筑木结构原理。传统建筑的精华是以无与伦比、错综复杂的榫卯斗拱设计而赋予它生命的。经典的家具如同建筑的浓缩,让我们更容易体会先民们的智慧。
中国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到明代达到高峰。海外性坚质细的硬木因郑和下西洋而不断进入中国。使匠师们对于硬木操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把复杂而巧妙的榫卯结构按照他们的意图制造出来。构件之间,完全不用金属钉子。全凭榫卯就可以做到上下、左右、粗细斜直连接合理,面面俱到。其工艺之精确,扣合之严密,使人有天衣无缝之感。硬质材料对榫卯要求特别高,这是硬质材料本身的特点所致,它不像其他软木那样有耐受性。硬质木材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硬”字,大凡硬木都坚而脆,无伸缩性。
经典结构的欣赏
对作品进行欣赏,除了技术和文化两角度外,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欣赏?
中国传统建筑特微
中国园林建筑特微
中国民间结构欣赏- - ->西关大屋
课堂小结
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上。
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应该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学会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结构,并利用通用技术的知识去分析,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
经典结构的欣赏
【课堂练习】
选定西安本地的一个经典建筑结构,通过你对该建筑的认识及浏览相关网页资料,谈谈你如何从文化、技术两个角度欣赏该结构。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此塔是玄奘大师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以示区别,人们把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
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为阿弥陀佛说法图,图中刻有富丽堂皇的殿堂。画面布局严谨,线条遒劲流畅,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资料。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字体清秀潇洒。
  【一层】
  在唐时新进士及第后,有大唐天子于杏园赐宴,于曲江聚会饮酒,慈恩塔下题名等风俗活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曲江流饮”和“雁塔题名”。
  进入南门,洞壁两侧镶嵌有多通明代题名碑,其中“名题雁塔,天地间第一流人第一等事也”,乃是当时“雁塔”之风光写照。此外,描写玄奘辉煌一生的《玄奘负笈像碑》、《玄奘译经图碑》也值得一观。
  在塔内一层通天明柱之上,悬挂着四幅长联,写的是唐代的历史、人物、故事,身临其境,吟诵一番,颇有原词原句的感受。
  一层塔内,还设有古塔常识及中国名塔照片展,展示了佛塔的起源与发展,佛塔的结构和分类。
  塔座登道的动测墁砖处,平卧有一通“玄奘取经跬步足迹石”,所刻图案生动地反映了玄奘当年西天取经的传说故事,以及他万里征途、始于跬步、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
  【二层】
  大雁塔二层的塔室内,供奉着一尊铜质鎏金的佛祖释迦牟尼佛像,系明初宝贵文物,被视为“定塔之宝”。到此游览的游客均争先礼拜瞻仰。
  在两侧的塔壁上,还附有文殊、普贤菩萨壁画两幅及现代名人书法多幅。多是唐代诗人登临大雁塔有感而发的诗句,琅琅上口、意味悠长。
  【三层】
  在三层塔室的正中,安置一木座。座上存有珍贵的佛舍利及大雁塔模型。有关舍利的由来有着一段美丽的故事,系印度玄奘寺住持悟谦法师所赠,属一乘佛宝。
  大雁塔的模型是严格按照1:60的比例,请名家制作,选材上乘,惟妙惟肖。
  【五层】
  大雁塔五层上,陈列着一通释迦如来足迹碑,该碑是依据唐代玄奘法师晚年于铜川玉华寺请石匠李天诏所刻制的佛足造像复制而成。上有诸多佛教图案,内涵十分丰富,素有“见足如见佛,拜足如拜佛”之说法。
  在五层的塔室内,还收集展出有玄奘鲜为人知的数首诗词。可窥见玄奘高超的诗词艺术造诣。
  【六层】
  六层悬挂有唐代五位诗人诗会佳作。公元752年晚秋,诗圣杜甫与岑参、高适、薛据、储光羲相约同登大雁塔,凭栏远眺触景生情,酒筹助兴赋诗述怀,个个才华横溢,诗句出神入化。每人赋五言长诗一首,流传千古不衰。
  【七层】
  来到大雁塔的最高处,您可向四周远眺,古城四方四景尽收眼底,恰如置身于神奇美妙的佛国仙境。七层的塔顶,刻有圣洁的莲花藻井,中央为一硕大莲花,花瓣上共有14个字,连环为诗句,可有数种念法。壁上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他在印度所闻的僧人埋雁造塔传说,向游人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论说。
西安 世界世园会长安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