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6张PPT)
词语积累
描写母亲的词语:
瘦小疲惫
贤良淑德
心灵手巧
美丽能干
和蔼可亲
贤良淑德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18
慈母情深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慈母情深
18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助读资料
第
一
课时
1.会认本课10
个生字,会写12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龟”,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想课文中的场景,把你感触最深的地方画出来,说说哪些地方体现了“慈母情深”。(难点)
学习目标
音
色
疲
误
失魂落
压
废
缝
机
衣
裂
利
我会认
魄
pò
yì
tuí
rèn
抑
褐
龟
耽
兜
颓
噪
dōu
jūn
quán
权
惫
纫
zào
hè
bèi
dān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气魄
魂飞魄散
pò
魄
失魂落魄
褐土
hè
褐
褐色
rèn
纫
缝纫机
颓丧
tuí
颓
颓败
疲惫不堪
bèi
惫
疲惫
耽搁
虎视耽耽
dān
耽
耽误
布兜
裤兜
dōu
兜
衣兜
我会写
辞
抑
碌
吊
噪
脊
龟
哇
酸
权
竟
忍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辞退
书写指导:“舌”窄小,首撇短、横稍长向上拉,“辛”细高、“立”下横最长,“十”横靠上。
辞
cí
结构:左右
组词:辞职
不告而辞
造句:因为身体不好,妈妈被工厂辞退了。
音序:C
部首:舌
我会写
压抑
书写指导:“扌”要窄长,中间短撇和竖提是两笔、要小,右边是单耳、大小与左边相当。
抑
yì
结构:左右
组词:抑制
抑扬顿挫
造句:我感到我们班的学习环境太压抑。
音序:Y
部首:扌
我会写
忙碌
书写指导:“石”窄小,上边“山”口朝左、下横要长,竖钩左边是点和提、与“水”不同。
碌
lù
结构:左右
组词:劳碌
碌碌无为
造句:爸爸每天都是那么忙碌。
音序:L
部首:石
我会写
吊着
书写指导:“口”要扁小,下框要宽大,横折钩起笔要轻、折钩要重,中竖为悬针竖。
吊
diào
结构:上下
组词:吊灯
提心吊胆
造句:房檐下吊着五盏大红灯笼。
音序:D
部首:口
我会写
噪声
书写指导:四个“口”都要小,左边的“口”要单独在
一边,“
木”
要扁宽。
噪
zào
结构:左右
组词:噪音
名噪一时
造句:大街上的噪声让我无法学习。
音序:Z
部首:口
我会写
脊背
脊
jǐ
结构:上下
组词:屋脊
脊柱
造句:天太热了,爷爷脊背上的衣服已经湿透了。
音序:J
部首:月
我会写
书写指导:上边先写左右四笔、要小、要写紧凑,“人”撇和捺要舒展,“
”稍窄一些。
竟然
书写指导:整体偏窄,“立”
要扁宽,下横要长,“日”要扁窄,“儿”要宽展。
竟
jìng
结构:上下
组词:毕竟
未竟之业
造句:这么简单的数学题我竟然做错了。
音序:J
部首:立
我会写
龟裂
书写指导:上边稍小,“曰”
要扁宽,竖弯钩从“曰”上横处起笔、上边不出头、弯要大。
龟
jūn
结构:上下
组词:乌龟(guī)
造句:因长年劳累,奶奶的手龟裂了。
音序:J
部首:?
我会写
买书哇
书写指导:右边两个“土”是上下位置、都是下横长,中间的竖是两笔、上边竖稍长。
哇
wɑ
结构:左右
组词:快走哇
好哇
造句:我正准备到书店去买书哇!
音序:W
部首:口
我会写
忍心
书写指导:“刀”稍窄、左边有一点右边没有,“心”要扁宽。
忍
rěn
结构:上下
组词:忍受
忍耐
造句:这只小狗太可怜了,妈妈不忍心把它抛弃。
音序:R
部首:心
我会写
心酸
书写指导:左右都要窄,“酉”里边有一横,右上边撇折上有一点。
酸
suān
结构:左右
组词:酸梅
酸甜苦辣
造句:看到山区孩子贫困的生活,我心酸地掉下了眼泪。
音序:S
部首:酉
我会写
权利
书写指导:“木”要窄、横短竖要长,“又”的横撇和捺要舒展。
权
quán
结构:左右
组词:权威
权衡利弊
造句: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音序:Q
部首:木
我会写
挣
zhēng
(挣扎)
zhèng
(挣钱)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
.
一只蚊子被粘在了蜘蛛网上,它拼命挣(zhēng)扎着,企图逃跑飞走。
哥哥上班挣钱(
zhèng
)了,给我买了好多东西。
多音字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1.奶奶的手一到冬天就会龟裂(
)。
2.乌龟(
)慢慢地爬上沙滩。
龟
jūn
(龟裂)
ɡuī
(乌龟)
ɡuī
jūn
【怂恿】
【辞退】
【压抑】
【颓败】
【忙碌】
忙着做事,不得空闲。
指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颓废衰败,破败。
情绪、感情低落、精神压抑的精神状态。
理解词语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是用人单位解雇职工的一种行为,是指用人单位由于某种原因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强制措施。
【疲惫】
【毛票】
【数落】
【失魂落魄】
【龟裂】
列举过失加以指责,泛指责备,和批评的意思相近。
极度疲劳。
毛票是人们对面值一元钱以下的纸币零钱的俗称。
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形容极度惊慌,行动失常的样子。
近义词
反义词
耽误---
耽搁
连续---
持续
疲惫---
疲乏
周围---
四周
瘦弱---
强壮
忙碌---
悠闲
失魂落魄--
镇定自若
近义词辨析
相同点
不同点
疲惫
指劳累。
疲惫——极度疲劳。
疲劳
疲劳——疲乏劳累。
1.终于完成了五千米长跑,跑完后我感到非常(
)。
2.他在外工作一天,回到家很是(
)。
疲惫
疲劳
习题源于《点拨》“当堂练习”第一、二题
一、一锤定音。(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龟(ɡuī
jūn)裂
脊(jǐ
jí)背
抑(yì
yìn)扬顿挫
酸(suān
sān)枣
颓(tú
tuí)败
忙碌(lù
lǜ)
怂(sǒnɡ
cónɡ)恿
噪(zào
zhào)音
?
?
?
?
?
?
?
?
√
√
√
√
√
√
√
√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眼神
(
)的毛票
(
)的母亲
(
)的手指
(
)的脊背
(
)的声音
震耳欲聋
疲惫
皱皱
瘦小
龟裂
弯曲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梁晓声:(1949~),当代作家。山东荣成人。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长篇小说《雪城》《浮城》等。
第二课时
本文写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1960-1965)的事。当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当时国家资源贫乏,经济萧条,普通劳动者辛辛苦苦从早干到晚,一天的工资只有4角,5角。大多数老百姓的家境都很困难,一元五角,在当时能买10多斤大米或者5斤最大的带鱼,已经够一个家庭一个月的伙食开销了。一元五角买本书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时代背景
六十年代初期掠影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中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整体感知
课文记叙了
在
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我”读“闲书”的事。
母亲
极其艰难
文章脉络
想要买书,失魂落魄(1-4)
要钱买书,毫不犹豫(5-34)
买了食物,孝敬母亲(35,36)
再次给钱,买到了书(37,38)
一、选择题。
“我”最终买到书了吗( )
A.买到了
B.没有买到
C.只买了罐头
课堂演练
A
1.“失魂落魄”的
“魄”读pò
,还可以组词“魂魄”。( )
2.“龟裂”的“龟”读
guī
,不读
jūn
。( )
√
×
二、判断对错。
三、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噪声
脊背
眼神
疲惫劳累
震耳欲聋
弯曲瘦弱
字词听写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了“我”向母亲要钱买书的事,下面我们继续走进“我”与母亲的世界,了解母亲的伟大情怀。
第二课时
自由读1-4段,从一些重点词句中你发现了什么?
互动课堂
渴望读书
价格昂贵
1.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书价一元多钱。
2.母亲还从来没有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从来没有……也从来没有……”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这一元多钱不论对“我”还是对“我”家来说,都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可见“我”家很贫穷。
渴望读书
3.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失魂落魄”把“我”对这本书的渴望程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读者看到了一个酷爱读书的孩子形象。
家庭贫穷
渴望读书
4.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广播。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
连“破收音机”都“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了肚子里。”可见家庭生活困难到了极点。
渴望读书
家庭贫穷
矛盾
默读第5-34段,边读边找。
1.看看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慈母的“情深”?
2.课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母亲的工作环境?及其作用?划出波浪线
3找出与母亲外貌有关的描写。
4.课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母亲的忙碌?
无钱买书,我是怎么做的?
内心经过了反复的挣扎,还是决定向母亲要钱买书。
5.在自己对自己的怂恿之下,我来到母亲上班的地方,向母亲要钱。
2.母亲工作的环境怎样?描写母亲的工作环境有什么作用?
7.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
环境描写
低矮的空间、潮湿的墙壁令人感到压抑,通过环境描写,写出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
7.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环境描写
数字和比喻:用数字将母亲的辛劳,工作环境的恶劣表现出来了。
说明母亲挣钱十分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给钱
买书,更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是无条件的。
描写母亲的工作环境有什么作用?
概念:环境描写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包括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景物等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交代社会背景、时代习俗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作用:1.
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
2.
反映人物性格或品质,突出主题。
3.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环境描写的作用
3.找出与母亲肖像有关的描写。
16.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肖像描写
通过对母亲姿态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工作的辛劳、艰苦,说明了母亲为了这个家庭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这是一位瘦弱的母亲。
你从对母亲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对母亲的外貌描写刻画了其身体瘦弱的形象。“极其瘦弱”说明长期的贫困生活使母亲的身体瘦弱不堪,“脊背弯曲”写出了母亲工作的艰辛。母亲用瘦弱的身躯承担着家庭的重担,也为“我”很难张口要钱作铺垫。
4.找出与母亲动作、神态有关的描写。
19.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神态描写
通过描写母亲疲惫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工作的辛劳、艰苦。
一连三个“我的母亲”,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把母亲的动作写得很具体,出现了三次“我的母亲”,分别放在句子后面。重复三次,像是在一声声呼唤母亲;放在后面,又在句子中间加了逗号,我们在读的时候就必须要停顿,读的慢了,仿佛母亲的动作也变慢了,以慢镜头的形式让我们都看到了一个疲惫的母亲形象。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这句话很特别,特别在哪里?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小知识:反复和排比的区别
欣赏运用反复这一修辞手法的诗歌。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母亲就这样工作,如此赚钱,可当儿子向她要钱,说要买一本书时,母亲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
……
25.“要钱干什么?”
26.“买书……”
27.“多少钱?”
28.“一元五角……”
29.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母亲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语言描写
与母亲的对话写出了我找母亲的目的,用短句的形式一问一答,表现出当时环境的嘈杂也显示了工作时间的紧张。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动作描写
细节描写
两个掏字,表现了母亲珍惜钱,说明了母亲对我想要读书的肯定。
皱皱的毛票,表现了母亲挣钱不易,龟裂的手,表现了母亲工作的艰苦。
讨论:
母亲工友的语言描写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30.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侧面描写
不行。工友的话首先表现出了在当时很多人对看课外书的不支持,其次表现出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贫穷,钱来之不易。这段内容从侧面烘托了母亲对我读书的理解与支持,表现了慈母情深。
面对工友的话,母亲又是怎么做的?
母亲对我读书的支持与理解。表现出慈母情深。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31.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这个“塞”是用力的、果断的、慈爱的、慷慨的、毫不犹豫的……
4.课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母亲的忙碌?
?
动作描写
32.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这里四个“立刻”连用,写出快节奏的工作,是快速、加倍的工作,为了儿女的生活、不伸懒腰,不喘气,不休息,拼着老命工作。
一个拼命工作的母亲。
默读最后4段,说说我拿这些钱做什么了?为什么要这样做?母亲又是如何做的?这表现出了什么
34.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35.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当时为母亲辛勤劳作的场面所感动,为自己不能体贴母亲而内疚,拿钱为母亲买罐头是想报答母亲。
说说我拿这些钱做什么了?为什么要这样做?
37.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一个“凑”字说明买一本书的钱对于母亲来说的确是难以承担的,但是为了满足“我”买书的愿望,母亲还是帮“我”“凑”够了钱,体现了母亲的宽容,母亲对我的爱。
母亲又是如何做的?这表现出了什么
你有过“鼻子一酸”这样的经历吗?说给大家听听。
东门车站“慈善一日捐”活动现场,大红色的募捐箱格外醒目,募捐的人却寥寥无几。10
点钟左右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一个乞丐拄着木拐杖,缓慢地走到募捐箱前,将碗里乞讨来的钱都倒进了募捐箱中,然后缓缓地走了。看到这一幕,我的鼻子一酸,快步走到募捐箱前,从口袋里掏出妈妈给我买书的一百元毫不犹豫地投了进去,我想妈妈是不会批评我的。
这是课后小练笔哦!
小练笔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如何理解这句话?
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她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使“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我”如何能用那钱再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作者在小说中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苦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
的深情,以及
的
之情。
主题概括
慈母对子女
孩子对母亲
敬爱
学习运用动作描写的手法
【动作描写】“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一连串的动作,突出了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拼命挣钱,舍不得浪费时间
写作手法
【举例】他仿佛真的被吓住了,嘴巴张得好大,眉头也皱起来,并且还不住地咂嘴,然后就急匆匆地走了。
儿子3个多月的时候突然开始腹泻,伴着低烧,丈夫、婆婆还有不知所措的我带着他去人民医院就诊。
医生的诊断结论是肠炎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由于病情比较严重,诊治办法是打点滴。看着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的儿子来到陌生的环境,充满好奇地左顾右看,我的鼻子酸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打针的地方,小孩子在父母的怀中挣扎,满脸泪痕,大声哭泣,头却被死死地按住,而护士的针头迟迟不能落下,看到这一幕我的承受能力到达了极限。丈夫理解我,让我去病房找空床,把我支开了,留下自己和婆婆带着儿子排队取药、扎针。
那一刻,我理解了母爱
我在病房中焦急地等待着,心中的懊恼与悔恨之情难以言表。心乱如麻的我这时候突然想起了我的母亲。母亲曾经对我说,我小时候身体很弱,经常生病,看病扎针都是父亲或是爷爷带我去医院。母亲也想去,可是一看到医生给我扎针,我还没哭,她就先哭了。以前听母亲说这些,我会暗自取笑母亲,认为她太软弱了。可是现在,我理解了母亲。当孩子生病的时候,最心痛的就是母亲,那种痛不是每个母亲都能承受的。
为了分散注意力,我观察起这间病房。看护孩子的都是母亲,孩子或是躺在母亲怀中熟睡,或是安静地听母亲讲故事,小一些的孩子都在吃奶。我看到了对床坐着一位年轻母亲,她也是独自一人,相信她的状况与我相同。我们相视而笑,虽然我们并不相识,可同样的心情让我们彼此理解。
突然,一声尖利的哭声传来。虽然病房里、走廊上有十几个小孩在哭,可我还是立刻从众多的哭声中分辨出那是我孩子的哭声!那一刻,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刷刷地流下来,我甚至差点哭出声来。
那一刻,我是多么希望那一针是扎在自己的身上,我宁愿自己挨再多的针也不希望有一针落在孩子身上,病房里的母亲们只是默默地望着我,目光里没有一丝嘲笑,因为她们和我一样都是母亲。
从刮掉头发到扎头皮针只有短短的五六分钟,可对我而言却像一个世纪那么长。儿子的哭声由远至近,看着婆婆抱着儿子、丈夫高举着吊瓶向我走来,我真想冲过去紧紧抱住儿子,拔掉他头上那可恨的针头。可是我不能,我只能轻轻地接过儿子,用乳汁安慰他。渐渐地,儿子在我怀中睡着了,一只小手紧紧抓着我的衣襟,脸上还挂着泪珠。
儿子,我的儿子,好好睡吧。母亲许诺,以后再也不会让你生病了。虽然明知这是不可能的,可我还是禁不住这样想。相信,这是全天下所有母亲心目中一个最美好的愿望吧!
思考:“我在病房中焦急地等待着,心中的懊恼与悔恨之情难以言表。”“我”懊恼与悔恨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一、在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课堂练习
A.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B.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C.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
C
二、母爱主题诗词诵读比赛
同学们,你们一定积累了很多有关母爱的诗词吧,我们来进行下诵读比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