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牛郎织女(二)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俭、皇、偎”等10个生字,理解“衰老、败坏、门风”等词语的意思。
2.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感受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不懈努力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民间故事所寄托的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重点:了解故事,领悟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感悟牛郎织女热爱自由、勇于抗争的精神。
1课时。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牛郎和织女这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了。之后却为何“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他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故?最终结局又如何呢?请看续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那这些生字大家都会读了吗?教师来检查一下。
重点正音:“衰、珊”是翘舌音;“珊”是前鼻音,“筐”是后鼻音;“拗”读niù,还有一个音读ào。
2.这篇课文各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根据学生的交流,总结如下:
第1自然段:男耕女织,儿女双全。
第2自然段:老牛诀别,忍痛剥皮。
第3自然段:王母知情,发誓追回。
第4自然段:织女被抓,骨肉分离。
第5自然段:携子追赶,牛郎被拦。
第6自然段:隔河相望,化作星辰。
第7自然段:不肯死心,允许相会。
第8自然段:喜鹊搭桥,七夕相会。
3.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本文记叙了牛郎织女婚后的美满生活和织女被王母娘娘无情地抓回天宫,但牛郎织女的决心让王母娘娘最终妥协,允许他们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的故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反对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的精神,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三、走进文段,边读边悟
1.开始时他们的生活过得怎样?(幸福快乐)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第1自然段)请大家齐读第1自然段,共同感受牛郎织女的幸福快乐。
2.“她喜欢人间的生活:……,她喜欢;……,她喜欢;……她喜欢;……,她喜欢。”原来用排比句抒发感情可以这样热情洋溢,我们也来用排比句抒发抒发对校园的感情吧。(仿句练习:我喜欢校园的四季美景:________,我喜欢;________,我喜欢;________我喜欢;________,我喜欢。)
3.织女如此热爱人间生活后来怎么样了?(被破坏了)谁破坏的?(王母娘娘)
4.王母娘娘是怎样的人?用几个词形容一下。(专横、狠毒、狂妄自大)将第3、4自然段再读一遍,看看哪些词语写出了她的专横、狠毒、狂妄自大。(发誓、怒气冲冲、一把抓住、狠狠一推)
5.面对如此可怕的王母娘娘,织女和牛郎屈服了吗?(没有屈服)他们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自读第5~7自然段,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画出来。(牛郎带着儿女一路追随,织女受了很厉害的惩罚也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在一块。)
6.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遭到王母娘娘的破坏,最后他们怎么样了?(经过他们的努力抗争和执着的追求,他们终于可以一年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了。)
四、讲述故事,合作表演
1.牛郎织女的勤劳、勇敢,特别是织女对爱情、自由、幸福的追求,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你能把上节课与这节课的故事情节串起来完整地讲述吗?
2.先小组间练习,再全班展示。教师适当讲评。
五、拓展活动
1.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有的就和民间故事紧密相关,课后请搜集一些关于七夕节的习俗及诗歌。
2.给《牛郎织女》绘制连环画,你打算画哪些内容,每幅图画配什么文字?
11 牛郎织女(二)
美满——话别——离散——抗争——一年一会
王母娘娘:凶狠、专制、毫无人性
(牛郎)织女:勤劳、勇敢、执着
老牛、喜鹊:善良、热心助人
在上节课的基础之上,叙述了牛郎织女婚后美满生活和织女被王母娘娘无情地抓回天宫等情节,歌颂了劳动人民反对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的精神,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牛郎织女善良、勤劳能干的优秀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