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二首复习学案
一、文学知识填空
1.《诗经》是我国第
一
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代大约五百年间的
305
篇诗歌。原本只称《诗》,在先秦典籍里通称《
诗
》,汉代以后,儒家奉它为经典,始称《诗经》。
2.《诗经》包括“
风
、
雅
、
颂”三部分。“
风
”为民歌,共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是《诗经》中现实主义的代表,其中大部分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
”是“大雅”和“小雅”的总称,共一百零五篇,大雅(31篇),小雅(74篇),其中大部分是王室贵族所作;“
”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四十篇,是统治者祭祀天地宗庙的祭礼歌辞。
3.《诗经》表现手法有
赋
、
比
、
兴。
赋
为陈述(直接铺叙);
比
为比喻;
兴
是托物起兴,即借别的事物来引起所歌咏的内容。
4.《诗经》“六义”是指:
风
、
雅、
颂
、
赋
、
比
、
兴
。
5.《诗经》中的诗歌多以
四
言为主,多为隔行用韵,但不拘泥,章节常反复,多用叠字。《关雎》是《风》之始也,是305首中的第
一
首。
二、默写检测
1.直接默写。
(1)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3)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5)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
(7)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8)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9)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砥。
(10)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11)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
2.理解性默写。
(1)《关雎》中描写雎鸠鸟相向和鸣的句子是:
关关雎鸠
,
在河之洲。
(2)《关雎》中表达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配偶的句子是: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
(3)《关雎》中男主人公醒着梦着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淑女”的句子是: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
(4)《关雎》中以“
悠哉悠哉
,
辗转反侧
”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致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的表现出来。
(5)《关雎》中“
琴瑟友之
”、“
钟鼓乐之
”这一幻想和淑女结合的热闹场面,表达了青年男子对美好婚姻的希求和良好愿望。
(6)《蒹葭》中,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图,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诗句是:
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
。
(7)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所谓伊人
,
在水一方。
(8)《蒹葭》中,一唱三叹,叙写“溯洄从之”的艰险的诗句是有:“
道阻且长
”、“
道阻且跻
”、“
道阻且佑
”。
(9)《蒹葭》中表现男子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宛在水中央
”、“
宛在水中砥
”、“
宛在水中沚
”。
三、课文内容理解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使用了起兴的手法,借助雎鸠鸟一生生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线的遐想。
《蒹葭》开头两句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运用起兴,描绘出当时的时间、地点,为全诗渲染了凄凉、惆怅的气氛。
3.《关雎》与《蒹葭》的艺术特点有什么不同?
《关雎》重在叙事,《蒹葭》则
重情感韵味。
四、拓展阅读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①。匪②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释:
①琼琚(jū):美玉名。下文“琼玖”“琼瑶”皆指美玉。
②匪:同“非”,不是。
1.解释下列句中括号内词语的意思。
投我(以)木瓜
以:
把,拿
报(之)以琼瑶
之:
代词,你的礼物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报:
回报,答谢
2.翻译下面句子为现代文。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你)把木瓜赠给我,我把琼琚答谢你
不是仅答谢你,珍重情意两相好。
3.《诗经》中常见的写作手法有赋、比、兴,最常见的语言结构技巧是重章叠句(复沓)。请从写作手法、语言结构中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其中本诗中的作用。
诗中三节语句重叠复沓,每节
只变换两个字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参考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美玉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美玉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美玉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共25张PPT)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项复习之
《诗经》二首
1.背诵这两首诗歌,积累重要诗句,理解诗歌的内容与主旨。
2.培养运用所学知识阅读诗歌的能力,提升答题技巧。
复习目标
文学知识竞答
《诗经》,先秦时叫作
或
,到了
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
”之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
,到
时期的诗歌305篇。
《诗》
《诗三百》
汉
五经
西周初年
春秋中叶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接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
、
、
三类。
“
”又叫“国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
“
”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
“
”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风
雅
颂
风
雅
颂
《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
、
、
。
“
”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
“
”就是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
”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赋
比
兴
赋
比
兴
诗经“六义”:
、
、
、
、
、
。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内容主旨回顾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一诗,写一个男子对所爱慕的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了其求之不得的焦虑和幻想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追求爱情中的苦与乐,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一诗,通过对特定情境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意中人(或其它梦寐以求的事物、理想)强烈的渴慕之情及求之而不得的苦恼。
名句鉴赏
这两句采用“兴”的手法,用雎鸠鸟的叫声起兴,写一个男子对心目中美好女子的向往之情,渲染出和谐悠扬的气氛。“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统领全篇,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两句诗起兴,交代了时令、环境、描绘了一幅萧瑟冷落、露凝霜结的晚秋图,为全诗渲染了凄清、惆怅的气氛。诗人通过描述季节的变换,而所追求的心上人,却一直在水的另一边,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恼、感伤之情。
1.起兴手法的运用。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起兴手法。《关雎》的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相向和鸣的雎鸠鸟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这首诗每一章的开头均以秋景起兴,既点明了季节和环境,又渲染了凄清的气氛,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主人公痴迷、怅惘的心情。
写作特色
2.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蒹葭》全篇共三章,每章只变动了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主人公因“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而痛苦的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有一种轮唱的味道。可谓“言尽而意无穷”,给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想象空间。
默写检测
1.直接默写。
(1)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
(3)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
(5)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君子好逑
在河之洲
寤寐求之
寤寐思服
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
(7)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
(8)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9)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
(10)蒹葭采采,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11)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宛在水中央
白露未晞
宛在水中坻
白露未已
宛在水中沚
2.理解性默写。
(1)《关雎》中描写雎鸠鸟相向和鸣的句子是:
,
。
(2)《关雎》中表达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配偶的句子是:
,
。
(3)《关雎》中男主人公醒着梦着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淑女”的句子是:
,
。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4)《关雎》中以“
,
”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致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的表现出来。
(5)《关雎》中“
”、“
”这一幻想和淑女结合的热闹场面,表达了青年男子对美好婚姻的希求和良好愿望。
(6)《蒹葭》中,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图,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诗句是:____
_____,_________。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7)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8)《蒹葭》中,一唱三叹,叙写“溯洄从之”的艰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蒹葭》中表现男子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
”、“
”。
道阻且长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道阻且跻
道阻且右
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
能力提升
阅读《桃夭》,回答问题。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累累的样子。③蓁(zhēn)蓁:叶子茂盛的样子。
【译文参考】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甜。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随风展。这位姑娘要出嫁,夫家康乐又平安。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__________的形式。
2.请从比、兴手法的角度赏析全诗。
3.“桃之夭夭”四字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重章叠句
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以此作比,用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以此起兴,渲染了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
中考链接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2017贵州中考)
采桑子
宋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译文参考】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景色。
B.上片轻舟短棹,春草碧色,绿水清波,长堤掩映,柔和的笙歌之声随风飘来,描绘了一幅淡远的画面。
C.下片结句“惊起沙禽掠岸飞”以静衬动,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西湖的幽静。
D.“无风水面琉璃滑”中的“滑”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平滑,更显其晶莹、澄澈。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以动衬静
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作者流连山水的愉快(或悠然自得、闲适恬静)之情。
C