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三 缩写故事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缩写练习的指导,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故事情节。
2.学习缩写,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做到内容准确、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
3.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缩写故事的技巧,通过讲解缩写片段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缩写文章进行比较、归纳,使学生灵活掌握缩写故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准确把握故事情节,提高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难点: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运用精练的语言来表达意思。
1课时。
一、问题导入
1.师:同学们,以往我们写作文往往要求细致、具体,但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长话短说,言简意赅。你知道哪些情况下需要这样做吗?
生:向上级或向有关单位汇报时;向别人推荐一本书时;把故事简要介绍给别人时……
2.师:的确,叙述具体是一种表达能力,长话短说也是一种必需的交际能力,这节习作课,我们就通过缩写来学习长话短说的方法,锻炼我们交际表达的能力。
二、审题指导
1.理解什么是“摘录、删减”。
师:首先要熟悉故事内容,弄明白故事的主人公、起因、经过、结果,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之上进行判断,保留或者删去某一部分。
2.理解什么是“概括、改写”。
师:在删减之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和改写长句子,言简意赅,便于理解。
3.结合实例,理解以上缩写方法。
4.在保留原意的情况下,一般故事的引入部分可以删去,但故事的主人公、起因、经过、结果必须保留。
师:本次习作的重点是运用摘录、删减、概括、改写的方法缩写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是课堂上学习的,也可以是课外阅读的。
三、习作指导
1.学生根据审题进行构思,列出作文提纲。
2.组内交流,并互相点评,给出合理的建议。
3.指名学生班内交流,教师指正。
4.除了把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之外,还要注意:不能改变故事的原意;改写之后的语句必须通顺。
5.结合以上建议,进行修改,并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选择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点评,把优秀作品和不符合要求的学生作品进行对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五、课堂小结
缩写故事要注意以下三点:
1.缩写前要认真阅读全文,缩写要体现原文的风格和面貌,要保持原文的主要事件,保持原文人物的基本特点,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体裁、甚至连人称也不能变。
2.分清主次,草拟一个结构提纲,按缩写要求将原文篇幅缩短,或者去掉部分描写语句,或者把有些次要事件加以省略,或者删去无关紧要的介绍。
3.缩写后的文章,前后要衔接自然,语句通顺。
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摘录、删减、改写、概括”的含义。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把缩写方法应用于缩写故事当中,学会判断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培养学生组织和概括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懂得判断的基础上,学会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概括文章内容,必须注意的是,改写完的内容应做到衔接自然、语言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