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8-26 23:0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概述两栖类和爬行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两栖动物是一个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结构特征,但受精和幼体发育仍在水中进行,幼体经变态发育后在陆地生活。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其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青蛙的生殖发育及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青蛙的变态发育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需要将知识形象化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描述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蜥蜴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
3.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的关系;
5.说出两栖动物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形态结构特征与环境相适应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生存状况,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两栖动物的概念;
2.归纳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变态发育;
4.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青蛙的变态发育。

图片、相关的视频资料。
一、导入新课
青蛙和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乌龟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内容。
二、互动授课
(一)两栖动物
展示图片,让学生结合教材25页“观察与思考”的内容仔细观察,回答青蛙和蝌蚪的区别:
1.蝌蚪: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
2.青蛙:无尾有四肢,用肺呼吸,水陆两栖生活。
引出青蛙的呼吸:青蛙用肺呼吸,但肺的结构简单,不发达;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着毛细血管,能辅助呼吸。
3.展示图片,了解青蛙的结构。
学生提出问题并回答,教师总结。
4.引导学生观察青蛙幼体,幼体用什么呼吸?像什么?指出两栖动物与鱼类的关系。
让学生找出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并默记。
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提问:青蛙为什么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生活?
(1)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头部呈三角形;
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
后肢趾间有蹼等;
(2)陆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有鼻孔,陆地上呼吸的通道;
用肺呼吸;
有眼睛和鼓膜,感觉器官发达;
有四肢,适于陆地生活;
(二)爬行动物
学生自学教材第27~28页并思考以下问题:
1.蜥蜴生活在哪里?
2.蜥蜴的身体分部有何喝点?有何好处?
3.蜥蜴的四肢有什么特点?
4.蜥蜴的皮肤是怎么适应陆地生活的?
5.蜥蜴用什么呼吸?
6.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它们完全能够适应陆地生活。而鱼类、两栖动物的生活仍然不能脱离水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呼吸、生殖等方面。
师:请同学们找出并记住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背诵,同桌互查,教师抽查。
师:比较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
生:讨论回答。
三、课堂小结
(一)两栖动物
1.青蛙
2.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爬行动物
1.蜥蜴
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