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件(18张PPT)+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件(18张PPT)+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27 07:12:4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从10世纪起,西欧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那些以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2.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__________________。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这种证书就是“___________”。
知识点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由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城市的基本居民。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___________,就获得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
2.生产生活:手工业者主要从事___________,家庭既是生产作坊,也是店铺。商人专事___________,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3.发展:___________阶级形成,随着发展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___________。
知识点三 大学的兴起
1.背景:随着___________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2.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展: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巴黎教师组成___________,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了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程设置:___________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___________课程包括法学、医学、神学。学完基础课程后进入专业课程。课程设置一方面受___________的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
二、习题训练
1.这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逐渐瓦解了封建经济:这里,洋溢着自由的空气;这里,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这里,点亮了冲破中世纪黑暗的曙光。“这里”是(
)
A.古希腊雅典城邦B.中世纪欧洲庄园C.中世纪欧洲城市D.中世纪罗马教廷
2.“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的谚语,该谚语说明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
A.自然条件优越B.已不受国王管辖C.空气比较清新D.相对独立和自治
3.12世纪30年代,在欧洲的一些地区开始出现了“市政官”。1200年前后的几年中,马赛等地一度建立起意大利式的小型城市“共和国”。这些新事物动摇了旧的封建结构,还奠定了新的制度形式一一市政体制。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
)
A.城市自治B.经济发展C.政治独立D.信仰自由
4.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农民阶级B.封建贵族C.市民阶层D.无产阶级
5.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自治城市出现B.农奴获得自由C.大学的兴起D.资产阶级形成
6.“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材料说明城市居民(
)
A.政治地位得到提高B.居住环境得到改善C.人身自由得到保证D.经济状况得到好转
7.“授予中世纪欧洲大学各种特权已经成为惯例。如教师和学生有免除兵役、免除因审讯而受逮捕和放逐以及免税等特权。”这表明(
)
A.欧洲大学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利B.大学不受基督教会的控制和影响
C.国王尊重大学的自主教育的权利D.欧洲大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经济上,城市的发展导致商品经济繁荣,西欧单一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政治上,城市成为西欧封建社会中新的政治力量。城市往往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国内的封建大贵族,从而加速了国家的统一。文化上,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城市文化应运而生,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1)据材料一分析,指出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影响。(6分)
材料二
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由于拥有目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恰恰因为它们再从头开始,且处于政治上分裂的欧洲而不是坚如磐石的帝国的框架中,所以市民们从开头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种自信和独立是欧亚大陆其他任何地方所没有的。
(2)结合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最大的不同在哪里?造成西欧城市不同的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三
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这些学校开设实用知识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单一学科的私人学校或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3)材料三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大学自治地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8张PPT)
预习第九课,找出下面的关键词
中世纪城市
中世纪大学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兴起时间
兴起地点
兴起原因
城市特点
反抗方式
城市类型
争权方式
居民分类
居民来源
居民分化
兴起时间
兴起原因
发展过程
基本特征
课程分类
自由和自治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城市兴起
城市居民
城市自治
学习
目标
知道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特点
知道大学的自治地位和课程
记住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方式和结果
大学兴起
知道成为城市居民的条件、居民分类、影响
城市兴起
城市居民
城市自治
学习
目标
知道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特点
大学兴起
兴起时间
兴起地点
兴起原因
10世纪
西欧封建领主的领地上
1.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
2.商业贸易发展;
3.人口增长。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城市兴起
城市居民
城市自治
学习
目标
知道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特点
大学兴起
(1)集中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2)规模小
、人口少
(3)大部分是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
(4)拥有不同程度的自由权和自治权
中世纪城市的特点
城市兴起
城市居民
城市自治
学习
目标
记住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方式和结果
大学兴起
金钱赎买
武力斗争
典型代表:法国的琅城
城市兴起
城市居民
城市自治
学习
目标
记住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方式和结果
大学兴起
自由城市
自治城市
自由城市拥有财产权
自治城市拥有一定的政治参与权
(管理权)
局限性: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中取得——“特许状”。
结论: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城市兴起
城市居民
城市自治
学习
目标
知道成为城市居民的条件、居民分类、影响
大学兴起
西欧庄园
西欧城市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德国民谚
条件:住满一年零一天
城市兴起
城市居民
城市自治
学习
目标
知道成为城市居民的条件、居民分类、影响
大学兴起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德国民谚
 从政治角度说,生活在乡村的农奴缺乏人身自由,基本上被束缚在土地上,与庄园主人有依附关系,而城市中的市民则相对具有很大的自由。
从经济角度来说,乡村的庄园生活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而城市中商业发达,贸易繁荣,十分开放。
城市兴起
城市居民
城市自治
学习
目标
知道成为城市居民的条件、居民分类、影响
大学兴起
手工工匠(手工业者)
商人
有生产资料,参加劳动,从事小商品生产,靠出卖产品生活,家庭既是作坊也是店铺。
从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城市兴起
城市居民
城市自治
学习
目标
知道成为城市居民的条件、居民分类、影响
大学兴起
(1)市民阶级逐渐形成
(2)出现了早期的资产阶级
(3)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城市兴起
城市居民
城市自治
学习
目标
知道成为城市居民的条件、居民分类、影响
大学兴起
面包师
酿酒
裁缝
铁匠
行会:什么是行会?为什么成立?
城市兴起
城市居民
城市自治
学习
目标
知道大学的自治地位和课程
大学兴起
意大利
博洛尼亚大学
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市民需求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法国巴黎大学
英国牛津大学
最美好的花朵
城市兴起
城市居民
城市自治
学习
目标
知道大学的自治地位和课程
大学兴起
大学自治
免赋税特权
司法特权
教育自主权
支持
城市兴起
城市居民
城市自治
学习
目标
知道大学的自治地位和课程
大学兴起
文法
修辞
音乐
逻辑
算数
几何
天文
基础课程
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专业课程
法学、医学和神学
如何评价中世纪大学的课程设置?
这说明了大学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十四世纪中西城市人口对比
法国巴黎:6万
英国伦敦:4万
中国开封:100万
谁更先进?
西欧城市更先进,
因为西欧城市拥有不同程度上的自由权和自治权;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自由和
自治
的城市
城市居民
大学
1、重新兴起时间:10世纪
2、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
3、特点:交通便利、规模小、人口少、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经济中心)
4、产生地点: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
5、争取自由自治的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典型城市:法国的琅城
6、取得自由自治的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1、兴起原因: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市民需求
2、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3、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态度:支持
4、大学自治地位体现: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和教育自主权
5、课程设置: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体现了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基本居民:手工工匠和商人
2、农奴获得自由的条件: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
3、影响:市民阶层形成;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
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总结:西欧城市兴起的表现及意义
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上:
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
为后来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基础。
市民阶级壮大,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大学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