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牛郎织女(一)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嫂、恳、筛”等11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会写“爹、郎、嫂”等14个生字,重点理解“温和、灿烂、眉开眼笑”等词语。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复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想象并补充有关故事情节,进一步体会民间故事的韵味。
3.感受牛郎织女善良、勤劳的品质和他们真挚的爱情,体会他们对美好、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民间故事所寄托的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了解民俗
1.民间每个节日有不同的习俗,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出示:请同学们为它们连线:
七夕节 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 正月十五 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 七月初七 赏月吃月饼
元宵节 九月初九 拜月乞针线
中秋节 八月十五 看灯吃汤圆
现在同学们知道了,每个民间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这可跟它们产生的缘由有密切的关系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们之中的一个:七夕节的由来。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扫清生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根据自学生字的方法,掌握字形。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4)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语句标出来,与同桌讨论。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读准字音。(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重点强调:“筛”读shāi;“酿”读niànɡ。
(2)认清字形,规范书写。
①重点指导:“嫂”字右上部分“”的中间一竖底部出头;“妻”字中部是“”,中间横两端要出头,上半部分“”的一竖下端不出头。
②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我们知道文中讲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故事的主体少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那么人物有哪些?具体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2.根据学生的概括总结:人物:牛郎、织女、哥哥、嫂子、老牛。
梳理提纲(主要以牛郎为线索)
身世凄苦——照看老牛——得牛相助——认识织女
3.选读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
4.在交流中进一步熟悉故事,为进一步概括及复述做准备。
5.以故事接龙的形式完成复述。
四、探究感悟
多么神奇的想象,多么动人的故事!牛郎和织女是怎样的人?他们是如何相识相爱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以故事接龙的形式对课文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初步感受到了民间故事的无穷魅力。记得老师上节课留下的问题吗?
二、精读课文,探究感悟
1.阅读第1~8自然段,牛郎是怎样的一个人?从课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讨论发言后总结:
(1)勤劳:每天放牛,照顾老牛,把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上山打柴,上集市换粮食。(结合课后习题“说说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进行讲解)
(2)善良:照顾老牛很周到,不与哥嫂争家产。
(3)乐观豁达:没有爹妈,哥嫂不疼,吃剩饭,穿破衣,睡牛棚,却无怨言,哼小曲,乐得……自谋生路,自创家园。
师板书:他是——地上人
2.阅读第14~21自然段,说说织女是怎样的一个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总结:
(1)活泼大方。(从第15~17自然段中找,延伸讲解课后习题二)
(2)善良、富有同情心:姑娘听得出了神,又同情他,又爱惜他。
(3)能干:织得一手好彩锦,彩锦装饰天空,什么东西也没它美丽。
(4)勇敢、向往自由: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她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哪怕是一天半天呢,也可以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织女关在机房里太久了,现在能够在湖水里无拘无束地游泳,心里真痛快。
师板书:她是——天上神
3.师:一个是地上人,一个是天上神,他们是如何相识相爱的?(学生讨论、交流)
(1)客观原因:老牛牵线。(牛郎对老牛无微不至的照顾让老牛甘愿回报他。)
(2)主观原因:他们都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还因为牛郎的优秀品质吸引了织女。
三、再读课文,继续探究
阅读第9~11自然段,大家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学生讨论、交流)
1.老牛说话了,“老牛真会说话了!”
民间故事常用奇异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从生活出发又可以超越现实,往往包含着超自然、异想天开的成分,老牛做媒就是这种形式的表现。
2.“牛郎并不觉得奇怪”,为什么?
因为“像是听惯了它说话似的”,因为牛郎一直希望老牛能说话。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第4自然段)前面有写,下文中再出现,一切就显得不那么突兀,一切就显得自然而然了。这就是伏笔。
四、总结延伸
1.小结:是牛郎的勤劳、善良、乐观赢得了老牛的相助、织女的芳心和幸福的生活。请你就感受最深的一方面,用语录体的形式,写下自己的感想。
2.民间流传着不少优美的传说,善于讲故事的你可搜集《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田螺姑娘》等,准备参加故事会。
3.爱好天文的你别忘了观察星空,搜集有关星空的图片资料。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学生学习本课之前通过种种渠道就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快速入题,以人物带动情节,让学生知道正是因为牛郎的勤劳善良,才得老牛相助,才会有织女的倾心相许。而织女也因有了对天宫缺少人性、没有自由的生活的厌烦,才有了下凡尘这一举动。学生学完后,不仅能流利顺畅地复述故事,而且还了解了民间故事的特色写法和精神内涵,懂得了人们崇尚自由、追求幸福的愿望是永远不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